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雞湯時代,旅行、學區房哪個更該投資?

作者:過蟈 / 微信公眾號:qspyq2015

這是秦朔朋友圈的第1625篇原創首發文章

旅行、學區房的概率思維

近日, 一篇10萬+雞湯刷爆朋友圈——《對不起,

爸爸媽媽給不了你800萬的學區房》:沒有讓孩子上3萬的早教班、沒有讀8萬的幼稚園, 無法給予800萬的學區房, 他們擁有的是一張張美輪美奐PPT一般的環球旅行照片集錦。

和那些為了學區蝸居老破小、為陪寫作業而咆哮的家長們比起來, 這樣的父母, 無疑更精緻優雅從容, 從價值觀到生活方式都更符合這個時代的中產標準。 當然, 如果他們本身就住著800萬的學區房, 就更完美了。

這樣的父母, 價值觀也很感性豐盈——“爸爸媽媽不想僅僅教會你如何拼命地學習, 如何擁有所謂勵志人生。 我們更想教會你, 跌倒時如何跌的從容而有尊嚴;受到傷害時, 如何獲得內心的平靜, 如何才能頑強地自愈;衝突與分歧時, 如何包容、退讓和堅持。 ”——文案一般的措辭,

配以構圖講究的旅遊照片, 幾乎成了這個時代下中產生活方式的PPT最佳提案。

無論是購置學區房, 還是環球旅行——有這樣實力的爸媽多是我們一二線城市的“中產階級”們。 只是中產與中產也在進行“市場細分”, 分屬在不同的折疊空間, 有各自不同的生活方式。 就像買無印良品天竺棉四件套的, 和買水星家紡的, 收入卻未必一類人。

表面上, 這是一場學區房與旅行之爭。 背後則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價值觀互相傾軋。

儘管筆者並不認為“學區房=學習好”, 但更不認為旅行就能教會人“從容、尊嚴、平靜、頑強”等等。 從邏輯上來說, 學區房與成績分數相關性較高, 而旅行則與素質培養的相關性較高。 這是兩個層面的發展,

前者硬指標, 後者軟實力, 缺一不可。

那這是不是對父母要求更高了?既要學區房, 還要去旅行?當然不是。 在孩子學習成長的問題上, 家長們實則陷入了一個“認知誤區”:把“相關性”錯當成了“因果性”。 不論選擇買房還是旅行, 只是一個“提升概率”的手段。

舉個例子, 有一些肺癌尤其腺癌, 與做飯油煙有關(尤其柴火、煤球等)。 但並不等於說做飯的人一定會得肺癌, 更不能推導出廚師都是肺癌患者。

因為癌症是“多因一果”, 有內因有外因, 不存在一一對應。 只能說在油煙致癌的問題上, 如果要防癌——那麼廚房空間要選明廚, 經常通風;盡可能裝一台好點的油煙機, 每隔幾年換新等等, 以此來降低患癌的概率。

同理, 買好的學區房, 也無非是為小孩營造好的學習氛圍, 有利於培養好的學習習慣, 增加他“成績好”的概率;而旅遊, 也是開拓小孩資訊面、加強各種場合的適應性, 增強“素質佳”的概率。 只是提升概率, 並不一一對應。 至於願意為概率付多大代價, 每個家庭量入為出, 樸素的思想就是最佳的決策。

雞湯時代裡的“泛投資”

學區房也好, 環球旅行也罷, 之所以能在網上引起廣泛關注, 是抓住了目前中產家長的內心痛點——教育。 到底花800萬買個學區房更能讓孩子成才, 還是環球旅行更有利於小孩成長?這兩類家長前者側重應試, 後者注重素質, 但在教育認知上都有一個共性——把教育當成是一項投資。

教育, 是不是投資?到底什麼是投資?

不僅是教育, 自從有了公眾號雞湯, 我們就迎來了“泛投資”時代——一夜之間, 什麼都成了“投資”:

女性的自我投資——時尚美容是投資, 奢侈包袋是投資, 學習法語是投資, 租高級公寓是投資, 連買本張愛玲都快成投資了;

男性的自我投資, 相對狹窄簡單, 更多是喜馬拉雅FM、有道上的“知識付費”;亞馬遜上中信出版社的最新書籍;日常社交中的人脈維護等。

很遺憾的是,這些雞湯投資者,大多是“交了智商稅”的過度消費者,“投資”是他們消費的理由與安慰。尤其對剛入職場,拿著起步薪資的小白來說,很多都沉浸在透支消費中的“自我打造”——一支YSL口紅、一件MAXMARA大衣,在“投資”的藉口中,順利完成一次次意淫高潮,在品牌中定義完美自我。

警惕,這些打著“投資”名義的消費!

什麼是投資?投資是在可預期的時間裡,得到可量化的回報——一個是有限時間,一個是量化回報。而“泛投資”的最大的陷阱,就在於時間、回報均“不可量化”——一件大衣帶來的美感,一張電影票帶來的收穫,這些都不是可量化的產物。

那麼教育可以量化嗎?在應試體系中,有一部分是可以量化的,比如分數與排名。但其餘素質教育培養的軟實力,比如溝通能力、對他人的同理心、理解力,這些都與硬指標無關。教育對人的塑造系統而全方面,既有知識框架的搭建,也有性格習慣的養成。如果一味強調前者,教育只是為了在大腦中填充知識大資料,那麼直接領養阿法元好了,還生什麼孩子!它們自我更新升級,不必教育無須教誨。

另外,教育的時間可以量化嗎?從幼稚園到高中,考上211,985就HAPPY ENDING了嗎?肯定不是。教育是一生的事情,年近40的中年人都在為知識焦慮買單。教育並不是一套學區房,6年12年學齡,就能完成的投資。

旅行——景觀拜物教

同樣,把旅行當作素質教育的投資更不靠譜。且不論文中提到的回報預期——“從容、尊嚴、平靜、頑強”有沒有標準。旅行,作為新中產生活方式標準,本身只是一項體驗消費。在雞湯時代下,旅行等同於“見識投資”,被過度解讀,無限誇大了意義。

以前,旅行都叫旅遊。中產們似乎覺得“游”不夠莊重,不夠儀式,太過“遊戲”。非要改為“旅行”,行者無疆,行走世界,就像JOHN WALKER的廣告詞“KEEP WALKING”,“遊”不夠勵志,“行”才顯得成功。

不管旅遊旅行,目的都是為了——“詩和遠方”的別處。只是在消費社會中,很少人理解昆德拉《生活在別處》的感懷。只是馬不停蹄地觀賞、消費著與日常分離的“別處”。

而這種分離,正是1967年,法國學者居伊•德波出版《景觀社會》提出的哲學概念——景觀社會。

這本書如此晦澀難懂,以至今日都無法對“景觀社會”這個名詞作一個概括總結。但我們身處今日,商品、交通、傳媒、影像、互聯網、新媒體、資本無孔不入,處處都能看到有意識的表演、作秀。城市化就是景觀化的過程——不論是摩天森林的建築秀場,還是文藝十足的街頭店鋪,景觀已日漸成為生活的組成部分;我們的日常生活也開始成為景觀進行展覽:每個人的朋友圈都成為秀場,成為所謂的“自媒體”。——其中最帶流量的,露臺下午茶、國外馬拉松、海島自由行……。

我們欣賞著“景觀”,也把自己打造成“景觀”。就像朋友圈裡一位賣勵志人設、經常發健身照的朋友所說,她發的每一條動態都在塑造自己所想帶給別人的美好形象。——在景觀社會裡,彼此互為景觀,社會關係逐漸蛻化為身份標籤,重要的是給他人的形象,而不是身份背後的意義和責任。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人在橋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大部分的社交,就像景觀流覽,對方是誰,我是誰都不重要。

旅行、景觀、風景不斷重新塑造著我們的思維方式。我們可以沉浸體驗,但切不可被“思維改造”。筆者認為的“旅行”只是一項愛好,是生活中的營養品,有錢就去嘗試,但不必上綱上線,過度解讀。更不能吃了營養品就不吃飯。畢竟,比旅行更重要的,是修行。不論在此處還是遠方,都是修行的道場。

應試教育的過分投入,容易將人異化成知識機器;素質教育的無限推崇,又會讓人異化為只重外在形象的“景觀”。歸根到底,在這個焦慮的時代,我們都過分強調“投資”,太過在乎“回報”。而早年一些淳樸簡單的思想,則漸行漸遠。就像我們的父輩,從沒認為讀書是什麼投資,有多麼了不起,只是一件平常而應該的事。他們不會阻止你讀文學讀詩歌,不會覺得人文無用,而讓你輾轉理工。

讀書只是一點興趣,愛好,和義務——一件平常而應該的事。就像很多年前每個週末午後,我們都會結伴去市立圖書館。那時沒有資訊大爆炸,沒有城市化,沒有ARVR機器人,我們不知道有一天會出現這麼多新內容,只知道生活的大部分都是自有韻律的“平常而應該”。

作者作品連結:

經濟巨嬰:一場房子的道德綁架

泡沫大時代,你的“人設”值幾千萬?

租購同權,租房將取代買房嗎?

房子和教育,誰拯救誰?

當心,你所在城市的摩天大樓“詛咒”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秦朔朋友圈微信公眾號:qspyq2015

商務合作|請聯繫微信號:qspyqswhz

很遺憾的是,這些雞湯投資者,大多是“交了智商稅”的過度消費者,“投資”是他們消費的理由與安慰。尤其對剛入職場,拿著起步薪資的小白來說,很多都沉浸在透支消費中的“自我打造”——一支YSL口紅、一件MAXMARA大衣,在“投資”的藉口中,順利完成一次次意淫高潮,在品牌中定義完美自我。

警惕,這些打著“投資”名義的消費!

什麼是投資?投資是在可預期的時間裡,得到可量化的回報——一個是有限時間,一個是量化回報。而“泛投資”的最大的陷阱,就在於時間、回報均“不可量化”——一件大衣帶來的美感,一張電影票帶來的收穫,這些都不是可量化的產物。

那麼教育可以量化嗎?在應試體系中,有一部分是可以量化的,比如分數與排名。但其餘素質教育培養的軟實力,比如溝通能力、對他人的同理心、理解力,這些都與硬指標無關。教育對人的塑造系統而全方面,既有知識框架的搭建,也有性格習慣的養成。如果一味強調前者,教育只是為了在大腦中填充知識大資料,那麼直接領養阿法元好了,還生什麼孩子!它們自我更新升級,不必教育無須教誨。

另外,教育的時間可以量化嗎?從幼稚園到高中,考上211,985就HAPPY ENDING了嗎?肯定不是。教育是一生的事情,年近40的中年人都在為知識焦慮買單。教育並不是一套學區房,6年12年學齡,就能完成的投資。

旅行——景觀拜物教

同樣,把旅行當作素質教育的投資更不靠譜。且不論文中提到的回報預期——“從容、尊嚴、平靜、頑強”有沒有標準。旅行,作為新中產生活方式標準,本身只是一項體驗消費。在雞湯時代下,旅行等同於“見識投資”,被過度解讀,無限誇大了意義。

以前,旅行都叫旅遊。中產們似乎覺得“游”不夠莊重,不夠儀式,太過“遊戲”。非要改為“旅行”,行者無疆,行走世界,就像JOHN WALKER的廣告詞“KEEP WALKING”,“遊”不夠勵志,“行”才顯得成功。

不管旅遊旅行,目的都是為了——“詩和遠方”的別處。只是在消費社會中,很少人理解昆德拉《生活在別處》的感懷。只是馬不停蹄地觀賞、消費著與日常分離的“別處”。

而這種分離,正是1967年,法國學者居伊•德波出版《景觀社會》提出的哲學概念——景觀社會。

這本書如此晦澀難懂,以至今日都無法對“景觀社會”這個名詞作一個概括總結。但我們身處今日,商品、交通、傳媒、影像、互聯網、新媒體、資本無孔不入,處處都能看到有意識的表演、作秀。城市化就是景觀化的過程——不論是摩天森林的建築秀場,還是文藝十足的街頭店鋪,景觀已日漸成為生活的組成部分;我們的日常生活也開始成為景觀進行展覽:每個人的朋友圈都成為秀場,成為所謂的“自媒體”。——其中最帶流量的,露臺下午茶、國外馬拉松、海島自由行……。

我們欣賞著“景觀”,也把自己打造成“景觀”。就像朋友圈裡一位賣勵志人設、經常發健身照的朋友所說,她發的每一條動態都在塑造自己所想帶給別人的美好形象。——在景觀社會裡,彼此互為景觀,社會關係逐漸蛻化為身份標籤,重要的是給他人的形象,而不是身份背後的意義和責任。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人在橋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大部分的社交,就像景觀流覽,對方是誰,我是誰都不重要。

旅行、景觀、風景不斷重新塑造著我們的思維方式。我們可以沉浸體驗,但切不可被“思維改造”。筆者認為的“旅行”只是一項愛好,是生活中的營養品,有錢就去嘗試,但不必上綱上線,過度解讀。更不能吃了營養品就不吃飯。畢竟,比旅行更重要的,是修行。不論在此處還是遠方,都是修行的道場。

應試教育的過分投入,容易將人異化成知識機器;素質教育的無限推崇,又會讓人異化為只重外在形象的“景觀”。歸根到底,在這個焦慮的時代,我們都過分強調“投資”,太過在乎“回報”。而早年一些淳樸簡單的思想,則漸行漸遠。就像我們的父輩,從沒認為讀書是什麼投資,有多麼了不起,只是一件平常而應該的事。他們不會阻止你讀文學讀詩歌,不會覺得人文無用,而讓你輾轉理工。

讀書只是一點興趣,愛好,和義務——一件平常而應該的事。就像很多年前每個週末午後,我們都會結伴去市立圖書館。那時沒有資訊大爆炸,沒有城市化,沒有ARVR機器人,我們不知道有一天會出現這麼多新內容,只知道生活的大部分都是自有韻律的“平常而應該”。

作者作品連結:

經濟巨嬰:一場房子的道德綁架

泡沫大時代,你的“人設”值幾千萬?

租購同權,租房將取代買房嗎?

房子和教育,誰拯救誰?

當心,你所在城市的摩天大樓“詛咒”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秦朔朋友圈微信公眾號:qspyq2015

商務合作|請聯繫微信號:qspyqswhz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