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大數據撒“天網”,交警叔叔給您來支招!

今天早上, 小編在交警叔叔的帶領下來到了凱裡市龍頭河路段, 看見了全市主要道路上撒下的一張“天網”, 這張網路巨大很神秘, 而且在實戰中發揮了巨大作用。

為進一步強化道路交通安全管理, 預防和減少道路交通事故發生, 切實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從2017年8月凱裡市交警啟用公路防控系統, 將對未按規定參加安全技術檢驗、無牌無證、多條歷史違法、駕駛證未審驗、駕駛證被吊銷或暫扣等違法駕駛的行為進行智慧預警查緝布控。

據凱裡市交警大隊民警楊俊介紹說:“通過此路段的車輛,

在進行大資料後臺分析後, 對有車輛異常和駕駛狀態異常的車輛實現預警, 給予我們前端的攔截, 實現精准的查緝。 ”

執法站的建立是基於在前方龍頭河卡口, 以及虎莊線上的萬潮卡口, 308省道上的龍場卡口, 三個卡口的前端資料獲取, 然後分析預警, 前方民警實施攔截。

通過大資料後臺的分析, 進行精准的篩查, 我們就明確哪個車輛可能會存在違法行為。 不僅提高了民警的執法效率, 而且還對道路交通安全起到保障作用。

萬潮中隊中隊長王盛:“以往我們交警查車就屬於大海撈針, 增加我們的工作量, 有了這個大資料後臺對車輛的分析。 第一:避免了交通擁堵, 第二:實現了精准打擊, 交通秩序的整治和我們這個交警的工作效率,

都會有大大的提高。 ”

截至2017年8月至今, 凱裡萬潮中隊通過預警系統共查處違法駕車行為車輛500餘次, 提高了交警的執法效率, 保障了道路交通安全, 使大家都能安全上路, 平安回家。

曾經欠開發、欠發達的貴州, 目前已步入汽車社會。 龐大的駕駛人群體和機動車保有量, 迅猛增長的通車里程, 以及公安交通管理海量資料的存儲、管理、分析、挖掘和應用, 對貴州公安交通管理工作提出全新挑戰。

貴州吸取國內成熟的阿裡雲計算技術, 採取租用電信機房和設備的方式, 搭建了由619台伺服器、46台網路交換機、12PB總存儲組成, 總規模達到提供1萬個核運算能力、計算能力相當於10台銀河巨型電腦的警務雲平臺。

以雲平臺為支撐,

交管部門構建了彙聚公安內外部資料的大資料資源池, 彙集公安內部各警種和外部安監、交通、保險、廣電等社會資源。 對內, 開放介面, 與治安、刑偵、技偵、反恐等警種和科信、情報等部門共用公安資訊資源;對外, 與安監、交通、保險、廣電等多部門共用社會資訊資源, 彙聚全省“天網工程”6.8萬路信號和貴州路網全部監控資源。

為了實現跨警種、跨行業、跨部門的跨界共融, 貴州省將原本分散的碎片化資料和“條資料”聚合成“塊資料”, 實現“塊資料×”效應, 牽引職能、職責融合式發揮, 逐步推動形成道路交通管理的整體性治理格局。

為築牢源頭管控第一道防線, 貴州省與獨立協力廠商信用評估及信用管理機構“芝麻信用”建立重點駕駛人征信系統。

目前已有371名因交通違法記滿12分、酒駕、超員20%以上、超速50%以上而進入“黑名單”庫的重點車輛駕駛人被企業解聘, 最大限度避免了不符合要求的駕駛人進入重點車輛駕駛人領域。

結合農村道路安全基礎薄弱, 交通事故高發的實際, 貴州省開發農村道路交通社會化管理雲平臺, 將公路交通安全防控體系網路延伸至占全省道路總里程95.5%的農村道路。 交管部門通過對人、車、路、重要時間節點等道路交通安全資料進行採集、研判、預警, 向市、縣、鄉、村、組五級責任人推送分析結果和預警資訊, 著力破解農村地區交通管理“有機制、無落實, 有機構、無人員, 有措施、無手段, 有責任、無追究”的“四有四無”難題, 打造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的資料鐵籠。

交警提醒:

使用假牌和套牌的車主, 趕緊懸掛真實的號牌, 不要心存僥倖。 “天網”之下, 假牌和套牌必定無所遁形, 將受到法律的嚴懲。

記者:吳銘瑩

網路編輯:吳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