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常吃澱粉豆,究竟有什麼益處?

澱粉豆

《柳葉刀》雜誌近期刊登的一篇在18個國家的35歲~70歲人群中所做的大型營養流行病學調查的文章引起了人們的注意。 該調查發現, 吃蔬果和澱粉豆會減少人們早逝的風險。

吃蔬果有利健康, 這個說法大家一點不覺得新鮮。 而讓很多人比較感興趣的是, 吃豆類食物有益降低心腦血管疾病死亡風險, 包括心肌梗死、中風等, 還能降低非心腦血管疾病的死亡風險。 並且, 統計分析結果顯示, 吃豆類食物對降低死亡風險的效果居然比吃蔬菜還要大!

這項研究表明, 在其它飲食、運動、生活因素相同,

甚至經濟文化水準都一樣的前提下, 每天吃50克(指烹飪前幹豆重量)澱粉豆的人, 和每個月吃不到50克的人相比, 死亡風險會降低26%。

那麼, 澱粉豆的種類有哪些?

吃澱粉豆等豆類有哪些益處?

請往下看!

澱粉豆的種類

所謂澱粉豆, 也叫做主食豆, 在我國叫作雜豆。

所謂“雜”, 是和“正宗”的大豆相區別。 大豆包括黃大豆、黑大豆、青大豆等, 其澱粉少, 含油脂, 蛋白質高, 可以用來做豆腐、豆漿等;而雜豆不含油脂, 澱粉含量達到60%左右, 只能用來做豆沙、粉絲、粉皮, 或者用來煮飯煮粥。 雜豆包括各種顏色、各種花紋的芸豆、腰豆、紅小豆、綠豆、幹蠶豆、幹豌豆等。

吃澱粉豆等豆類的益處

匯總了41項有關豆類和血糖的研究, 發現在11項研究當中, 添加澱粉豆的飲食降低了空腹血糖值, 也同時降低了胰島素水準, 這說明它有效提升了胰島素敏感性。

益處一

幫助控制血糖

在19項低血糖指數膳食設計的研究中發現, 用澱粉豆替代其它低血糖指數食品, 更有利於降低糖化血紅蛋白的水準。 還有11項高纖維膳食的研究也顯示, 用澱粉豆替代其它高纖維食品, 能更好地降低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

2012年, 加拿大學者把121名糖尿病患者分成兩組, 都吃低血糖指數和高纖維的膳食。 但是, 其中一組吃的食物主要是澱粉豆(每天1杯煮熟的豆子), 另外一組吃的是大致數量相當的全麥食物。

三個月過去, 兩組患者的病情都有明顯改善, 但吃澱粉豆這一組的效果顯然更好——他們的糖化血紅蛋白降低更多, 收縮壓也更低一些。

我國一項對8萬多名40歲~70歲上海女性的跟蹤調查發現, 吃豆類多的女性, 隨著時間推移患上糖尿病的確實比較少。 黃豆、豆漿和各種澱粉豆都有效, 其中黃豆似乎效果最強, 但吃各種澱粉豆也有作用。 每天吃37.1克澱粉豆(主要是紅豆、綠豆、芸豆等)和只吃5.6克的人相比, 能降低24%的患糖尿病的風險。 血糖指數研究證實, 食用各種澱粉豆的血糖指數在24~48之間。 即便打成粉、碾成泥、用壓力鍋煮到軟爛, 食用後血糖指數仍然大大低於白米飯和白饅頭。 考慮到我國已經有超過1億的糖尿病患者,

還有更多的胰島素抵抗人群, 在主食當中增加澱粉豆替代一部分白米白麵, 是一個簡單又有效的措施。

此外, 還有一種豆類也表現出了不錯的效果, 那就是花生。 花生其實是豆科植物種子, 只是因為含油量大, 通常被歸類為油籽, 和堅果們共聚一堂。 人平均每天吃3.1克花生, 就能減少20%的患糖尿病風險。

某些豆類食品也有相同效果。 女性每天如果喝214克豆漿(即一次性紙杯1杯量), 和基本上不喝豆漿的女性相比, 患糖尿病的風險會降低39%。 不過, 豆腐、腐竹之類豆製品, 包括大豆蛋白粉等, 並沒發現有顯著降低患糖尿病風險的效果。

益處二

幫助控制血壓

近年來的匯總研究還證明, 澱粉豆類對控制血壓有效果, 還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水準, 這可能與它們富含鉀鎂元素、葉酸和膳食纖維等有關。在我國,成年人的高血壓發病率高達25%,血脂異常者更是超過1億人,善用豆類可能是一個重要的防控相關疾病的膳食措施。

益處三

幫助預防多種慢性疾病

2014年發表於美國《肥胖綜述》雜誌上的一篇文章,討論了豆類食物對肥胖和肥胖相關疾病的作用。研究者認為,豆類是一類性價比特別高的食物——高蛋白、高纖維、低脂肪,低收入者也吃得起。它們可以混合在主食中,也可以摻入到肉類食物當中。用它們來替代那些高脂肪高精白澱粉的食物,對預防肥胖、控制肥胖相關的各種慢性疾病,比如糖尿病和心腦血管疾病都很有幫助。

《大眾健康》雜誌2017年5月刊登的一篇綜述文章也提示,豆類對預防心血管疾病有好處,主要是因為吃豆類能夠替代肉類食物供應蛋白質,能替代精白主食供應澱粉。

益處四

預防肥胖

更讓年輕人動心的是,澱粉豆類對提升飽腹感、預防肥胖有很好的作用。美國臨床營養學雜誌2016年發表的一項匯總研究,綜合了21項相關研究的結果,發現無論是減肥餐還是非減肥餐,只要餐中加入了較多澱粉豆類,和同樣熱量值、不含澱粉豆類的餐食相比,降低體重的效果都更好。而且還有6項研究確認,餐中加入澱粉豆類,會更有利於降低體脂含量。

食物飽腹感研究發現,同樣的熱量,或者同樣的澱粉含量,如果把一部分大米換成澱粉豆,煮出來的豆飯、豆粥明顯更“頂飽”,讓人提前達到飽足狀態,不會攝入過量,而且直到下一餐之前都保持平穩的血糖和飽感,自然而然地避免了下一餐用餐時狼吞虎嚥,饑不擇食。

本期專家:中國營養學會理事 范志紅

這可能與它們富含鉀鎂元素、葉酸和膳食纖維等有關。在我國,成年人的高血壓發病率高達25%,血脂異常者更是超過1億人,善用豆類可能是一個重要的防控相關疾病的膳食措施。

益處三

幫助預防多種慢性疾病

2014年發表於美國《肥胖綜述》雜誌上的一篇文章,討論了豆類食物對肥胖和肥胖相關疾病的作用。研究者認為,豆類是一類性價比特別高的食物——高蛋白、高纖維、低脂肪,低收入者也吃得起。它們可以混合在主食中,也可以摻入到肉類食物當中。用它們來替代那些高脂肪高精白澱粉的食物,對預防肥胖、控制肥胖相關的各種慢性疾病,比如糖尿病和心腦血管疾病都很有幫助。

《大眾健康》雜誌2017年5月刊登的一篇綜述文章也提示,豆類對預防心血管疾病有好處,主要是因為吃豆類能夠替代肉類食物供應蛋白質,能替代精白主食供應澱粉。

益處四

預防肥胖

更讓年輕人動心的是,澱粉豆類對提升飽腹感、預防肥胖有很好的作用。美國臨床營養學雜誌2016年發表的一項匯總研究,綜合了21項相關研究的結果,發現無論是減肥餐還是非減肥餐,只要餐中加入了較多澱粉豆類,和同樣熱量值、不含澱粉豆類的餐食相比,降低體重的效果都更好。而且還有6項研究確認,餐中加入澱粉豆類,會更有利於降低體脂含量。

食物飽腹感研究發現,同樣的熱量,或者同樣的澱粉含量,如果把一部分大米換成澱粉豆,煮出來的豆飯、豆粥明顯更“頂飽”,讓人提前達到飽足狀態,不會攝入過量,而且直到下一餐之前都保持平穩的血糖和飽感,自然而然地避免了下一餐用餐時狼吞虎嚥,饑不擇食。

本期專家:中國營養學會理事 范志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