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褲子褪去,大量產業園閒置,該如何拯救?

周萬賢

上海東吉投資管理集團有限公司創始人、執行總裁

圖片設計 | 宗宗;作者 | 原屎人

我的老家是一個四線城市, 在2015年之前,

當地人根本不知道什麼叫創業, 當然更不知道什麼是產業園。

但是2015年創業風起之後, 當地政府特別重視, 就建一個產業園區, 想把本地創業者聚集在一起, 同時吸引更多外地商家入駐。 最後的結果我不說, 大家估計也猜到了, 產業園區建起後, 到現在空無一人。

像這樣的現象不僅僅在我們老家, 甚至在全國各地都有出現, 拋去所有政策方面的因素, 其實很多人對於產業園的認識還不到位, 才會有這樣爛攤子的結局。

今天我們請到的學霸周萬賢, 他告訴大家, 一個產業園區最重要的是什麼, 以及作為創業者的我們該如何選擇。 當然, 如果想直接查看直播視頻, 點擊文末“閱讀原文”。

現在不管做什麼, 都要從客戶思維來考慮, 那麼產業園的客戶是誰?最大的客戶當然就是創業者, 那麼我們就從創業者的角度看看, 他是如何選擇產業園區的。

1、區位選擇

不同企業, 他的發展方向和商業模式都是不同的, 當然也需要不同的產業園與之匹配。

比如很多人要做互聯網, 第一選擇就是北京、深圳、杭州等, 但有時候不會選擇上海, 因為這個城市在互聯網方面的創業環境不是最好。

那什麼是創業環境呢?其實創業環境包括產業氛圍和人才, 好的創業環境一定是氛圍相當好, 同時又是大量人才聚集的地方。

2、定位選擇

當選擇好了區位之後, 接下來就要關注創業公司自己的定位。

不同創業公司公司的定位是不一樣的, 而且每個產業園的側重點也不同, 這就需要有一個好的匹配。

比如之前我們有過一起節目《孵化器最重要的原來是內容運營……》, 學霸的園區叫“左右創意園”, 這是一個主要針對創意設計的園區,

只要進駐到園區, 就能知道上游企業在哪裡, 下游企業在哪裡, 會有大量的專業技術人員對接, 還會讓你清楚產品的應用場景等。

3、階段選擇

不同時期的創業公司, 需求不一樣。

如果是初創企業, 就適合在眾創空間裡, 租幾個工位, 創業者輕裝上陣, 小步快跑, 即使後來創業不成功, 代價也是相當小;

等創業公司到了一定階段, 有了團隊之後, 就需要進入到一個加速器中;

而企業成熟後, 則會有更多的需求, 比如大量人員擴招, 需要一個獨立辦公位址等。

針對創業公司的這些特點,好的產業園該如何服務?

其實產業園的服務分為兩部分,一邊是政府,另一邊是創業者。他們的價值就是在其中作一個連結,把政府和創業者對接在一起。

第一:創業者

正對創業者,有下面三個方面的服務:

1、產業聚集

公司在產業鏈上相互之間形成一種關係,形成強連結後,對行業內的其他公司有巨大吸引力。

例如政府推出一些特色小鎮,最核心的要求是有特色產業,一旦形成了產業配套,企業很難離開這個地方,是有高度粘性。

2、公共服務平臺

有些設備或平臺是創業公司必須的,比如電子資訊產業,需要一些公共的測試平臺,那麼就可以利用產業園這個大的模式和政府的扶持共同建立起來。

3、細緻化服務

以前一個好的產業園,特別注重區位、地段、物業管理、景觀等,是類房產的屬性。目前很多產業園做的不成功,主要原因還是沿用以前的思路,導致對人的服務很弱。

所以現在的產業園應該更加清楚不同階段創業者的訴求到底是什麼,進行細緻化的服務,這才能建立自己的行業地位。

第二:對政府

從政府層面來說,肯定依據本地的產業基礎來定位當地的產業,產業園要做的,就是説明政府進行服務,因為政府的服務能力是有限的。

例如在10年前政府招商引資,一個小企業進來,政府可以輕鬆服務,那時候的量很小;但現在體量太大了,根本沒辦法一對一服務,就會建一些公共的服務平臺來服務中小企業。工商,稅務,政府,公共關係等,很多企業不擅長做,入駐到產業園中,這些問題會迎刃而解。

從2015年到現在,產業園從當時的爆滿到現在的閒置,反應出了創業浪潮正在回歸到一個正常水準。

未來,大家比拼的不再是你有多豪華的辦公環境,也不是你秉承什麼理念,更多的是你是否可以有一個強大的產業聚集,以及對創業者的細緻化服務。

本直播間並不傳達真理本身,只是提供一個維度的思考。

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針對創業公司的這些特點,好的產業園該如何服務?

其實產業園的服務分為兩部分,一邊是政府,另一邊是創業者。他們的價值就是在其中作一個連結,把政府和創業者對接在一起。

第一:創業者

正對創業者,有下面三個方面的服務:

1、產業聚集

公司在產業鏈上相互之間形成一種關係,形成強連結後,對行業內的其他公司有巨大吸引力。

例如政府推出一些特色小鎮,最核心的要求是有特色產業,一旦形成了產業配套,企業很難離開這個地方,是有高度粘性。

2、公共服務平臺

有些設備或平臺是創業公司必須的,比如電子資訊產業,需要一些公共的測試平臺,那麼就可以利用產業園這個大的模式和政府的扶持共同建立起來。

3、細緻化服務

以前一個好的產業園,特別注重區位、地段、物業管理、景觀等,是類房產的屬性。目前很多產業園做的不成功,主要原因還是沿用以前的思路,導致對人的服務很弱。

所以現在的產業園應該更加清楚不同階段創業者的訴求到底是什麼,進行細緻化的服務,這才能建立自己的行業地位。

第二:對政府

從政府層面來說,肯定依據本地的產業基礎來定位當地的產業,產業園要做的,就是説明政府進行服務,因為政府的服務能力是有限的。

例如在10年前政府招商引資,一個小企業進來,政府可以輕鬆服務,那時候的量很小;但現在體量太大了,根本沒辦法一對一服務,就會建一些公共的服務平臺來服務中小企業。工商,稅務,政府,公共關係等,很多企業不擅長做,入駐到產業園中,這些問題會迎刃而解。

從2015年到現在,產業園從當時的爆滿到現在的閒置,反應出了創業浪潮正在回歸到一個正常水準。

未來,大家比拼的不再是你有多豪華的辦公環境,也不是你秉承什麼理念,更多的是你是否可以有一個強大的產業聚集,以及對創業者的細緻化服務。

本直播間並不傳達真理本身,只是提供一個維度的思考。

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