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記金堂縣第18屆人大代表蔣成勇|“代民之言,行民之權,辦民之事”不再是口號,而是他心中堅定不移的信念!

心為民所想 利為民所謀

今天, TV君要為大家介紹的這位主人翁, 是一位紮根在我縣貧困山村的人大代表蔣成勇, 他敢想敢幹,

用4年的時間讓當地貧窮落後的狀況發生了巨變!

石子嶺村位於我縣趙鎮街道西南部, 距縣城3公里, 總人口5017人, 耕地面積4825.88畝。 2013年前, 當地群眾主要以傳統農業為主, 生產結構老化, 經濟發展滯後, 是遠近聞名的貧困村。

2013年, 縣人大代表蔣成勇來到石子嶺村擔任黨支部書記, 他首先對石子嶺村的現狀、處境進行了深入瞭解, 發現石子嶺村長期以來道路等基礎設置配套薄弱, 農業招商引資“進不來”, 群眾的基本出行都成問題。

“要致富先修路”, 在瞭解了村裡的現狀後, 蔣成勇幹的第一件事, 就是給村裡修一條脫貧奔康的路。

蔣成勇帶領村兩委一班人, 通過一事一議籌資20余萬整修趙太路;通過向上級爭取完成了5公里村主要交通幹道擴寬,

新建村產業道路9.3公里, 新建雲觀大道2.7公里,並在公路兩旁栽花種草, 逐漸形成鄉村旅遊景觀公路。

不僅如此,蔣成勇還組織當地百姓完成了7000平方米產業道路沿線違建拆除,危舊房原址重建1200平方米;完成農戶房屋風貌整治13000平方米;完成村主幹道沿路綠化整治8000平方米,在此基礎上,新建了825平方米的文化活動陣地和900平方米文化廣場。不斷完善配套設施,改善了石子嶺村居民的居住條件。

村裡的路通了,環境變美了,如何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又成了蔣成勇接下來幹的事,他結合村情實際,確立了“實施精准扶貧、建設三美示範村”的工作思路,以產業發展推動扶貧工作開展。

蔣成勇根據石子嶺村地處成德南高速出(入)口和成金快速通道的交匯點等良好的區位優勢,將其未來發展定位于調整傳統農業結構,以一產業促進三產業、用三產業反哺一產業,實現一三產業互補,將石子嶺村打造成成都東北部鄉村旅遊產業村。

成都樂翻天農業體驗觀光園是蔣成勇引進的第一家產業項目,主要經營農耕體驗、觀光、旅遊等項目,每天都吸引金堂周邊乃至成都和外地的大批遊客前來遊玩。成都樂翻天農業體驗觀光園占地200畝,土地全部都是流轉當地老百姓的,每年大夥都會按時領到自己流轉土地的租金,相比原來“靠天吃飯”的傳統務農,大夥更喜歡現在這種旱澇保收、“坐享其成”的賺錢新路子。

成都樂翻天農業體驗觀光園不僅每年要給流轉土地的村民們付租金,還會請他們來務工,這讓石子嶺村的老百姓又多了一份收入,而孫學芬就是眾多受益者之一,孫學芬曾是村裡的重點扶貧對象,老伴由於疾病纏身,常年臥床,唯一的女兒遠嫁外地,家裡的重擔就落在她一個人身上。

但由於自身年齡偏大和家中沒有勞動力,所以家裡一直都沒有經濟來源,但這種改變傳統農業結構,以一產業促進三產業的形式,讓孫學芬這種貧困戶生活有了保障。

通過趙鎮街道黨工委和人大工委的共同協助,蔣成勇還陸續引進了金嶺湖現代農業旅遊觀光園、灌七現代農業產業園、國富美景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等產業項目,共流轉土地2000餘畝,涉及900余戶村民,全村50%以上實現了產業結構調整,發放土地租金1000余萬元,村民還可以就近務工,近兩年,村民年均收入增長近13%。趙鎮街道人大工委石子嶺村精准扶貧工作站運行卓有成效。

現在的石子嶺村已有多個產業項目入駐,蔣成勇在為村裡謀發展的同時,還會為這些企業公司的發展需求著想,這也是眾多產業項目入駐石子嶺村的一個主要因素。

除了調整傳統農業結構,引進產業專案,蔣成勇還通過採取合作社+職業經理人+農戶模式,成立成都市石子嶺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建設大雅芍藥林下間種示範園區。園區共計占地230畝,投入資金168.03萬元,栽種面積200畝,涉及農戶171戶、601人,其中精准扶貧戶23戶,投入運營後每年解決本地就業30人。老百姓即可以在當地務工,更有分紅收益。

從2013年至今,蔣成勇的到來讓石子嶺村發生著巨變,2017年底,他將帶領石子嶺的老百姓徹底“摘掉”貧困村的帽子,未來幾年,通過鄉村旅遊和產業帶動,石子嶺村將加速向全面小康目標邁進。

作為一名人大代表,蔣成勇始終心為民所想、利為民謀,他敢想敢幹的實際行動受到整個石子嶺村的一致認可。

“代民之言,行民之權,辦民之事”不再是人大代表活動陣地上的響亮口號,它已成為蔣成勇做事的重要標準和心中堅定不移的信念。為回應成都市“東進、南拓、西控、北改、中優”的城市空間優化思路,石子嶺村的精准扶貧工作將緊緊圍繞“東進”戰略開展,並在2017年底實現全面脫貧。身為人大代表,蔣成勇深知責任重大,“心為民所想,利為民所謀”已深深烙入他的心中。

JTTV

內容來源於:金堂縣廣播電視臺經濟專題部

編輯:新媒體發展部——TV君

不僅如此,蔣成勇還組織當地百姓完成了7000平方米產業道路沿線違建拆除,危舊房原址重建1200平方米;完成農戶房屋風貌整治13000平方米;完成村主幹道沿路綠化整治8000平方米,在此基礎上,新建了825平方米的文化活動陣地和900平方米文化廣場。不斷完善配套設施,改善了石子嶺村居民的居住條件。

村裡的路通了,環境變美了,如何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又成了蔣成勇接下來幹的事,他結合村情實際,確立了“實施精准扶貧、建設三美示範村”的工作思路,以產業發展推動扶貧工作開展。

蔣成勇根據石子嶺村地處成德南高速出(入)口和成金快速通道的交匯點等良好的區位優勢,將其未來發展定位于調整傳統農業結構,以一產業促進三產業、用三產業反哺一產業,實現一三產業互補,將石子嶺村打造成成都東北部鄉村旅遊產業村。

成都樂翻天農業體驗觀光園是蔣成勇引進的第一家產業項目,主要經營農耕體驗、觀光、旅遊等項目,每天都吸引金堂周邊乃至成都和外地的大批遊客前來遊玩。成都樂翻天農業體驗觀光園占地200畝,土地全部都是流轉當地老百姓的,每年大夥都會按時領到自己流轉土地的租金,相比原來“靠天吃飯”的傳統務農,大夥更喜歡現在這種旱澇保收、“坐享其成”的賺錢新路子。

成都樂翻天農業體驗觀光園不僅每年要給流轉土地的村民們付租金,還會請他們來務工,這讓石子嶺村的老百姓又多了一份收入,而孫學芬就是眾多受益者之一,孫學芬曾是村裡的重點扶貧對象,老伴由於疾病纏身,常年臥床,唯一的女兒遠嫁外地,家裡的重擔就落在她一個人身上。

但由於自身年齡偏大和家中沒有勞動力,所以家裡一直都沒有經濟來源,但這種改變傳統農業結構,以一產業促進三產業的形式,讓孫學芬這種貧困戶生活有了保障。

通過趙鎮街道黨工委和人大工委的共同協助,蔣成勇還陸續引進了金嶺湖現代農業旅遊觀光園、灌七現代農業產業園、國富美景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等產業項目,共流轉土地2000餘畝,涉及900余戶村民,全村50%以上實現了產業結構調整,發放土地租金1000余萬元,村民還可以就近務工,近兩年,村民年均收入增長近13%。趙鎮街道人大工委石子嶺村精准扶貧工作站運行卓有成效。

現在的石子嶺村已有多個產業項目入駐,蔣成勇在為村裡謀發展的同時,還會為這些企業公司的發展需求著想,這也是眾多產業項目入駐石子嶺村的一個主要因素。

除了調整傳統農業結構,引進產業專案,蔣成勇還通過採取合作社+職業經理人+農戶模式,成立成都市石子嶺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建設大雅芍藥林下間種示範園區。園區共計占地230畝,投入資金168.03萬元,栽種面積200畝,涉及農戶171戶、601人,其中精准扶貧戶23戶,投入運營後每年解決本地就業30人。老百姓即可以在當地務工,更有分紅收益。

從2013年至今,蔣成勇的到來讓石子嶺村發生著巨變,2017年底,他將帶領石子嶺的老百姓徹底“摘掉”貧困村的帽子,未來幾年,通過鄉村旅遊和產業帶動,石子嶺村將加速向全面小康目標邁進。

作為一名人大代表,蔣成勇始終心為民所想、利為民謀,他敢想敢幹的實際行動受到整個石子嶺村的一致認可。

“代民之言,行民之權,辦民之事”不再是人大代表活動陣地上的響亮口號,它已成為蔣成勇做事的重要標準和心中堅定不移的信念。為回應成都市“東進、南拓、西控、北改、中優”的城市空間優化思路,石子嶺村的精准扶貧工作將緊緊圍繞“東進”戰略開展,並在2017年底實現全面脫貧。身為人大代表,蔣成勇深知責任重大,“心為民所想,利為民所謀”已深深烙入他的心中。

JTTV

內容來源於:金堂縣廣播電視臺經濟專題部

編輯:新媒體發展部——TV君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