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黨員幹部要習慣在“玻璃房”中工作

習近平總書記在党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加強紀律教育, 強化紀律執行, 讓黨員、幹部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 習慣在受監督和約束的環境中工作生活”。

信任不能代替監督。 我們黨有嚴格的組織性和紀律性, 作為黨組織中的一員, 必須自覺接受黨和人民的監督, 接受同志們的提醒、敲打、督促。 不接受監督, 不習慣在監督和約束下工作生活的同志, 實質是黨的意識、黨員意識不強, 組織觀念、組織紀律缺乏。

木受繩則直, 人受諫則聖。 任何黨員幹部都不是聖人, 不可能沒有缺點, 也不可能不犯錯誤。 只有習慣同志間的“咬耳扯袖提醒”, 習慣黨組織內部的批評和自我批評, 習慣廣大群眾的監督和提醒, 才能不斷發現錯誤、改正缺點、減少錯誤, 進而收穫事業上的成功。 我們黨專門制定《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 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為了防錯糾錯, 真正從制度上關心關愛黨員幹部。

習慣在監督和約束的環境中工作生活, 就能不斷堅持真理、修正錯誤, 實現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蓋位愈高, 則譽言日增, 箴言日寡。 ”一名黨員幹部職位越高, 越要嚴格自我約束, 自覺接受監督。 然而, 從一些貪腐的官員身上可以看出, 一些人把監督當作對自己的不信任, 喜歡我行我素、獨斷專行, 工作中把自己當老爺, 生活中把自己當老闆, 決策中把自己當老大, 聽不得他人意見, 容不得他人批評。 一旦被查被糾, 才得以幡然悔悟, “如果當初勇於接受監督和約束, 自己就不會走得太遠”。 如此兩種境遇, 深刻警示黨員幹部, 要把自覺接受監督和約束體現在時時處處事事上, 真正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今天, 從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的態勢看, 監督的力度空前加大。 從黨內監督到群眾監督, 從民主監督到司法監督, 從巡視監督到輿論監督……監督正在形成合力。 黨員幹部只有積極適應“監督無處不在、舉證無人不可、問責無時不有、執紀無情可講”的工作生活環境, 始終保持對黨紀法規的敬畏, 才能在監督和約束下不斷成長進步。 倘若不習慣在監督和約束下工作生活, 如同“脫離框子的玻璃容易碎”, 往往會違規違紀, 乃至走上不歸路。

嚴管就是厚愛、敲打就是幫助、治病就是救人。 黨員幹部只要習慣在“探照燈”下成長成才, 勇於在“玻璃房”中乾淨幹事, 就必定能成為黨和人民信賴的好幹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