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北斗三號雙星飛天 陝西科技實力拉開全球組網帷幕

昨天晚上

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

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

以一箭雙星的方式

將北斗三號衛星導航系統的

第一、第二顆組網衛星成功送入軌道

航太科技集團五院西安分院

為這兩顆衛星提供了有效載荷

這標誌著我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

正式跨入全球組網新時代

視頻很小, 請放心觀看!

昨天晚上19時45分, 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 成功發射兩顆北斗三號全球組網衛星。 北斗三號系統建設是我國北斗系統“三步走”發展戰略的第三步。 相比北斗二號系統, 北斗三號系統不僅是衛星組網從區域走向全球, 同時技術更先進、建設規模更大、系統性更強。 定位精度將提升1至2倍, 達到2.5米至5米水準, 建成後的北斗全球導航系統將為民用使用者免費提供約10米精度的定位服務、0.2米/秒的測速服務。 而實現這些強大功能的有效載荷系統研製都是出自航太科技集團五院西安分院的北斗團隊。

航太五院西安分院北斗三號導航衛星副總設計師 張立新:北斗三號衛星相對於北斗二號來說, 最大的不同就是它從區域發展為全球, 它可以為全球低軌衛星, 甚至中軌、高軌衛星提供導航服務。

它提供全球搜救服務。 提供導航服務裡面的導航精度, 可以做到全球5米以內, 重點區域3米以內。

航太五院西安分院衛星導航所 副所長 賀玉玲:我們在北斗三號衛星中增加了新間電路, 同時在導航信號的體制設計上, 我們原來每路信號只有兩個頻點, 現在通過技術上的創新, 採用了我們具有智慧財產權的, 每路信號至少四個頻點, 豐富了我們導航衛星的服務種類。

對全球導航衛星的地面管理, 無論是美國的GPS還是歐洲的伽利略, 都採取在全球各地建設地面站的方式。 為了解決境外衛星的資料傳輸通道, 航太科技五院西安分院通過研發的星間鏈路來解決北斗三號導航衛星在境外的管理, 雖然“看不見”在地球另一面的北斗衛星, 但用北斗衛星的星間鏈路同樣能與它們取得聯繫。

航太五院西安分院北斗三號導航衛星 副總設計師 張立新:星間鏈路就是在所有的北斗衛星之間建立這種雙向的通信和測量的能力, 它是一個無線的鏈路, 這種鏈路呢可以進行資訊的傳輸、交換,

也可以進行高精度的測量, 測時間、測距離、測位置都可以。

據瞭解, 這次發射標誌著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步入全球組網新時代。 我國又將迎來新一輪北斗組網衛星高密度發射。 按規劃, 截止到2018年底, 將發射18顆北斗三號組網衛星, 覆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到2020年左右,完成30多顆組網衛星發射,實現全球服務能力。

【第一新聞記者:王玥瑤 史霄】

覆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到2020年左右,完成30多顆組網衛星發射,實現全球服務能力。

【第一新聞記者:王玥瑤 史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