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14歲到24歲這10年,孩子為什麼不願意與父母交流?

孩子為什麼回避同自己交流?

很多家長為此困惑、苦惱。 他們的孩子年齡介於十四五歲到二十四五歲, 屬青春期和成年早期,

初中高段學生、高中生、大學生、研究生及職場新人都有。

父母與孩子關係的一個主要矛盾, 是父母對有關孩子資訊的瞭解需求和對孩子的資訊給予, 與孩子對父母的資訊供給和對父母的資訊接受之間的失衡。

根據失衡的程度, 有正常和病態之別。

從父母的角度, 可以說, 有關孩子的一切, 巨細無遺, 從思想、情感、價值取向到學業、工作、冷暖、飲食, 都希望知曉, 願意瞭解;而青春期與成年早期的孩子, 並沒有滿足父母瞭解情況需求和接受父母關心、指導的相應意願。 這是普遍的情況, 也是孩子成長與發展的正常表現。

畢竟, 這個時期的孩子處於高速發展期, 有很多的事情要做, 有這樣那樣的興趣、愛好要兼顧, 有父母之外大量的人際關係(包括親密關係)需要處理。

客觀上, 注意力有限, 不可能象幼年、童年時期, 把父母作為主要的情感依賴物件和交流物件——如果仍然如此, 那才真的需要父母擔心呢。

另一方面, 孩子的知識、經驗以及獲得知識和解決問題辦法的管道增多了, 獨立性提高了, 對父母知識、經驗的依賴程度相應降低, 甚至, 覺得父母的知識、經驗、認識未必那麼豐富、可靠、適用。

如果孩子不象幼年、童年那樣提供那麼多的資訊給父母, 不那麼經常地把父母當聽眾, 不那麼經常地聽取和採納父母的建議、指導, 父母因此失落、擔心, 那可能是父母沒有根據孩子成長、發展程度, 調整對孩子的期待。

如果要求保持過去頻率、親密程度的交流, 那麼,

可能會適得其反, 有可能引起孩子的反感、躲避, 嚴重者, 如果父母的氣勢成功蓋過了孩子, 那麼, 還可能耽誤了孩子的成長。

不正常、病態的情形是, 有些孩子在態度上明顯對父母反感、冷漠、疏遠, 搞資訊的堅壁清野(比方說, 把父母遮罩在朋友圈外), 有些初高中學生不同父母溝通有關學業及在學校的人際關係的重要情況, 有些遠離父母的大學生、研究生和已經就業的年輕成人, 不僅不主動定期聯繫父母, 工作、生活、情感之類的功能性資訊也回避同父母溝通。

不同年齡段的少年、青年, 不僅內心的想法不肯主動告訴父母, 如果父母詢問, 還抱著不耐煩的態度, 給以是、不是、還好、有、沒有、沒什麼、無所謂之類簡單的回答, 或者對父母的詢問置之不理,

或者給予粗暴的反應;有些年輕成人甚至玩失蹤, 不回應父母的聯繫, 令父母倍加焦慮。

這類親子溝通和資訊分享狀態下, 親子關係不和諧, 雙方都感到不同程度的痛苦。

積極思考、主動希望改變親子溝通障礙的一方, 往往是父母。

面對躲避、抗拒同自己溝通自己的孩子, 父母們有不解、委屈, 有怨憤、失落, 有的陷入焦慮、憂鬱。

從父母的角度講, 自己恨不得心都掏給孩子吃了, 與孩子溝通, 無非是想知道孩子的安危, 目的也是表達關心, 或者提供建議、指導, 希望幫助孩子人生道路走得更順、更好, 可是, 孩子為什麼就不領情呢?

大多數父母的自述中, 自己家庭內外, 為人處事、事業成績、人際關係都還不錯,

有的甚至相當成功——因此有理由得到孩子的尊重, 有指導孩子、給孩子提供建議的能力和資格, 有的父母甚至直言, “別人家的孩子不知道多羡慕你有我這樣的媽媽(爸爸), 可你就是不珍惜!”

另一方面, 自己在同孩子的相處中, 明智豁達, 通情達理, 言行得當。

在父母一方的自我認知和評價中, 自己幾乎無懈可擊。

既然如此, 孩子對自己的疏遠、回避, 原因就要歸咎于孩子, 有人覺得孩子不懂事、自私, 有人認為孩子沒有孝心, 不能體會父母的心意, 也有的父母聯繫到大的社會、文化環境。

我同很多孩子也有交談, 也目睹過一些朋友親子溝通的情景, 以諮詢師身份介入親子關係問題的處理, 因此有機會深入瞭解親子溝通不暢的諸多具體情形。

從孩子的角度來講,親子溝通障礙的問題根源在於父母。他們往往心裡對父母存有芥蒂、怨憤乃至怨恨,感到來自父母的壓迫、窺視、控制,對父母的溝通方式反感,對父母的評論、要求、指導表示抵觸,有些年輕人對父母的反感達到了聽見父母的聲音,就煩躁的程度。

父母的自我形象認知,與孩子對父母的認知,不同程度地不對稱。

我遇到的絕大多數孩子,對父母心有不滿、怨恨,採取的做法主要是消極回避為主——在心裡默默怨恨,可能會在同齡人中吐槽,但少有採取積極溝通措施,少有把自己對父母的不滿告訴父母。他們似乎不覺得問題可以解決、應該解決。

在孩子的幼年、童年,父母作為撫養者、教育者、規則制定實施者,可以給孩子造成不同程度的壓迫和傷害,孩子越小,越沒有反抗,被動承受,到了青春期之後,父母和子女之間的相對關係發生了改變,子女可以發起程度不同的反抗、逃跑,父母往往猝不及防。

在對子女的資訊需求與子女的資訊供給方面,父母處於相對被動的地位,而溝通障礙的造成,父母負更多的責任,而且,父母也比子女更急於解決溝通障礙,那麼,解決問題的主體就是父母,正如司法實踐中的“誰主張,誰舉證”。

關係的改變,一定是希望改變的一方承擔責任,檢討自身,改變自身,而不是指責、歸咎另一方,要求另一方改變——否則導致的就是對方的防禦、反抗,結果鴻溝更深,距離更遠。

一般人際交流中的“話不投機半句多”,同樣適用於描述親子溝通障礙;趨利避害的人性原則有助於父母理解孩子拒絕溝通的原因,解決問題的思路也包含其中。

試想,如果孩子覺得同父母交談投機、能聊到一塊兒去,從父母那裡感到理解、接納、鼓勵,支持、開解、力量、信心、勇氣之類的積極心理、情感、精神之“利”,那麼,親子溝通一定是和諧、暢通、愉快的。

相反,溝通障礙表明交談不投機、聊不到一塊兒去,孩子往往從父母反應中感覺得到的是說教、懷疑、批評、指責、否定、打擊、冷嘲熱諷、言不及義之類悲觀、洩氣、失望、掃興的心理、情感、精神之“害”。

如果父母希望打開孩子的話匣子,就要變親子溝通“不投機”為“投機”,讓談話給孩子提供心理、情感、精神之“利”,避免交流造成心理、情感、精神之“危害”。

消除溝通障礙,可以嘗試改變認知、觀念和做法。

從親子關係認知角度講,父母需要在觀念上“降到”與孩子平等、平視的位置,從根本上去除身份認識上的居高臨下,和話語權、智力、認識及判斷力上的自以為是和優勢心理——沒有平等,就沒有親子之間坦率、愉快的交流。

因為關係認知上的居高臨下,因為各種優勢心理,在於孩子的交流中,父母容易先入為主,輕易論斷、否定孩子的觀點、認識,甚至,有些父母還沒有聽完孩子的話,或者在孩子有機會解釋之前,就已經得出了結論、否定孩子的觀點。久而久之,親子交流就成了一言堂,孩子要麼反駁、爭辯,親子之間的是非、對錯之爭變成了情緒混戰,要麼,孩子就變成了悶嘴葫蘆。

有位朋友以機智善辯、見解不凡享譽朋友圈,可是青春期的兒子跟他非常對立,要麼不說話,要麼開口就吵架,後來他意識到,問題根源在自己:兒子一開口,往往就被他批得體無完膚……他把自己的這種溝通方式稱為“大樹底下不長草”,不是他的看法不對、不好,兒子才不要聽,恰恰因為他太對了、太能了,讓兒子顯得很“瓜”,結果,兒子就懶得在他面前說什麼了。

有的父母願意當“事後諸葛亮”,每每在孩子出錯、倒楣、沮喪的時候,嘲諷、責駡、教訓,或者,名言是“我早就給你說過了!”

有的父母喜歡在孩子說話的時候,打斷孩子;或者聽孩子說話時三心二意;或者孩子一個話題還沒有講完,就扯到另一個話題;或者問些與當前孩子興致勃勃講的話題無關的問題,發表風馬牛不相及的評論。

我們當然關心孩子的成功、得意,我們更關心孩子的失敗、失意,而瞭解後者,比瞭解前者更困難。

實際上,有些孩子在與父母交往中,學會了不報告壞消息,而是掩飾、封鎖,或者輕描淡寫,甚至謊報——道理很簡單,符合人避害的本性。

他們往往都有受到責駡、批評、嘲諷的歷史經驗;或者,你聽到孩子的壞消息,垂頭喪氣、情緒低迷;或者,你的評論不著調,交流的結果無濟於事,心緒反而更糟更亂;或者,你常常窺視、監督、審查孩子的言行,要求孩子糾正,與自己保持一致;或者,你習慣于否決孩子的思路和解決辦法,給出你覺得更好的辦法,甚至定要孩子採取你的解決辦法;或者,你不善於保守孩子的秘密,願意在親友中間進行傳播;或者,你把孩子的失敗、錯誤作為異日批評、說教、打擊孩子的由頭……

改善交流,需要避免這些都是交流中的“害”,同時,還可以提供交流的“利”。

如果你把孩子視為人格獨立、平等,有自尊、有理性(哪怕有限)、成長和發展中的個體,能夠傾聽孩子,允許孩子嘗試、犯錯,當孩子失敗的時候,得到的是理解、同情、幫助、支持;在孩子成功的時候,是盡情、喜悅地分享、鼓勵——而不是試圖啟發、潑冷水,要求再接再厲、戒驕戒躁之類;對於孩子的興趣、愛好、交友、嘗試、創新、突破,保持好奇和瞭解、學習的興趣;對於孩子的知人論世、認識、評價,積極傾聽,或者予以肯定,或者在角度上、材料上、認識上,平易呈現自己的知見,供其參考,而不強加;不會以自己的學位、職位、社會成就,作為自己觀點、意見無需論證天然正確的理由,而是可以接受質疑和不同的看法,願意提供論證。

就算自己又善於傾聽,又有同理心、同情心,又開放、包容、支持、接納……有利無害,利大害小,孩子可能有些時候、有些情況,還是不一定向我們透露,跟我們的交流的頻率和深度、廣度,還是不一定如我們的意。

那麼,我們需要知道,可能是孩子忙、可能是孩子精力、注意力分配不過來,可能孩子覺得時機不成熟,而由於自己關心、瞭解孩子情況的目的是為著孩子,沒有投射,無意控制,由於對自己和孩子的關係有信心,那麼,就可以抱理解的態度,抱著對孩子管理、照顧自己能力的信心。

沒有消息就是好消息,相信孩子如果需要自己,會主動聯繫,或許就可以少一些擔心和焦慮,把心思和精力用於照顧好自己的身心,在孩子交流的時候,僅僅是父母呈現的積極、喜悅的狀態,對於孩子就是很好的鼓勵。

從孩子的角度來講,親子溝通障礙的問題根源在於父母。他們往往心裡對父母存有芥蒂、怨憤乃至怨恨,感到來自父母的壓迫、窺視、控制,對父母的溝通方式反感,對父母的評論、要求、指導表示抵觸,有些年輕人對父母的反感達到了聽見父母的聲音,就煩躁的程度。

父母的自我形象認知,與孩子對父母的認知,不同程度地不對稱。

我遇到的絕大多數孩子,對父母心有不滿、怨恨,採取的做法主要是消極回避為主——在心裡默默怨恨,可能會在同齡人中吐槽,但少有採取積極溝通措施,少有把自己對父母的不滿告訴父母。他們似乎不覺得問題可以解決、應該解決。

在孩子的幼年、童年,父母作為撫養者、教育者、規則制定實施者,可以給孩子造成不同程度的壓迫和傷害,孩子越小,越沒有反抗,被動承受,到了青春期之後,父母和子女之間的相對關係發生了改變,子女可以發起程度不同的反抗、逃跑,父母往往猝不及防。

在對子女的資訊需求與子女的資訊供給方面,父母處於相對被動的地位,而溝通障礙的造成,父母負更多的責任,而且,父母也比子女更急於解決溝通障礙,那麼,解決問題的主體就是父母,正如司法實踐中的“誰主張,誰舉證”。

關係的改變,一定是希望改變的一方承擔責任,檢討自身,改變自身,而不是指責、歸咎另一方,要求另一方改變——否則導致的就是對方的防禦、反抗,結果鴻溝更深,距離更遠。

一般人際交流中的“話不投機半句多”,同樣適用於描述親子溝通障礙;趨利避害的人性原則有助於父母理解孩子拒絕溝通的原因,解決問題的思路也包含其中。

試想,如果孩子覺得同父母交談投機、能聊到一塊兒去,從父母那裡感到理解、接納、鼓勵,支持、開解、力量、信心、勇氣之類的積極心理、情感、精神之“利”,那麼,親子溝通一定是和諧、暢通、愉快的。

相反,溝通障礙表明交談不投機、聊不到一塊兒去,孩子往往從父母反應中感覺得到的是說教、懷疑、批評、指責、否定、打擊、冷嘲熱諷、言不及義之類悲觀、洩氣、失望、掃興的心理、情感、精神之“害”。

如果父母希望打開孩子的話匣子,就要變親子溝通“不投機”為“投機”,讓談話給孩子提供心理、情感、精神之“利”,避免交流造成心理、情感、精神之“危害”。

消除溝通障礙,可以嘗試改變認知、觀念和做法。

從親子關係認知角度講,父母需要在觀念上“降到”與孩子平等、平視的位置,從根本上去除身份認識上的居高臨下,和話語權、智力、認識及判斷力上的自以為是和優勢心理——沒有平等,就沒有親子之間坦率、愉快的交流。

因為關係認知上的居高臨下,因為各種優勢心理,在於孩子的交流中,父母容易先入為主,輕易論斷、否定孩子的觀點、認識,甚至,有些父母還沒有聽完孩子的話,或者在孩子有機會解釋之前,就已經得出了結論、否定孩子的觀點。久而久之,親子交流就成了一言堂,孩子要麼反駁、爭辯,親子之間的是非、對錯之爭變成了情緒混戰,要麼,孩子就變成了悶嘴葫蘆。

有位朋友以機智善辯、見解不凡享譽朋友圈,可是青春期的兒子跟他非常對立,要麼不說話,要麼開口就吵架,後來他意識到,問題根源在自己:兒子一開口,往往就被他批得體無完膚……他把自己的這種溝通方式稱為“大樹底下不長草”,不是他的看法不對、不好,兒子才不要聽,恰恰因為他太對了、太能了,讓兒子顯得很“瓜”,結果,兒子就懶得在他面前說什麼了。

有的父母願意當“事後諸葛亮”,每每在孩子出錯、倒楣、沮喪的時候,嘲諷、責駡、教訓,或者,名言是“我早就給你說過了!”

有的父母喜歡在孩子說話的時候,打斷孩子;或者聽孩子說話時三心二意;或者孩子一個話題還沒有講完,就扯到另一個話題;或者問些與當前孩子興致勃勃講的話題無關的問題,發表風馬牛不相及的評論。

我們當然關心孩子的成功、得意,我們更關心孩子的失敗、失意,而瞭解後者,比瞭解前者更困難。

實際上,有些孩子在與父母交往中,學會了不報告壞消息,而是掩飾、封鎖,或者輕描淡寫,甚至謊報——道理很簡單,符合人避害的本性。

他們往往都有受到責駡、批評、嘲諷的歷史經驗;或者,你聽到孩子的壞消息,垂頭喪氣、情緒低迷;或者,你的評論不著調,交流的結果無濟於事,心緒反而更糟更亂;或者,你常常窺視、監督、審查孩子的言行,要求孩子糾正,與自己保持一致;或者,你習慣于否決孩子的思路和解決辦法,給出你覺得更好的辦法,甚至定要孩子採取你的解決辦法;或者,你不善於保守孩子的秘密,願意在親友中間進行傳播;或者,你把孩子的失敗、錯誤作為異日批評、說教、打擊孩子的由頭……

改善交流,需要避免這些都是交流中的“害”,同時,還可以提供交流的“利”。

如果你把孩子視為人格獨立、平等,有自尊、有理性(哪怕有限)、成長和發展中的個體,能夠傾聽孩子,允許孩子嘗試、犯錯,當孩子失敗的時候,得到的是理解、同情、幫助、支持;在孩子成功的時候,是盡情、喜悅地分享、鼓勵——而不是試圖啟發、潑冷水,要求再接再厲、戒驕戒躁之類;對於孩子的興趣、愛好、交友、嘗試、創新、突破,保持好奇和瞭解、學習的興趣;對於孩子的知人論世、認識、評價,積極傾聽,或者予以肯定,或者在角度上、材料上、認識上,平易呈現自己的知見,供其參考,而不強加;不會以自己的學位、職位、社會成就,作為自己觀點、意見無需論證天然正確的理由,而是可以接受質疑和不同的看法,願意提供論證。

就算自己又善於傾聽,又有同理心、同情心,又開放、包容、支持、接納……有利無害,利大害小,孩子可能有些時候、有些情況,還是不一定向我們透露,跟我們的交流的頻率和深度、廣度,還是不一定如我們的意。

那麼,我們需要知道,可能是孩子忙、可能是孩子精力、注意力分配不過來,可能孩子覺得時機不成熟,而由於自己關心、瞭解孩子情況的目的是為著孩子,沒有投射,無意控制,由於對自己和孩子的關係有信心,那麼,就可以抱理解的態度,抱著對孩子管理、照顧自己能力的信心。

沒有消息就是好消息,相信孩子如果需要自己,會主動聯繫,或許就可以少一些擔心和焦慮,把心思和精力用於照顧好自己的身心,在孩子交流的時候,僅僅是父母呈現的積極、喜悅的狀態,對於孩子就是很好的鼓勵。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