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人工智慧走上舞臺中央:國家將重點培育產業成長

多項人工智慧領域的相關政策, 有望於今年年底至明年年初正式亮相。

據工信部、發改委等多個權威管道發佈的消息, 根據《國家資訊化發展戰略綱要》,

我國將加速完善資訊產業政策體系, 根據產業發展趨勢和市場需求, 制定和出臺積體電路、人工智慧、物聯網、5G等多個細分領域的產業政策, 在確保上述產業前沿領域保持快速健康發展的基礎上, 進一步促進我國資訊產業整體做大做強。

目前, 我國資訊產業政策體系已初步成型。 從2015年開始, 我國先後出臺了《中國製造2025》、《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指導意見》以及《關於深化製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 形成了製造強國戰略政策體系。 上述三大檔都對我國資訊產業中長期發展作出詳細規劃, 並指出資訊產業不但將成為我國重要的支柱性產業, 還將是實現製造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契機,

關係著製造強國戰略的成敗。

為此, 工信部等部門還陸續出臺了《國家資訊化發展戰略綱要》、《資訊通信行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大資料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等多項政策, 並分階段展開對下一代互聯網核心項目IPv6位址的部署以及5G網路的測試和試點。

工信部總工程師張峰此前則在多個場合確認, 我國將在下一代互聯網、5G、積體電路等產業細分領域出臺針對性的產業政策和措施。

目前, 已經出臺的一系列產業政策對整個產業發展產生了顯著的推動作用, 政策紅利持續顯現。 工信部資料顯示, 前三季度, 我國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完成軟體業務收入39827億元, 同比增長14.1%, 同期實現利潤總額4731億元, 同比增長13.4%。

更為重要的是, 15個副省級中心城市的產業增速也保持著強勁勢頭。 前三季度, 大連、寧波、廣州、成都、西安等15個副省級中心城市的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收入均保持快速增長, 其中, 軟體產品收入同比增長11.1%, 資訊技術服務收入同比增長17.6%, 積體電路設計收入同比增長14.0%, 運營服務收入同比增長19.7%, 嵌入式系統軟體收入同比增長8.0%。

多地經濟和資訊化委員會均表示, 地方產業快速增長和出臺的多項產業政策密不可分。 上海、廣東、江蘇、浙江等地均出臺了相應的政策或措施, 以鼓勵和促進地方資訊產業的發展。 例如, 陝西出臺的《中國製造2025陝西實施意見》就明確提出發展軟體、積體電路、智慧設備等多個資訊產業的細分領域,

同時將給予部分重點專案資金支援, 累計額度超過100億元。 工信部資料顯示, 作為陝西的副省級中心城市, 西安前三季度軟體產品、資訊技術服務、積體電路設計、運營服務、嵌入式系統軟體收入增長同比均超過20%, 增速在上述15個副省級中心城市中位列前茅。

工信部賽迪智庫戰略性新興產業課題組研究認為, 資訊技術仍是各國發展新興產業的樞紐性技術, 產業發展未來將進一步發揮基礎和支撐作用。 新一代寬頻網路、雲計算等新技術、新應用, 極有可能成為推動整個資訊產業突破式發展的重要力量。 資訊技術同時還將帶動互聯網、物聯網、電子商務、文化創意等多個產業強勁增長, 創造新的商業模式。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林念修在10月13日出席中國人工智慧產業發展聯盟成立大會時表示,

將重點在加快產業培育、打造創新示範、強化環境支撐等方面持續發力, 推動人工智慧產業快速發展。

“人工智慧領域的技術革新瞬息萬變, 市場競爭尤為激烈, 搶佔產業制高點, 需要付出更多努力。 ”林念修說, 人工智慧已經成為新一輪產業變革的關鍵領域, 中國人工智慧產業發展聯盟要全力支撐政府決策, 聚力推動創新發展, 助力實現協同共用, 合力拓展產業空間, 努力形成品牌效應。

據介紹, 中國人工智慧產業發展聯盟由國家發改委、科技部、工信部、中央網路安全和資訊化領導小組辦公室聯合指導, 並由阿裡巴巴、騰訊、百度、360集團在內的全國200餘家相關企業機構共同發起組建。

“國家資金直接支持投入建設,是發改委通知的重要看點之一。”國海證券分析師寶幼琛分析說,通知指出,根據公示結果批復資金申請報告,按照“成熟一批、啟動一批、儲備一批、謀劃一批”的原則,統籌安排國家補助資金並下達投資計畫。

“此次重大工程申報,重視品質超過數量。”寶幼琛說,發改委在通知中提到,統籌考慮重點工程的申報工作,避免面面俱到,嚴格控制專案數量,避免“小、散”,切實體現重大、突出重點,支撐數位化轉型、培育發展新動能等工作的需要。

人工智慧創新發展分4個類型工程申報,分別為核心技術研發與產業化工程(深度學習智慧晶片產業化、面向深度學習應用的開源平臺建設及應用)、基礎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工程(高準確度人臉識別系統產業化及應用、高靈敏度語音辨識系統產業化及應用)、智慧無人系統應用工程、智慧型機器人研發與應用工程。

多位專家表示,決策層已經明確培育人工智慧產業生態的思路,一方面加快人工智慧支撐體系建設,另一方面推動人工智慧技術在各領域的應用。“這其中包括在製造、教育、環境保護、交通、商業、健康醫療、網路安全、社會治理等重要領域開展試點示範。”

記者另悉,科技部相關部門正在醞釀加快人工智慧技術研發轉化的建議方案。

“國家資金直接支持投入建設,是發改委通知的重要看點之一。”國海證券分析師寶幼琛分析說,通知指出,根據公示結果批復資金申請報告,按照“成熟一批、啟動一批、儲備一批、謀劃一批”的原則,統籌安排國家補助資金並下達投資計畫。

“此次重大工程申報,重視品質超過數量。”寶幼琛說,發改委在通知中提到,統籌考慮重點工程的申報工作,避免面面俱到,嚴格控制專案數量,避免“小、散”,切實體現重大、突出重點,支撐數位化轉型、培育發展新動能等工作的需要。

人工智慧創新發展分4個類型工程申報,分別為核心技術研發與產業化工程(深度學習智慧晶片產業化、面向深度學習應用的開源平臺建設及應用)、基礎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工程(高準確度人臉識別系統產業化及應用、高靈敏度語音辨識系統產業化及應用)、智慧無人系統應用工程、智慧型機器人研發與應用工程。

多位專家表示,決策層已經明確培育人工智慧產業生態的思路,一方面加快人工智慧支撐體系建設,另一方面推動人工智慧技術在各領域的應用。“這其中包括在製造、教育、環境保護、交通、商業、健康醫療、網路安全、社會治理等重要領域開展試點示範。”

記者另悉,科技部相關部門正在醞釀加快人工智慧技術研發轉化的建議方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