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AEI騙局:從北斗三號的發射成功反看中國企業走出去的艱辛

新中國雖然剛剛成立不到一百年, 但是在很多技術領域已經達到了世界頂尖水準, 在國際社會中也是遙遙領先, 例如中國的高鐵、中國的航太技術和中國的衛星導航系統等等, 讓人驚歎中也感慨中國的發展奇跡, 但是發展中也存著著很多的問題, 中國企業走出去依舊遭到了很多的問題。

根據最新報導, 在2017年11月5日19時45分, 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 成功發射兩顆北斗三號全球組網衛星。

北斗三號衛星的發射成功, 是實現中國全球系統宏偉藍圖的新起點。 北斗三號首發雙星的成功發射,

標誌著北斗三號衛星工程建設進入實施階段, 邁出了我國北斗導航系統全球組網的關鍵一步, 成功打響了“開門紅”。

據瞭解, 中國將在2018年前後發射18顆北斗三號組網衛星, 2020年左右將完成30多顆組網衛星發射, 建成北斗全球系統, 向全球提供服務

科技的進步, 經濟的發展等都在鼓舞著我們前進, 中國企業走出去的困境也讓我們反思。

隨著中國融入世界經濟發展浪潮程度的不斷加深, 更多的中國企業不斷“走出去”, 以此來獲得更大的發展舞臺。 中機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CMNC)可謂這些“走出去”公司中的佼佼者, 與美國公司AEI合作瓜地馬拉電站專案, 期望打開世界市場。

然而就在項目進行如火如荼的過程中, AEI不僅“過河拆橋”, 違反雙方簽訂的協議, 侵害CMNC的擔保權益, 更是“落井下石”, 將“受害者”CMNC告上國際商會國際仲裁院, 企圖侵吞中國企業的資產, 上演“空手套白狼”的戲碼。

後由於AEI發生融資困難, 2009年11月13日, CMNC與AEI簽署DSPA協定, 借貸專案2億美金

後來由於AEI發生財務問題, 無法償還欠款, 於是CMNC接管瓜地馬拉專案控制權, 然而發現AEI將電廠出售給了自己的關聯公司。

CMNC與AEI就DSPA協議中證明與完善擔保權益展開多輪談判, 卻始終無法達成一致意見。

期間AEI又採取向中國員工開火, 搶奪現場施工資料, 搶劫佔領現場, 扣押中國員工等多種方式霸佔該專案, 並毀壞所有證據。

正當CMNC準備將AEI的惡劣行徑採用仲裁的方式以維護自身的權益之時, Jaguar “惡人先告狀“, 將CMNC告至國際商會國際仲裁院, 並以CMNC違約為由, 索賠3億美元, 後買通仲裁庭, 使仲裁結果倒向了AEI。

這種情況的發生陷中國企業走出去於困難之地,

也反映中國企業在國際投資中對國外法律的運用不完善, 和當發生意外時無法用法律的武器來保護自己。

中國這幾年對外投資發展雖快, 但就目前來說, 中國對外投資的存量和一些發達國家的差距依然很大。 據悉, 在存量上, 中國6600億美元的存量只占世界的2.5%, 相當於美國的10%左右,中國的海外淨資產相當於日本的一半左右。所以,要在2025年實現趕超美國的目標,中國還有很漫長的路要走。

甚至有一項統計還顯示,“十一五”期間我國海外礦業收購失敗率超過95%,這一數字令人觸目驚心。在規模快速提升和迎來政策紅利釋放的同時,我國對外投資過程中的諸多問題也逐漸顯露,所以,如何從“投資大國”成為“投資強國”這一問題在當下更值得我們深思。

目前,中國企業的境外投資正面臨著一系列的困難和問題,如國際形勢日趨複雜,境外投資主體和行業日益多元,部分企業跨國經營經驗不足、風險意識不強,企業投資主體地位尚未真正落實等。

例如華為當年在印度建研發中心,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受到了來自政府的阻礙;而上了美國政府黑名單的中國企業,在當地更是舉步維艱。所以,中國企業在很多國家仍然面臨著歧視性待遇。

發生這些問題,說明這些公司走出去的整體規劃能力仍待增強,沒有做好準備,匆匆忙忙就出海,暴露了自己的體制和機制缺陷。另外海外投資、跨國經營是一項系統工程,難以一蹴而就。

跨國經營投資不僅需要一個立體的戰略規劃,包括區位與產業選擇戰略、市場競爭戰略、企業品牌戰略、國際化人才戰略等,還需要政府的説明,在關鍵時刻能夠作為後盾來保障企業和人員的安全,在中國企業遭遇相關坑害時能夠作為“家長”,提供必要的援助。

針對中國科技的發展進步,日益成長的大國,及當企業走出去遇到問題該怎麼辦,你有什麼想說的嗎?

相當於美國的10%左右,中國的海外淨資產相當於日本的一半左右。所以,要在2025年實現趕超美國的目標,中國還有很漫長的路要走。

甚至有一項統計還顯示,“十一五”期間我國海外礦業收購失敗率超過95%,這一數字令人觸目驚心。在規模快速提升和迎來政策紅利釋放的同時,我國對外投資過程中的諸多問題也逐漸顯露,所以,如何從“投資大國”成為“投資強國”這一問題在當下更值得我們深思。

目前,中國企業的境外投資正面臨著一系列的困難和問題,如國際形勢日趨複雜,境外投資主體和行業日益多元,部分企業跨國經營經驗不足、風險意識不強,企業投資主體地位尚未真正落實等。

例如華為當年在印度建研發中心,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受到了來自政府的阻礙;而上了美國政府黑名單的中國企業,在當地更是舉步維艱。所以,中國企業在很多國家仍然面臨著歧視性待遇。

發生這些問題,說明這些公司走出去的整體規劃能力仍待增強,沒有做好準備,匆匆忙忙就出海,暴露了自己的體制和機制缺陷。另外海外投資、跨國經營是一項系統工程,難以一蹴而就。

跨國經營投資不僅需要一個立體的戰略規劃,包括區位與產業選擇戰略、市場競爭戰略、企業品牌戰略、國際化人才戰略等,還需要政府的説明,在關鍵時刻能夠作為後盾來保障企業和人員的安全,在中國企業遭遇相關坑害時能夠作為“家長”,提供必要的援助。

針對中國科技的發展進步,日益成長的大國,及當企業走出去遇到問題該怎麼辦,你有什麼想說的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