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網路名人進阿壩|感受產業轉型和集體經濟下的新農村

封面新聞記者 劉付詩晨

11月7日, “網路名人進阿壩”活動繼續深入, 一行人走訪了理縣茂縣下各村民居, 對當地村民生活的蛻變紛紛點贊。

侯寧通過這幾天的走訪發現, 沿線交通條件和旅遊住宿等已經非常成熟, “建議大家多來看看。 ”

在桃坪鎮佳山村, 大v們跟著當地百姓沿山攀爬至果林。 佳山村屬於典型高半山村, 平均海拔2100米。 經過產業結構調整工作, 目前主要種植有甜櫻桃、青紅脆李、蘋果經濟作物。 在聽聞龍大叔一家直言:“今年水果單價不夠高, 只有十萬收入”時, 專欄作家李牧連連感歎:“這比很多城市普通白領的收入還要好, 我有點理解為什麼有些大學生、城市人選擇進山務農了”。

潘明先生也表示, 當地百姓的生活心態也讓他印象深刻, 通過這次探訪, 他發現當地百姓發展旅遊的思路很開闊, 經營理念也很到位:“租售帳篷這點, 非常緊跟現在戶外旅遊的趨勢”。

通過精准幫扶, 佳山村農已於2016年實現貧困村退出。

距離佳山村77公里外的永和鄉永寧村, 位於茂縣西北部。 人多地少是永甯村村民何勇一家貧困的主要原因, 也是永甯村大多數貧困戶的問題寫照。 為了解決這一困境, 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 2013年, 永甯村成立了“水磨雜糧加工專業合作社”, 採用“公司+專合組織+農戶”的運作模式, 建立玉米、青稞、蕎麥種植基地, 壯大水磨面加工業, 深加工特色玉米麵、青稞面、蕎麥面農產品。

“合作社加工的特色玉米麵是永甯村傳統的“小金黃”玉米品種。 今年村裡將擴大“小金黃”玉米種植面積, 以提高總產量”。 永甯村黨支部書記何沛明介紹, 今年, 合作社還將加強水磨雜糧面的包裝設計工作, 拓展網路銷售管道, 與“阿壩郵村”電子商務平臺合作, 打造永寧村水磨雜糧面的特色品牌, 助力群眾致富增收。

在理縣桃坪鎮佳山村、茂縣永和鄉永寧村裡, 精准扶貧下村子裡的巨大變化讓大v們印象深刻。 據瞭解, 此次“網路名人進阿壩”活動將持續到11月10日,

接下來的3天時間裡, 網路名人代表一行還將實地走訪更多阿壩州當地農村。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