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被忽視的臍帶血間充質幹細胞,治病救人很強大

臍帶血是新生兒娩出臍帶結紮後殘留在臍帶和胎盤中的血液, 以往將其當作醫療廢物處理掉, 但現在, 臍帶血的價值已今非昔比, 它是人類非常珍貴的生物資源, 保存起來關鍵時候能救命。

臍帶血因含有造血幹細胞而極具價值。 1974年, 日本學者Knudtzon首先發現了臍帶血中含有可以重建人體造血和免疫系統的造血幹細胞;1988年, 法國醫生Gluckman等完成了世界上首例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手術, 成功治療了一位範可尼氏貧血患兒;1989年, 美國學者Broxmeyer博士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表明了臍帶血和骨髓有相似的屬性, 建議將臍帶血作為替代骨髓移植的可選擇性來源, 開啟了臍帶血臨床研究和應用的新道路。

此後, 超過400萬份臍帶血被保存在分佈全球的臍帶血庫中, 超過4萬例的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在全世界範圍內進行, 用於80多種疾病的臨床治療。

相比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已成為全世界被廣泛應用的一項成熟有效的醫療技術, 臍帶血間充質幹細胞的知名度較小, 容易被忽視。

臍帶血間充質幹細胞來源於臍帶血祖細胞, 是臍帶血中的非造血組織多能幹細胞, 不僅可分化為中胚層來源的多種細胞如脂肪細胞、成骨細胞及肌細胞等,

還可分化為內胚層來源的肝細胞和外胚層來源的神經細胞。

此前科學家們對臍帶血中是否存在間充質幹細胞一直存在爭議, 直到2000年, 英國學者Erices等將臍帶血單個核細胞經培養獲得破骨細胞和類似骨髓的間充質樣細胞, 臍帶血才被證明含有間充質幹細胞。

目前的研究結果證明, 臍帶血間充質幹細胞不僅具有多向分化潛能, 還可聯合造血幹細胞, 提高造血重建能力和發揮部分免疫調節作用。

臍帶血間充質幹細胞在特定誘導條件下可分化為神經幹細胞, 而神經幹細胞是中樞神經系統的多能細胞, 具有自我更新和多方向分化的能力。

臍帶血間充質幹細胞的神經分化潛能已被廣泛應用於腦血管疾病 、神經退行性疾病( 阿爾茨海默病、帕金森病)、脊髓損傷、兒童神經變性疾病(Krabble病、腦白質營養不良)等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的臨床研究。

除此之外, 臍帶血間充質幹細胞的造血支持作用也引起了許多學者的關注。 一方面, 臍帶血間充質幹細胞通過分泌多種具有造血支持作用的細胞因數,

促進造血幹細胞的增殖;另一方面, 臍帶血間充質幹細胞表達與造血細胞相互作用的黏附分子, 調控造血細胞與基質細胞的黏附, 在造血細胞植入和歸巢中起著重要作用。 許多實驗表明, 聯合移植臍帶血間充質幹細胞和造血幹細胞, 可提高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成功率。

文 | 新生命幹細胞 圖 | 網路

◎ 本文版權歸新生命幹細胞所有, 侵權必究

如需轉載, 請注明出處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