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北京海澱區政協2017年度議政會聚焦“全國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區建設”

北京如何創建全國科創中心?

人民政協報記者 包松婭

“在全球流動、全球配置、全球定價、全球爭奪的全球化趨勢下,國際科創人才爭奪逐步顯現。 同時國內廣州、深圳、上海、武漢、杭州等城市在人才的爭奪上也日趨加劇。 ”北京市海澱區政協委員陳嶺之說的對科創人才的爭奪只是冰山一角。 近日,在海澱區政協2017年度議政會現場,委員們以前有美國矽谷這樣的“先鋒”,後有國內深圳、杭州這樣的“追兵”,直觀形容北京創建全國科技創新中心、海澱區創建全國科創中心核心區所遭遇的壓力。

新華網圖

3年前,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北京時,明確了北京“四個中心”的核心功能定位,科技創新中心是其中之一。 而海澱區因彙集了知名科創品牌中關村和眾多科研單位以及高校等,被喻為北京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主戰場和核心區。 作為整個海澱區的一件大事,3年來,海澱區政協緊緊盯住“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區建設”分課題進行調查研究。

委員們在議政會上支招“全國科創中心核心區”建設時,有一個共識,北京市建設全國科技創新中心有優勢,但並非壓倒性優勢。 同樣,海澱區的科技、教育和人才資源優勢,在未來能否一直保持和發展也是一個問題。

“海澱區要認清形勢,有所為有所不為。 ”如何有所為有所不為,王穎委員建議,不要面面俱到,而要選擇聚焦有優勢的三到五個高精尖產業領域,全力推進技術創新的突破。 與此同時,政府部門則要在“制度創新”上下功夫。

儘管有很多支持政策和實踐經驗,然而科技成果轉化當前還是一個難題,科技成果轉化率低一直備受關注。

海澱區的科技成果轉化情況也不容樂觀。 黃宇平委員介紹說,海澱區高校院所每年產生大量的論文、專利和技術等科研成果,但受物理空間限制、環境污染嚴重等影響,成果在海澱落地轉化受到挑戰。 “建立與外地政府、園區的深入合作機制,探索成果異地轉化模式與利益分配機制,從原來的輸出技術變為輸出知識。 ”黃宇平建議。

“說到輸出知識,離不開對智慧財產權的保護。 ”沈騰委員關注的正是智慧財產權保護問題。 根據區政協課題組的調研推動,中關村科學城智慧財產權保護與服務平臺建設工作進入落地實施階段,平臺將通過三到五年時間,以“快保護、嚴保護、大保護”為目標,逐步形成幾乎覆蓋智慧財產權保護全鏈條的生態體系。

“現在要做的是儘快落實平臺空間的各項政策。 ”

近兩年來,北京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使得海澱區在人口疏解調控上的任務也非常艱巨。 委員們提出,海澱區作為人才特區,必須勇於突破體制、制定更“特”的人才政策,體現體制機制和政策的創新。 “要科學有效制定人才政策,讓各種任務和政策不衝突不重疊。 ”陳嶺之委員說。 在科技創新人才上,劉金龍委員提出要重視發揮新僑等海外人才的作用,“根據國際智力回流理論,新僑不僅可以帶來高水準人力資本,以及創新能力強、技術含量和附加值高的產業,還可以提高國際影響力。 ”

海澱區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到場聽取委員們的意見建議,並進行了互動溝通。

據瞭解,區政協“中關村科學城與中關村大街發展建設研究”重點調研課題相關工作也正在穩步推進,北京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區建設成為區政協委員始終盯緊的話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