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俄羅斯艦艇工業有多糟糕?十二年造不好一艘常規潛艇

2017年11月7日, 俄羅斯方面發佈了“拉達”級潛艇的二號艇“喀琅施塔得”號(舷號:B-586)的最新照片。 這艘潛艇是在2005年7月28日鋪設龍骨的, 迄今為止已有足足12年的時間。

不要說一艘排水量2000多噸的常規潛艇, 就是萬噸級的戰略核潛艇也早就造完並服役了。

作為全球最強的兩個潛艇大國之一, 蘇聯無論是技術水準, 還是工業基礎, 實力都非常雄厚。 然而到了俄羅斯手中, 不少專案都出現大量的問題,

比如“拉達”級潛艇。 “拉達”級潛艇原本是20世紀90年代的技術, 但由於出現很大問題, 遭到俄羅斯海軍拒收。

“拉達”級潛艇是“基洛”級潛艇的改進版本, 屬於俄羅斯的第四代柴電潛艇, 要求擁有更好的靜音能力, 採用全新的作戰系統, 而且還配備有AIP系統。 首艇是B-585“聖彼德堡”號1997年鋪設龍骨,

2004年下水, 2010年4月交艇。 但是在2011年11月, 俄羅斯海軍宣佈, 由於試驗發現該艇的戰技術性能遠未達到標準, 所以拒絕讓該級艇投入現役。

鑒於“拉達”級潛艇的首艇是“聖彼德堡”號, 因此該級艇也被稱作“聖彼德堡”級。 首艇“聖彼德堡”號遭到俄羅斯海軍拒絕之後,

被迫改為用作試驗艇。 而後續艇的建造工作, 則予以凍結。

直到2012年7月27日, “拉達”級後續艇的建造才予以恢復。 在開工之前, 進行了大量的重新設計工作。 這樣做的代價是極其昂貴的, 造成大量資金的浪費先不說, 就是這種耽擱,

足以讓俄羅斯失去整整一代常規潛艇的發展時間。

圖為正在船塢中建造的首艇“聖彼德堡”號, 這艘潛艇發生的問題最終引發同級潛艇建造被迫凍結。 “喀琅施塔得”號的建造工作是在2013年7月9日恢復的, 如果項目進展順利, 這艘潛艇也應該服役了。 但從最新發佈的照片來看, 該艇至少得到明年年初才能下水。

除了二號艇“喀琅施塔得”號在建以外,三號艇“大盧基”號也在2015年3月19日重新鋪設龍骨,這兩艘潛艇都將配備給波羅的海艦隊使用。從技術要求和建造能力上講,核潛艇的複雜程度要遠遠高於常規潛艇,俄羅斯現在的潛艇實力仍不容小覷,卻在“拉達”級潛艇上栽了個大跟頭。

該艇至少得到明年年初才能下水。

除了二號艇“喀琅施塔得”號在建以外,三號艇“大盧基”號也在2015年3月19日重新鋪設龍骨,這兩艘潛艇都將配備給波羅的海艦隊使用。從技術要求和建造能力上講,核潛艇的複雜程度要遠遠高於常規潛艇,俄羅斯現在的潛艇實力仍不容小覷,卻在“拉達”級潛艇上栽了個大跟頭。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