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劉旭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論與實踐價值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 建設美麗中國, 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 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貢獻, 並強調:“必須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

”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 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之一。 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 是指引建設美麗中國的理論明燈。

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要正確處理好經濟發展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係, 牢固樹立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理念, 更加自覺地推動綠色發展、迴圈發展、低碳發展, 決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去換取一時的經濟增長。 ”這一論述將生態環境保護與改善置於保護與發展生產力的突出位置, 包含保護生態環境、改善生態環境、建設生態環境以及實現路徑和方式等內容,

既注重末端治理, 又強調源頭預防, 既不欠新賬, 又要多還舊賬。 這一論述科學地闡述了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係, 為生態環境的保護和改善提供了有力的理論支撐, 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生產力理論, 形成了極富中國特色的生態環境生產力理論。 如今, 生態環境生產力理論得到了越來越多的實踐驗證、理論認可、民意認同。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辯證論是生態環境生產力理論生動、樸實和富含哲理的印證:“綠水青山可以源源不斷地帶來金山銀山, 綠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銀山, 我們種的常青樹就是搖錢樹, 生態優勢變成經濟優勢。 ”“如果能夠把這些生態環境優勢轉化為生態農業、生態工業、生態旅遊等生態經濟的優勢,

那麼綠水青山也就變成了金山銀山。 ”當然, 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之間也有矛盾, 綠水青山是真正的金不換, “綠水青山可帶來金山銀山, 但金山銀山卻買不到綠水青山”。 因此, 當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之間有不可調和的矛盾時, 我們甯要綠水青山, 不要金山銀山。 要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 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 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 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建設美麗中國。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 一頭是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 另一頭牽著財富生產;一頭連著生態環境,

另一頭是人類活動的產物。 從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出發, 將生態環境內化為生產力的內生變數與價值目標, 蘊含著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 謀求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生態理念和價值訴求, 揭示了生態環境與生產力之間的辯證統一關係, 突破了把保護生態與發展生產力對立起來的僵化思維, 內含了保護、改善與建設生態環境和保護與發展生產力的有機統一, 鮮活地概括了有中國氣派、中國風格和中國話語特色的綠色發展內涵, 是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光輝典範。

遵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 建設美麗中國, 當前的著重點是要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幾個方面發力, 這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論的實踐價值:

第一, 推進綠色發展。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加快建立綠色生產和消費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導向, 建立健全綠色低碳迴圈發展的經濟體系。 ”建立健全綠色低碳迴圈發展的經濟體系, 要堅持產業生態化, 生態產業化的發展方向, 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突破口, 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優化產業和產品結構, 推進產業生態化改造, 開闢生態產業的新路徑, 將綠色生態科技成果轉化作為生態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 在節能環保產業、清潔能源產業、生態環境、社會管理等方面廣泛實施生態科技項目, 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要以融合發展方式, 發展生產、生活、生態有機融合的業態。 突出綠色金融在推動綠色發展中的血液作用, 以資本為紐帶、以資產化為方法、以資本化為杠杆,推進綠色低碳迴圈發展的經濟體系建設,實現綠色發展。

第二,解決突出環境問題。今天,中國的環境承載能力已經不容樂觀,在很多領域環境問題和矛盾突出,必須構建以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環境治理體系,以解決損害群眾健康突出環境問題為重點,堅持全民共治,源頭防治,綜合防治,持續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加快水污染防治特別是重點流域和區域性水污染防治,強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復,擴大環境容量和優化人民群眾的生態生存空間,建設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中國。

第三,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生態修復是生態系統的“康復所”,以生態良知與生態正義為導向,堅持保護優先和自然恢復為主,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優化生態安全屏障體系,構建生態廊道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網路,提升生態系統的品質和穩定性,努力構建健康安全友好的自然生態格局。通過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綜合治理,著力於天然林保護、城市綠化建設、新農村村寨綠化、退耕還林還草、生態屏障保護等重大領域,健全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養生息制度,建立市場化、多元化生態補償機制,在生態保護中培育生態產業,靠山養山,靠水養水,發展生態經濟,實現民富地美。

第四,改革生態環境監管體制。生態環境監管是生態文明建設的“保護神”,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法制化的監管軌道,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保障。通過設立國有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和自然生態監管機構,完善生態環境管理制度,無疑可以提高監管機構的獨立性和強化監管的力度,強化黨和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的主體意識,加強對生態文明建設的總體設計和組織領導。監管機構必須通過法律制度的建立健全,形成嚴格的生態文明監管方式。

(作者:劉旭友,作者單位:中共貴州省委黨校發展研究院)

以資本為紐帶、以資產化為方法、以資本化為杠杆,推進綠色低碳迴圈發展的經濟體系建設,實現綠色發展。

第二,解決突出環境問題。今天,中國的環境承載能力已經不容樂觀,在很多領域環境問題和矛盾突出,必須構建以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環境治理體系,以解決損害群眾健康突出環境問題為重點,堅持全民共治,源頭防治,綜合防治,持續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加快水污染防治特別是重點流域和區域性水污染防治,強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復,擴大環境容量和優化人民群眾的生態生存空間,建設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中國。

第三,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生態修復是生態系統的“康復所”,以生態良知與生態正義為導向,堅持保護優先和自然恢復為主,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優化生態安全屏障體系,構建生態廊道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網路,提升生態系統的品質和穩定性,努力構建健康安全友好的自然生態格局。通過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綜合治理,著力於天然林保護、城市綠化建設、新農村村寨綠化、退耕還林還草、生態屏障保護等重大領域,健全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養生息制度,建立市場化、多元化生態補償機制,在生態保護中培育生態產業,靠山養山,靠水養水,發展生態經濟,實現民富地美。

第四,改革生態環境監管體制。生態環境監管是生態文明建設的“保護神”,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法制化的監管軌道,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保障。通過設立國有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和自然生態監管機構,完善生態環境管理制度,無疑可以提高監管機構的獨立性和強化監管的力度,強化黨和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的主體意識,加強對生態文明建設的總體設計和組織領導。監管機構必須通過法律制度的建立健全,形成嚴格的生態文明監管方式。

(作者:劉旭友,作者單位:中共貴州省委黨校發展研究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