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富人越來越富,差距越來越大,馬太效應下奮鬥如何改善生活?

一句話導讀:本文以湖南省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長資料為例, 分析財富增長中的馬太效應, 實現社會公平和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還需努力, 最後從居民個體和地區整體的角度提出發展意見。

馬太效應:指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現象, 任何個體、群體或地區, 在某一方面獲得成功和進步, 就會產生一種積累優勢, 就會有更多的機會取得更大的成功和進步。

2016年, 湖南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1115元。 分區域來看, 長株潭城市群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3236元, 湘南地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9698, 洞庭湖生態經濟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9225, 大湘西地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4198, 長株潭城市群具有明顯優勢。

2016年長株潭城市群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湘南地區高13538元, 比洞庭湖生態經濟區高14011元, 比大湘西地高19038元, 這個差值在2014年是11744元、12226元和16604元, 分別擴大1794元、1785元和2434元,

越是低收入地區差值擴大的幅度越大。

2014-2016年湖南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從長株潭城市群內部來看, 2016年長沙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7792, 在長株潭城市群中具有明顯優勢, 比株洲湘潭分別高9030元和12488元, 而在2014年這個幅度只有7856元和10684元, 差值擴大了1174元和1804元, 同樣也是收入越低的城市, 差距絕對值拉開越大。

2014-2016年長株潭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如果這種對比放到全國的背景下, 東部、中部、西部的差距一樣也會呈現這種特徵。 高收入城市居民的收入越來越高, 與低收入城市居民收入的差值越來越大, 社會公平和共同富裕將更難實現, 低收入地區居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更難實現。 這種現象形成了一種路徑依賴, 如何打破馬太效應, 實現社會公平,

只有跨越式發展這一道路, 最大優勢發揮自身資源稟賦, 實現財富增長。

一是居民個人人往高處走, 從低收入地區轉移至高收入地區就業, 實現收入的跨越式發展;二是低收入地區應該緊緊圍繞產業升級和科技進步, 調整經濟結構, 抓住機會跨越式發展。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