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護士資格考試外科護理資料:腦出血外科護理

1.一般護理:

保持病室安靜, 臥床休息, 減少探視, 安排患者住搶救室或單間, 減少探視避免外界因素刺激。 保持空氣新鮮, 室溫在18-22℃, 相對濕度50%-60%.患者絕對臥床4周以上, 頭部抬高15-30°, 減少不必要的搬動。 護士協助患者滿足其各種生活需要。 同時做好心理護理。

2.嚴密觀察病情變化:

①監測體溫、脈搏、血壓、呼吸等生命體征, 注意瞳孔和意識變化, 判斷患者有無再出血, 及時發現腦疝的前驅症狀, 隨時做好搶救準備工作。

②體溫24h內上升至39℃, 持續不退並伴有意識障礙, 顱內壓升高為中樞性發熱, 做好降溫護理。

③建立靜脈通道,

確保藥物有效、及時、合理應用。

3.加強基礎護理

①保持床單平整、清潔、乾燥。

②保持口腔清潔, 防止口腔炎發生。

③保持皮膚護理, 尤應注意眼角膜、外陰及臀部清潔, 每2小時翻身叩背1次, 按摩骨突及受壓處, 預防壓瘡。

④保持大便通暢, 便秘者給予開塞露通便, 以防排便用力, 加重腦出血。

⑤意識不清、躁動及合併精神症狀者加護欄、適當約束, 防止跌傷, 必要時給予少量鎮靜劑。

4.急性期臥床與康復訓練:

急性期應絕對臥床休息4-6周, 不宜長途運送及過多搬動, 翻身應保護頭部, 動作輕柔, 以免加重出血, 抬高床頭15-30°, 促進腦部血液回流, 減輕腦水腫。 生命體征平穩後開始被動運動訓練, 從床上到床邊到下床活動, 循序漸進, 時間由5-10min開始, 逐漸至每次30-40min, 如無不適可2-3次/d,

失語者進行語言康復訓練。

5.飲食護理:

對不能進食者, 做好鼻飼護理, 給予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低脂肪的流食。 對意識清醒能進食者, 選擇患者容易吞咽的易消化食物。 餵食時, 食物宜從健側入口, 不宜過冷過熱, 速度不宜過快, 以免引起嘔吐和嗆咳。

6.加強肢體功能訓練及語言訓練:

在恢復期, 護士應幫助患者肢體按摩並置於功能位置。 各關節部位需要墊棉墊防止關節僵直, 以防關節變形及肌肉萎縮。 對於不能下床的患者, 要協助行走鍛煉, 以加強肢體功能的恢復。 對於失語的患者, 要進行必要的語言訓練。 同時恢復期的患者要進行心理護理, 安慰和鼓勵患者樹立信心, 避免情緒激動, 保持樂觀的心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