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咳嗽痰多分三種 中醫化痰有三法

近來, 不少人被咳嗽痰多困擾著。 中醫將其分為三種情況:第一種是感冒後的咳嗽痰多, 這是上呼吸道的感染;第二種是慢性氣管炎造成的痰多;第三種是黃痰。

兒童和年輕人的咳嗽大多為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經治療後, 鼻塞、流涕、發熱、咽痛等症狀已經好轉, 但仍然咽喉壁紅, 有癢感, 一癢就咳, 無痰或少痰, 這是最常見的咳嗽。 枇杷葉是治療受涼感冒後咳嗽的主要藥物, 也是咽癢痰少或無痰咳嗽的常用藥。 如果長期咳嗽無痰, 可用川貝粉。 3克川貝粉, 再用一整只的生梨, 將梨皮、梨核去掉, 一起放在碗裡,

隔水蒸熟, 梨肉、藥粉、湯一起食用, 止咳效果較好。 注意此方對患病時間較長的咳嗽效果好, 另外若患者咳嗽伴有痰則不能食用。

不同顏色的痰暗示著體內不同的病證。 感冒後一周左右出現喉嚨癢的症狀, 可能伴有咳嗽, 往往沒有痰。 白痰一般是細菌感染, 主要是單純的炎症, 有時還可能是由於支氣管處於水腫狀態分泌增加所造成的。 黃痰是細菌感染, 用抗生素治療效果很好。 泡沫痰是細支氣管炎和肺泡異常分泌所引起的, 主要還是慢性炎症, 一般不是細菌感染引起的, 用抗生素治療沒有效果。 此外, 經常抽煙的人會吐出灰色痰。

中醫化痰有三法:一是祛痰;二是化痰;三是蠲(其意為卷去、化去)飲。

祛痰針對的是部位較淺的上呼吸道感染,

中藥主要有炙麻黃、炙紫菀、炙款冬、白毛夏枯草、炙枇杷葉、合歡皮等, 均有祛痰止咳之功效, 使痰液容易咳出。

化痰針對的是慢性支氣管炎經常咳嗽痰多的患者, 常用中藥半夏、杏仁等化痰, 具有抑制痰液分泌的作用。 但僅僅化痰是不夠的, 常與其他中藥一起使用。

蠲飲針對的是泡沫痰, 主要中藥有白芥子、葶藶子、桂枝, 這些藥物的作用是促使稀薄的液體狀痰重吸收, 使泡沫減少。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