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長安CS55開啟一鍵搶車模式!

山東某4s店內

一個彪型大漢頗為著急, 操著一口正宗、標準的“山普”:

“你們這是腫麼個(方言音譯)情況?一個月還是提不到車的?!”說話間還不停的用手裡的手包砸著檯面, 以示焦急。

其實這樣的場面已經不新鮮了, 甚至在北京也出現過雷同的情景。

北京某4s店

小俠進行走訪時, 發現一個銷售小哥手裡的電話不停的響了又掛, 掛了又響。 看著小哥一臉為難, 我善解人意的:

“沒事, 你先聽電話吧!”

“嗨, 不是我不想聽, 是實在不知道怎麼回答客戶!”

竟然還有你這張“利嘴”回答不了的問題, 我心裡在竊笑著。

“不過客戶的電話怎麼說都還是要聽的。 沒事, 我等會, 你先聽電話。 ”

小夥子戰戰兢兢的接通電話, 只聽見對方劈頭蓋臉的:

"你怎麼老不接我電話呢?不說好了月底提車嗎?車呢?"

小夥子一臉無辜的:

“先生, 真不好意思, 自動擋現在實在是提不到現貨。 要有車我能不給您嗎?”

“甭說了!我告訴你我再等10天, 必須自動擋。 ”

“看見了吧, 現在CS55就是這麼一個狀況, 尤其是自動擋, 哪都沒現車, 店裡堆了幾十個單子了。 不過好在廠家有一個CS55隨心購政策, 就是說從現在開始, 凡是訂購長安CS55全系車型超過90天(以購車合同簽訂之日起計算)不能交付客戶的,

超出天數按照100元/天補貼客戶, 費用由服務中心以現金形式在車輛交付時直接兌現給客戶。

雖然還是不一定能滿足大家提現車的意願, 但至少對客戶的心裡上是一種安慰吧。

從來都是聽說商家玩命行銷, 還真少見買主“哄搶”的。 這種欲買無貨的感覺當真不爽。

小俠就嘗試過, 某水果品牌新晉出了一款運動手錶, 就是想要那款頂尖H版的, 結果去了很多店都沒貨, 要登記, 待有貨後才能按順序發貨!我的這顆心啊, 從沒覺得如此失落!原諒我的沒出息, 平生就好這口, 就像很多車主一樣, 一副非CS55不要的架勢:欲與商家磕到底!

無論商家如何吹捧, 能讓消費者買單的原因永遠只有一個:產品本身品質和來自各自心目中的性價比。

對於這款車的主要性能與吸睛實力, 小俠在CS55上市第一時間就與大家一起分享過了。 首先它有著炫酷的外形, 又因像極了那只小野獸, 所以頗得年輕一族的追捧。

其次,超強實用的科技含量。與科大訊飛合作的車載智聯語音系統,將語音的辨識度做到了近乎完美。一聲“小安,你好!”瞬間開啟你的CS55智慧之旅。

再次,高逼格的安全性能。66%+的高強度鋼來,6個雷達點,外加360度全景倒車影像。還有那個小俠曾經一再叫好的SOS鍵和後備箱中的逃生功能。無一不是看得見,摸得著,極實用的功能,沒有任何花哨的噱頭。

在核心動力方面,CS55採用了跟CS75同款的1.5T引擎,但功率略有降低,且缸內沒有採用直噴技術,這也許對廣大車友來講,是稍稍的遺憾。156ps的最大馬力,225Nm的峰值扭矩要比2.0L自吸引擎強一點。變速箱上,採用的是6檔手自一體,操控性絕對沒問題。

好處自然是多多,但光是這些就能夠讓大家趨之若鶩嗎?當然這其中還包括了時機問題。正所謂有對比才有鑒別,跟CS55同級、同期可以相比較的最主要的車就是廣汽傳祺GS4。

這世上從沒有無緣無故的愛恨,大家如此追捧CS55除了強有力的內在實力外,還有一定的外在因素,就是timing,我們也可以說是“天時”。

可以說在CS55前,廣汽傳祺GS4的銷量一直穩居銷量前沿。但遺憾的是,此時廣汽傳祺GS4出現了“斷裂門”事件,讓大家開始紛紛質疑其產品品質。在此小俠並不想黑廣汽傳祺,只是有問題就必須要面對。而此時恰逢長安CS55橫空出世,不能不讓人感歎“時也!命也!”

當然時機問題只是一個客觀因素,畢竟長安在計畫CS55上市時是完全估計不到這個因素的,否則就真的是姜太公再生了。想佔領市場還是要靠真本事。

其實從兩款車的外形和設計風格上看,其實各有千秋,但有一個共性:追求時尚、動感,因為目標客戶都是85後。

甚至在客艙內部空間包括內飾方面也難分伯仲,而兩車的軸距竟也出現了驚人的一致2650mm。可大家仔細對比一下就發現問題所在了。

拿11.39萬自動炫動型的長安CS55與11.58萬的傳祺GS4 200T G-DCT兩驅舒適版為例對比,配置上竟多出20余項。

此外,在動力總成方面長安CS55搭載的是自主研發的1.5T渦輪增壓發動機(沒有直噴技術)最大功率115kw,最大扭矩225n.m。在變速箱方面,為自動擋匹配了來自愛信的6速手自一體變速器,在駕駛感方面有所提升。

而廣汽傳祺GS4搭載的是1.5T發動機,最大功率為112kw,最大扭矩為235n.m。在變速箱方面則匹配的是雙離合變速器,及三種駕駛模式功能選擇。

大家似乎又是看的相當糾結,不過我想強調的其實還是大家最關係的重點問題:價格!價格!價格!我們來對比一下官方給出的指導價格:

長安CSS55 8.39萬--13.29萬

廣汽傳祺GS4 9.98萬--16.18萬

當然這只是一個價格區間,還要看大家自己的配置選擇,但大概可窺一斑。

作為長安3.0時代的首款SUV,CS55可以說打出了“驚豔一槍”。無論從外觀到動力再到科技感,CS55都頗受85-90後一代的青睞。

夠炫!夠酷!夠黑!別急,當然是黑科技的黑!名副其實的智色雙旋。

並且它的誕生對於整個CS家族來講有著重要的里程碑意義,因為至此CS家族已經囊括了15、35、55、75、95系列,矩陣模式已經形成,而其帶來的合力更是不容小視,將為整個長安集團未來發展的奠定一個非常重要的基礎。

正是因為它夠好,夠重要,夠實用,所以才會出現了開頭出現的那一幕。長安CS55上市已有4月有餘,不但沒有按照大家的既定思維模式:越來越便宜,反而越來越缺貨。這個世上沒有一個買主是傻子,特別是對於車這樣的“大件”商品而言,所以銷量即一切!

在目睹了大家“搶車”的一幕幕情景後,小俠心中其實倍感欣慰,因為大家開始慢慢看到了中國自主品牌的實力,並開始相信自主品牌、支持自主品牌。當然這一切取決於我們的各大車企的實力。

其次,超強實用的科技含量。與科大訊飛合作的車載智聯語音系統,將語音的辨識度做到了近乎完美。一聲“小安,你好!”瞬間開啟你的CS55智慧之旅。

再次,高逼格的安全性能。66%+的高強度鋼來,6個雷達點,外加360度全景倒車影像。還有那個小俠曾經一再叫好的SOS鍵和後備箱中的逃生功能。無一不是看得見,摸得著,極實用的功能,沒有任何花哨的噱頭。

在核心動力方面,CS55採用了跟CS75同款的1.5T引擎,但功率略有降低,且缸內沒有採用直噴技術,這也許對廣大車友來講,是稍稍的遺憾。156ps的最大馬力,225Nm的峰值扭矩要比2.0L自吸引擎強一點。變速箱上,採用的是6檔手自一體,操控性絕對沒問題。

好處自然是多多,但光是這些就能夠讓大家趨之若鶩嗎?當然這其中還包括了時機問題。正所謂有對比才有鑒別,跟CS55同級、同期可以相比較的最主要的車就是廣汽傳祺GS4。

這世上從沒有無緣無故的愛恨,大家如此追捧CS55除了強有力的內在實力外,還有一定的外在因素,就是timing,我們也可以說是“天時”。

可以說在CS55前,廣汽傳祺GS4的銷量一直穩居銷量前沿。但遺憾的是,此時廣汽傳祺GS4出現了“斷裂門”事件,讓大家開始紛紛質疑其產品品質。在此小俠並不想黑廣汽傳祺,只是有問題就必須要面對。而此時恰逢長安CS55橫空出世,不能不讓人感歎“時也!命也!”

當然時機問題只是一個客觀因素,畢竟長安在計畫CS55上市時是完全估計不到這個因素的,否則就真的是姜太公再生了。想佔領市場還是要靠真本事。

其實從兩款車的外形和設計風格上看,其實各有千秋,但有一個共性:追求時尚、動感,因為目標客戶都是85後。

甚至在客艙內部空間包括內飾方面也難分伯仲,而兩車的軸距竟也出現了驚人的一致2650mm。可大家仔細對比一下就發現問題所在了。

拿11.39萬自動炫動型的長安CS55與11.58萬的傳祺GS4 200T G-DCT兩驅舒適版為例對比,配置上竟多出20余項。

此外,在動力總成方面長安CS55搭載的是自主研發的1.5T渦輪增壓發動機(沒有直噴技術)最大功率115kw,最大扭矩225n.m。在變速箱方面,為自動擋匹配了來自愛信的6速手自一體變速器,在駕駛感方面有所提升。

而廣汽傳祺GS4搭載的是1.5T發動機,最大功率為112kw,最大扭矩為235n.m。在變速箱方面則匹配的是雙離合變速器,及三種駕駛模式功能選擇。

大家似乎又是看的相當糾結,不過我想強調的其實還是大家最關係的重點問題:價格!價格!價格!我們來對比一下官方給出的指導價格:

長安CSS55 8.39萬--13.29萬

廣汽傳祺GS4 9.98萬--16.18萬

當然這只是一個價格區間,還要看大家自己的配置選擇,但大概可窺一斑。

作為長安3.0時代的首款SUV,CS55可以說打出了“驚豔一槍”。無論從外觀到動力再到科技感,CS55都頗受85-90後一代的青睞。

夠炫!夠酷!夠黑!別急,當然是黑科技的黑!名副其實的智色雙旋。

並且它的誕生對於整個CS家族來講有著重要的里程碑意義,因為至此CS家族已經囊括了15、35、55、75、95系列,矩陣模式已經形成,而其帶來的合力更是不容小視,將為整個長安集團未來發展的奠定一個非常重要的基礎。

正是因為它夠好,夠重要,夠實用,所以才會出現了開頭出現的那一幕。長安CS55上市已有4月有餘,不但沒有按照大家的既定思維模式:越來越便宜,反而越來越缺貨。這個世上沒有一個買主是傻子,特別是對於車這樣的“大件”商品而言,所以銷量即一切!

在目睹了大家“搶車”的一幕幕情景後,小俠心中其實倍感欣慰,因為大家開始慢慢看到了中國自主品牌的實力,並開始相信自主品牌、支持自主品牌。當然這一切取決於我們的各大車企的實力。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