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好人365」“慈善大使”王勇 轉業軍人致富不忘回報社會 行善十餘年捐資近千萬

朋友慷慨解囊 幫他順利創業並渡過艱難時期

1976年, 王勇出生在河南省太康縣朱口鎮。 17歲時, 由於家境貧寒, 王勇只得外出打工以維持生計。 後來, 他被廣州軍區某部特招入伍。 2000年轉業後, 他被安置在廣東省東莞市樟木頭鎮一家事業單位工作。 一年後, 王勇的母親因病去世, 家裡欠了十多萬元債務。 王勇經過一番考慮, 決定下海創業。

在朋友的幫助下, 王勇承包了一個工程, 賺了十幾萬元。 隨後, 他創辦了廣東省東莞市益生膳食管理服務有限公司。

他的公司當時負責一家工廠的餐飲供應, 這個工廠有4000名職工。

工廠與他協定, 每兩個月結一次賬, 因此前期的成本費用必須先由公司墊付。 然而, 由於工廠人員眾多, 王勇的公司每天至少需要墊付4000多元, 不到1個月, 公司的資金鏈就斷了。

那時, 王勇的幾個朋友得知情況後, 紛紛伸出援助之手, 借錢借物, 幫他渡過難關。 對於別人的幫助, 王勇銘記在心, 並暗下決心將來一定要加倍回報。

多方主動搜尋救助物件 用實際行動為家鄉做貢獻

2014年初, 王勇把公司遷回了太康縣。 聽說朱口鎮敬老院孤寡老人的生活條件較差, 他買來太陽能、冰箱、冰櫃等捐給了敬老院, 並從此把敬老院的50名孤寡老人視作自己的親人, 幾乎每個月都過去送米、面、油、肉和一些日用品。 2016年4月初, 他又花4萬餘元, 給所有老人更換了床鋪。

“王勇啥都替我們想著, 給我們買衣服、油鹽醬醋, 就連我們過生日, 他都在心裡記著。 ”一提起王勇, 太康縣朱口鎮敬老院的老人們個個都豎起了大拇指。

“沒啥好誇讚的, 我只是做了一點點小事而已, 每個人都會老, 愛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樸實的王勇如是說, “只要老人們生活好, 花再多的錢我也高興。 ”

王勇有讀書看報的習慣, 主要是為了搜集救助對象, 只要有人需要幫助, 他都會力所能及伸出援手。 太康縣馬頭鎮小宗村無腿女孩嬌嬌就是他在閱讀《大河報》時找到的幫扶對象。 “當時, 我是哭著讀完這篇報導的。 ”王勇回憶說, 得知嬌嬌因殘疾而上學難, 他為嬌嬌設了一個專用帳戶, 承擔其今後的生活費。

“王勇叔叔每月都過來看我, 給我買新衣服, 送學習用具。 ”問及王勇, 12歲的嬌嬌滿臉感激。

平時, 王勇還通過深入鄉村與村民交談、聯繫民政部門等方式搜集救助物件。 太康縣朱口鎮官路沿村60多歲的朱廣靈, 其老伴常年有病, 唯一的兒子幾年前在新疆打工時意外身亡, 留下一對孫子孫女, 一家人生活極其困難。 王勇得知後, 每月都帶著米麵油和錢物去看望朱廣靈一家。

在王勇隨身攜帶的手提包裡, 有一個筆記本, 上面記滿了太康縣各中小學負責人的電話號碼。 只要瞭解到這些學校缺少教學設施, 王勇就會立即出資幫學校添置各種設備。

幾年來, 王勇已累計出資100多萬元, 用於改善太康縣敬老院孤寡老人的生活條件、捐資助學、扶危濟困等。

他經常幫扶的敬老院有10多個, 救助的像嬌嬌那樣的貧困學生全國有50多名, 而像朱廣靈、朱廣濤這樣的貧困家庭, 僅在太康縣就有20多家。

情系天下 他在愛心公益的路上越走越遠

如今, 王勇的公司已與富士康、三星等二百多家公司合作, 生意蒸蒸日上。 同時, 他在愛心公益的路上也越走越遠。

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時, 王勇攜帶自願者到汶川服務近一個月, 自己捐款近10萬元。

2013年四川雅安地震, 他捐2萬條毛巾被並親自到災區慰問。

2013年10月, 他去廣東河源紫金小學、藍坑小學捐資助學, 還多次去敬老院看望慰問老人, 資助東莞市多名貧困學生和貧困家庭。

2014年3月東莞市發生一起誤食毒蘑菇中毒事件, 他動員公司員工並號召社會人士為其捐款近50萬。

據不完全統計, 王勇僅在廣東捐款就有200多萬元。

對待幫扶物件出手大方 對自己卻節儉甚至“摳門”

為困難群眾捐款時, 王勇往往是兜裡有多少就掏多少, 很是大方, 可對自己卻很“吝嗇”, 穿的衣服都很便宜, 出門在外常常是幾塊錢一碗的麵條就對付一頓, 把節省下來的錢投向公益。

他的一位朋友說:“王勇平時生活簡樸, 可是去學校和敬老院一捐款就是幾萬, 從來沒有吝嗇過, 政府給榮譽他不要, 媒體採訪他也不讓。 他這種勤儉節約、不圖名利、奉獻社會的精神感染著我們和許多愛心志願者。 ”

“我是共產黨員, 多做好事, 我快樂!”王勇自豪地說, 自己做好事不圖名, 不圖回報, 圖的就是傳遞愛心, 為更多老人和弱勢群體裡的人們排憂解難。

編輯點評

知恩圖報,是一種美好的品德。王勇不僅回報了別人曾經對他施予的恩惠,而且還以一顆廣博的心向社會、向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傳遞了更大的愛。贈人玫瑰,手有餘香,王勇樂在其中。(中國文明網)

為更多老人和弱勢群體裡的人們排憂解難。

編輯點評

知恩圖報,是一種美好的品德。王勇不僅回報了別人曾經對他施予的恩惠,而且還以一顆廣博的心向社會、向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傳遞了更大的愛。贈人玫瑰,手有餘香,王勇樂在其中。(中國文明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