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王牌”科技亮相農高會

——第24屆楊淩農高會高新技術館見聞

來自上海的自動化蔬菜工廠模型前人頭攢動。

□記者 原登榮 文/圖

光伏板讓農產品生產科學高效、農牧業廢棄物使鹽鹼地能長莊稼、蔬菜種植從田間地頭搬進溫室工廠……如今,

農業與科技結合度越來越高, 並努力通過一場科技革命完成提質增效。

在第24屆楊淩農高會高新技術館內, 一場農業科技盛宴正在上演, 從全國各地趕來的參展商帶來了當地的“王牌”農業科技。

光伏助力現代農業增效

種啥、賣啥是農業生產的基本模式, 可你聽說過種蘋果還要高空架設光伏發電板嗎?

本屆農高會上, 寧夏科大光伏農業研究院有限公司搬來了自主研發的智慧光伏園區, 用模型方式立體展現園區運營和操作模式。

據公司技術部技術員劉亮介紹, 園區由現代農業溫室、光伏追蹤系統等部分組成, 專案通過空間立體利用產生清潔電能,

既可以節約土地和人工, 還能帶來多重效益。

“蘋果樹上空架設的光伏追蹤系統, 可根據太陽移動方向上下左右移動, 全方位吸收太陽能, 提供植物所需的紅藍光促其生長。 ”劉亮介紹說, 光伏板發電可滿足溫室內蔬菜生長所需的溫度、通風等條件, 還可併入電網賣電, 可謂一舉兩得。 目前智慧光伏技術已在寧夏、遼寧等地推廣, 這項技術在光照同樣充分的關中、陝北地區也同樣適用。

農牧業廢棄物迴圈再利用

本屆農高會山西參展團有備而來, 他們變廢為寶, 把農業秸稈、家禽糞便等廢棄物迴圈利用, 走出了一條綠色農業發展之路。

走近山西省科學院帶來的農業廢棄物迴圈增值利用技術體系模型,

番茄、韭菜、辣椒等蔬菜生長旺盛、果實累累, 前來參觀的農民朋友把展區圍得水泄不通。

“我們先把農牧業廢棄物進行粉碎, 分別進行有氧漚肥和無氧發酵, 形成堆肥、沼液、沼渣和用於生產生活的沼氣, 堆肥和沼渣作為‘土壤’可供莊稼生長, 農戶可用沼氣做飯、發電。 ”該院副研究員李志強告訴記者, 莊稼收割後秸稈可以用來制肥, 這樣就形成了清潔循環系統。

據李志強介紹, 農作物在廢渣上種植, 在一些鹽鹼地區域可進行推廣, 能提高土地利用率。 他說, “網路系統可以保證作物生長可控, 生產出來的農產品綠色、無公害, 產量和售價也比較高, 可以滿足有需求的中高端客戶, 這項技術很好踐行了農業供給側改革。 ”

蔬菜工廠裡的“綠色製造”

工廠生產出的蔬菜品質怎樣?“當然是綠色、無公害的。 ”上海綠立方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蔬菜工廠事業部總經理劉佳給出了答案。

劉佳介紹, 蔬菜工廠從育苗到收穫全程都在溫室進行, “水培”生產, 環境密閉, 有效杜絕了病蟲害, 生產過程不使用農藥和保鮮劑, 適合規模化生產, 可以大幅節省人工成本。

“全自動化生產, 溫度、營養和光照全程可控, 紫青菜只需三周左右就能上餐桌。 ”劉佳說, 這種方式生產的蔬菜種植密度是大田的兩倍, 產量也高出不少, 平均每年能種十幾茬。 目前這項技術只適宜綠葉菜種植, 其他品種的種植還在研發中。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