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那些年職場號灌輸的毒雞湯,每一條我都想反駁

最近, 有關於中年人的焦慮話題不斷在社交網路裡發酵傳播, 媒體、自媒體連續跟進, 這演變成一場大型的中年焦慮狂歡。

36 氪發的《人到中年, 職場半坡》, 讓周扒皮在群裡發出了 “感覺我都有中年危機了” 的感歎。

這使得場妹這個年紀輕輕的小姑娘, 最近上班也都帶著一股淡淡的憂傷。

說中年人焦慮也就算了, 但場妹發現, 很多職場號常常會無中生有, 製造一場全民焦慮。

年輕人不加班沒希望, 公司對員工寬容要死掉, 30歲做不到管理層太失敗…那些年, 職場給我們灌輸了太多毒雞湯, 毒到每一條場妹都想反駁。

毒雞湯 NO.1 年輕人必須加班

10月17日, 「有書」發佈了一篇文章《那個從來不加班的年輕人後來過得怎麼樣?》, 這篇文章後來被各大公眾號轉載, 在場妹朋友圈裡廣泛流傳開來。

文章裡舉了一個非常不近人情的例子——

一個名校畢業, 工作、交際等各項能力都很優秀的男生, 只因為抗拒週末加班, 從老闆、同事都贊口不絕, 最後淪落到從不被委以重任, 也沒機會升職加薪的下場。

作者最後得出了這樣的結論, “那些年輕時只想好好生活的人, 過著過著, 生活就沒了。 ”

關於鼓吹年輕人加班, 灌輸只有加班才是努力上進的表現的文章, 早有先例。

今年 7 月份, Spenser 發了一篇文章《年輕人, 你憑什麼不加班》。

文章裡認為, 年輕人除了加班工作, 做其他任何事都是浪費。

逛街淘貨是時間不值錢, 看窮遊攻略買打折機票是沒面子, 甚至連跟朋友一起吃飯唱歌, 都成了一種低品質的社交。

為了更好的生活, 努力奮進當然沒錯。 但難道加班就是努力工作的證明嗎?加班就能獲得成功嗎?

被犧牲掉的生活, 以後再難挽回。

更何況, 如果加班僅僅是因為工作效率低下導致, 放任自己加班來彌補未完成的工作, 更是無法獲得能力的提升。

毒雞湯 NO.2 想來公司學習的思維要不得

10月10日, 咪蒙發文《“我是來你們公司學習的……”“你特麼交學費了嗎?”》, 標題一如既往的氣勢洶洶, 言辭犀利。

在咪蒙看來, 那些想來公司學習的人都是異想天開的學生思維, 這是深受職場老油條們鄙夷的。

公司固然不是免費的培訓機構,

但如果一個沒什麼經驗的職場新人, 在一家公司不能獲得學習機會, 僅僅是自己一個人吭哧吭哧做事情, 長期得不到能力的提升, 那他進公司圖什麼呢?

而如果員工抱著強烈的學習意願進入一家公司, 他勢必會在日後的工作中積極主動, 這難道不是一件好事嗎?

反倒是那些覺得自己什麼都很厲害, 不需要學習的人, 你教他工作方法也依然是固執己見, 這才是真正避之不及的。

毒雞湯 NO.3 對員工寬容的公司都死掉了

今年 8 月, 場妹看到不少公司老總在朋友圈轉發了一篇文章, 《那些對員工寬容的公司, 都死掉了》。

老闆們在朋友圈轉發, 員工們卻在社群裡偷偷反駁吐槽。

這篇文章裡用了大量咪蒙式的舉例,

我認識的一個老闆, 網上一篇文章講, 我有4個大學同學…從一個高薪養人, 福利待遇都特別好的公司, 最後卻倒閉了的故事, 引出了 “安逸和寬容是對員工最大的不負責” 的觀點。

場妹有些疑惑, 一個公司經營不下去最後倒閉, 不去怪罪老闆的戰略出問題, 怎麼反倒歸咎於對員工太過寬容了呢?

對員工寬容的公司, 就一定會死掉嗎?

擁有 3000 多名員工, 創造過 60 多億美元年營收的金士頓, 一直都強調 “尊敬、忠貞、公平、彈性與適應性、對員工投資、工作樂趣” 的企業文化。

在他們公司, 員工出勤不需要打卡, 沒有KPI考核, 每個人的工位上都掛著塊牌子:我在某年某月某日加入金士頓這個大家庭。

國內的電商巨頭京東更是如此。

網傳京東豪華宿舍

在京東, 只要工作滿 3 年以上, 每人都能分配到單獨一個房間。 京東有 70% 的員工來自農村, 為了讓農村員工子女也能享受到優質的教育, 劉強東更是投資數億元, 在寫字樓邊上引進了最好的學校資源。

劉強東曾說, 對員工好永遠不能變。 他並不想人為地逼著團隊掙錢, 而是覺得只要把用戶體驗做好了, 成本效率達到極致了, 盈利一定是個很自然的過程。

對員工寬容的金士頓和京東, 不僅沒有死掉, 反而活得越來越好。

毒雞湯 NO.4 30歲還沒做到管層的人生是失敗的

職場人士似乎總對管理崗有著病態的迷戀, 認為 30 歲還沒做到管理層, 似乎是一件很失敗的事情。

也有不少文章在探究, 《三十歲還沒做到管理層的人, 後來都怎麼樣了?》。

但我們要知道,不是所有人都適合當領導的。

有些人天生具備領導風範,從小就是團隊裡的指揮者;有些人卻有著極強的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喜歡在一件事情上深耕鑽研;還有些人對工作沒有很大的野心,追求的是舒適與安穩。

第一類人當然最好是能在初入職場的那幾年裡快速成長,把握最佳時機,在三十歲之前走到管理崗。

第二類人可以在崗位上精耕細作,將自己的這門技能打磨透徹,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

不是只有成為管理層才能證明自己的本事。我們不能要求每個人都成為領導,更沒有理由去嘲笑那些志不在管理的人。

毒雞湯 NO.5 職場媽媽欠孩子一句對不起

咪蒙在 8 月份發文《每一個職場媽媽,都欠孩子一句對不起》。

文章中舉了一個例子,她公司裡一位當媽媽的同事,因為要從深圳到北京工作,沒辦法陪在女兒身邊,於是倍感愧疚。

咪蒙覺得,保護孩子,讓他們免於危險,是為人父母最重要的職責。而職場媽媽,卻不能做到時刻陪伴在孩子身邊,這是有罪的。

但是哪位母親不希望多花點時間陪伴孩子,哪位母親不想給子女孩子最好的照顧?

日劇《營業部長·吉良奈津子》裡,就講述了度過了 3 年的妊娠期和護理假期,心系事業的女強人回歸工作,卻再也無法平衡家庭和工作的故事。丈夫不情不願,婆婆嫌棄,兒子享受不到媽媽的照顧…

職場媽媽們或是為了給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條件,或是為了完成自己的事業努力拼搏,在職場上本來就備受不平等的待遇的她們,反而卻因為不能陪伴子女被橫加指責。

一個女性,在社會上扮演著各種各樣的角色,媽媽只不過是其中一個。

況且,對於孩子來說,陪伴的品質的重要性並不低於陪伴的時間。

毒雞湯 NO.6 月薪3K和3W,只差了這個技能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職場號關於《月薪 3000 和月薪 30000 的人究竟差在哪兒?》的文章層出不窮。

月薪 3K 和月薪 3W 究竟有何差別?有些文章是強調文案能力,有些則是強調時間管理能力,還有些文章則是一股腦兒地把薪資差異歸結到了人際溝通的問題。

往往看到最後,你還會發現文章其實是在販賣他們的課程,比如文案寫作,時間管理術,PPT 製作,等等。

看了文章,一想到自己餘額只有兩位數的銀行卡,你可能一衝動,就買了這個課程。

但聽了這些課,彌補了文章中所說的能力缺失,你就能從月薪 3K 一下子躍升至月薪 3W 嗎?

每個人的薪資是由他的綜合素質構成的。月薪 3K 與 月薪 3W 之間,相差的絕對不是單一的能力。

同樣作為新媒體運營,如果同事的文案能力比你強,他的工資可能比你高一些。

但如果他不僅文案能力比你強,還辦得了活動,談得來商務,服務得了使用者,那你們的工資可能才會逐漸出現較大的差距。

————

那些年,你聽過的職場毒雞湯還有什麼?歡迎來跟場妹吐槽~

後來都怎麼樣了?》。

但我們要知道,不是所有人都適合當領導的。

有些人天生具備領導風範,從小就是團隊裡的指揮者;有些人卻有著極強的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喜歡在一件事情上深耕鑽研;還有些人對工作沒有很大的野心,追求的是舒適與安穩。

第一類人當然最好是能在初入職場的那幾年裡快速成長,把握最佳時機,在三十歲之前走到管理崗。

第二類人可以在崗位上精耕細作,將自己的這門技能打磨透徹,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

不是只有成為管理層才能證明自己的本事。我們不能要求每個人都成為領導,更沒有理由去嘲笑那些志不在管理的人。

毒雞湯 NO.5 職場媽媽欠孩子一句對不起

咪蒙在 8 月份發文《每一個職場媽媽,都欠孩子一句對不起》。

文章中舉了一個例子,她公司裡一位當媽媽的同事,因為要從深圳到北京工作,沒辦法陪在女兒身邊,於是倍感愧疚。

咪蒙覺得,保護孩子,讓他們免於危險,是為人父母最重要的職責。而職場媽媽,卻不能做到時刻陪伴在孩子身邊,這是有罪的。

但是哪位母親不希望多花點時間陪伴孩子,哪位母親不想給子女孩子最好的照顧?

日劇《營業部長·吉良奈津子》裡,就講述了度過了 3 年的妊娠期和護理假期,心系事業的女強人回歸工作,卻再也無法平衡家庭和工作的故事。丈夫不情不願,婆婆嫌棄,兒子享受不到媽媽的照顧…

職場媽媽們或是為了給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條件,或是為了完成自己的事業努力拼搏,在職場上本來就備受不平等的待遇的她們,反而卻因為不能陪伴子女被橫加指責。

一個女性,在社會上扮演著各種各樣的角色,媽媽只不過是其中一個。

況且,對於孩子來說,陪伴的品質的重要性並不低於陪伴的時間。

毒雞湯 NO.6 月薪3K和3W,只差了這個技能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職場號關於《月薪 3000 和月薪 30000 的人究竟差在哪兒?》的文章層出不窮。

月薪 3K 和月薪 3W 究竟有何差別?有些文章是強調文案能力,有些則是強調時間管理能力,還有些文章則是一股腦兒地把薪資差異歸結到了人際溝通的問題。

往往看到最後,你還會發現文章其實是在販賣他們的課程,比如文案寫作,時間管理術,PPT 製作,等等。

看了文章,一想到自己餘額只有兩位數的銀行卡,你可能一衝動,就買了這個課程。

但聽了這些課,彌補了文章中所說的能力缺失,你就能從月薪 3K 一下子躍升至月薪 3W 嗎?

每個人的薪資是由他的綜合素質構成的。月薪 3K 與 月薪 3W 之間,相差的絕對不是單一的能力。

同樣作為新媒體運營,如果同事的文案能力比你強,他的工資可能比你高一些。

但如果他不僅文案能力比你強,還辦得了活動,談得來商務,服務得了使用者,那你們的工資可能才會逐漸出現較大的差距。

————

那些年,你聽過的職場毒雞湯還有什麼?歡迎來跟場妹吐槽~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