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糧食“回娘家”,奇怪不奇怪?

“回流糧”的經濟分析華說

四季輪替。 春種、夏耘、秋收、冬藏, 是農業運作的節奏和規律。 刻下正是秋收時節, 應時應景地, 最新一期的《瞭望》新聞週刊發表了一篇報導,

聚焦了國內糧食市場的一個奇怪而有趣的現象:糧食主產區吃銷區的“回流糧”。

“回流糧”是怎麼回事?看如下的一段報導便不難明白:

“本刊記者在採訪中發現, 江西余幹縣作為全國產糧大縣、全國第一批商品糧基地, 當地卻出現大米加工企業, 每年從千里之外的銷區浙江省購回糧食加工成大米的現象。 這些糧食多是從當地或周邊產區販賣過去的儲備糧, 相當於經歷過兩次運輸成本的疊加。

……江西高安市糧食局副局長熊夠華說, 作為全國產糧大縣, 高安糧食商品率達到70%以上。 但這些糧食當季收上來時, 在本地市場消化不旺, 多先被販賣到周邊省份用於儲備糧補庫或加工消費, 其中一些儲備糧輪換之後又被產區大米加工企業拍下、運回,

加工成大米銷售。

江西金佳穀物股份有限公司是江西糧食加工行業的‘領頭羊’, 公司負責人何霞光表示, 近年來, 從廣東等沿海傳統糧食銷區拍來低價糧, 運回江西加工大米, 已成為難以抗拒的趨勢。 去年, 他們也買過一萬噸廣東低價出庫的地方儲備輪換糧。 ”

使用新穀收不抵支——“當前新上市普通早秈稻因儲備糧需要, 市場收購價已經達到國家糧食保護價, 為每噸2600元, 最終加工成大米後綜合價值卻只有約每噸2512元。 ”

外地陳谷比本地陳穀更低——“江西高安市瑞前米業有限公司財務人員給記者算了一筆賬, 江西省內上半年拍賣的一批2016年托市晚稻價格為每噸2850元,

加上60元運輸成本, 38元卸車出庫費, 140元電費、人工費和包裝費等, 加工成大米後綜合成本達到3088元。 而按照76%出米率和每斤2.25元的大米市場價格計算, 每噸稻穀加工後得到大米價值2250元, 碎米價值360元, 皮糠價值170元, 穀殼價值110元, 綜合價值僅為2890元。 ”“從近兩年的情況看, 同一年的輪儲稻穀, 從浙江拉回來的要比在本地拍賣出的儲備糧還便宜120元左右每噸。 ”

為什麼新收上來的好糧賣到外地去了?從表像上說, 是因為外地糧食主銷區的糧食收購價格高, 一分價格一分貨, 優價當然要優質。 內在的根本原因, 則是需求定律, 加上同樣的運輸費用之後, 優質糧食的相對價格下降得更快。

至此, 糧食“回娘家”的經濟邏輯清楚不過:因為外地糧食主銷區的收購價格高,

主產區收上來的高品質新穀賣到外地的糧庫, 經過儲存, 變成陳穀後需要輪換出庫拍賣。 陳穀的市價低, 而本地的陳穀品質低, 外地的陳谷品質高, 使用外地陳谷的綜合成本更低, 於是乎若干年不遠千里賣到外地的糧食, 在若干年後又千里迢迢地回到了娘家, 經過加工之後推向市場。

在市場上怎麼賣呢?報導中提到:“江西一家大米加工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 去年市場行情不好, 大米價格低。 為控制成本, 他的1.2萬噸大米中就摻了約30%的低價進口大米。 這位大米加工企業負責人表示, 產區稻穀拉到銷區, 然後其中一些稻穀和國外大米再返回產區加工成大米, 與產區本地糧加工成的大米進行競爭, 成本上反而更有優勢。

”說得很明白了。

然則這一切的“怪現狀”, 其根源在何處?其實很簡單, 那就是以糧食收儲制度為代表的近乎無處不在的糧食補貼政策。 這一點, 若干年前時任財政部長的樓繼偉有很清楚的闡述:“各級財政大量補貼, 是一種從種子到餐桌的全程補貼。 補貼干預了資源配置。 比如說, 東北應該是漫山遍野大豆高粱, 但是補貼後的玉米成本是6毛錢, 國家再按八九毛錢收購, 相當於再補貼, 所以農民都改種玉米。 但玉米市場價格人為抬高, 玉米加工企業大量虧損, 又在爭取國家補貼, 於是補貼變成指導資源配置。 ”

是的, 國內糧食行業的一切所謂怪現象, 其實一點也不怪。 從種子到餐桌的全程補貼, 政府的有形之手干預了從生產到流通的每一個環節, 市價引導資源使用的“無形之手”因而被廢除,結果便是各類“看不懂”的怪現象。主產區糧食“回娘家”,只是小小的一例罷了。

2017/11/8

市價引導資源使用的“無形之手”因而被廢除,結果便是各類“看不懂”的怪現象。主產區糧食“回娘家”,只是小小的一例罷了。

2017/11/8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