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煙臺農村文明祭掃成風尚:難覓鞭炮紙錢

膠東線上4月4日訊(記者 周爽)4日, 是清明假期最後一天, 在煙臺蓬萊大柳行鎮門樓村, 不少人趕在清明假期結束前上山掃墓祭祖。 讓人欣慰的是, 過去鞭炮震天、燒紙錢掃墓祭祖的現象, 近年來已經很少見, 更多的是人們拿著小花圈和紙絹花上山祭祖, 文明祭掃蔚然成風。

為了保障清明期間群眾祭掃安全順利, 大柳行公安分局的民警每天早晨4:00集合, 上午4:30準時出發, 一直到晚上6:30。 像元宵節、清明節這些需要上墳祭祀的日子, 早出晚歸全員上崗執勤巡邏, 已成為民警的工作常態。 大柳行公安分局民警王群告訴記者,

從清明假期第一天, 他們就開始加強巡邏力量, 所有的警力全部出動, 在重點區域像門樓村、土屋村等墓地加強巡邏。 “為了護林防火工作更好開展, 大柳行鎮這麼多的村落, 從政府的領導到鄉鎮的村委書記都會加入到巡邏管理中。 ”

按照傳統習俗, 人們往往選擇通過放鞭炮、燒紙錢等舊習俗表達懷念之情。 “從10年前開始政府就開始強調文明祭掃, 大約5年以前放鞭炮就很少見了。 現在老百姓安全防火意識提高很快, 現在上山祭祖基本都是拿小花圈和紙絹花, 哪怕有個別拿香的村民, 也不會點, 只會放在墳頭以慰相思。 ”文明祭掃深入人心, 讓像王群這樣駐守一線的民警感觸頗深, “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執勤時壓力減少了,

近幾年點火祭祀引起的環境污染基本消失。 ”

大柳行鎮門樓村的村民朱先生說, “以前祭祖掃墓要燒紙, 上香, 不環保不說, 對於很多年輕人來說, 簡單的祭祖也成了一種負擔。 現在提倡文明祭掃, 買上小花圈, 簡簡單單的上山祭祖, 既緩解對去世的親人的相思, 又少了很多安全隱患。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