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牛皮癬”廣告盯上共用單車,損人利己待監管

創業最不易的是, 在面臨市場強烈的競爭的同時, 還得遭遇市場黑手的背後操縱。 城市小廣告一直是城市治理的大難題, 如今它們盯上了新互聯網城市的共用單車。 共用單車相比滴滴而言是更低的收益比, 更高的代價, 最難的是, 這些共用產品的管理和維護。

2016年以來, 共用單車逐步進入各大城市, 車輛投入數量井噴式增長, 消費者參與熱度很高。 然而, 由於管理和服務相對滯後, 快速增加的共用單車給城市管理、公共秩序和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帶來考驗。 共用單車領域的安全騎行保障難、押金餘額退還難、無序投放亂停放等問題也一直屢屢出現。

近期, 不少市民發現, 街頭巷尾的共用單車又遭“黑手”。 這次被破壞的不是車鎖, 不是車閘, 不是車胎, 而是車身。 這些單車身上沒丟失零部件, 而是被迫多了一些東西。 市民對此並不陌生, 它們就是時常出現在社區樓道、街邊電線杆上的“城市牛皮癬”。 租房仲介、減肥產品、無抵押貸款、英語輔導班等各種大小不一、五顏六色的小廣告被貼在車筐底、車架、車把、車號牌附近的顯眼位置。

一邊是直接貼的小廣告, 一邊是被商家直接偷樑換柱的二維碼, 城市公共服務隨著資本的進入助推了消費和體驗升級的同時, 也讓企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難。 對於此類做法, 權威人士建議:

建立與當地公共服務的聯防體系;

發起人人共防的共建聯運體系, 號召用戶舉報和處理;

規範停車與停靠的地點, 做好全時段監控。

共用單車是一個城市的新文化, 好的是促進的人們的出行健康, 壞的是如何科學有效的發展, 這個成為了最大的難題, 你認為呢?

“楊秀江, 前獵豹清理大師、脈脈等產品行銷策劃手, 關注互聯網創業、微電商、線上教育。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