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世界校友代表大會聚焦高水準人才培養 中部崛起

中學教育與大學教育如何順利交接棒?新工科背景下, 如何打造一流的本科教育?當代大學精神的根在哪兒?10月28日, 中部崛起-“文化·人才·大學”論壇在湖南長沙舉辦。

本次論壇是天津大學第十一屆世界校友代表大會主題論壇活動之一。 組委會力邀多位教育專家、文化學者在湖湘文化與大學精神的碰撞中, 探討中國高等教育的發展、大學中學人才培養的銜接合作、未來高層次卓越人才培養。

天津大學黨委書記李家俊, 天津大學校友總會會長、原黨委書記劉建平, 天津大學校友總會名譽會長、天津大學原黨委書記楊渝欽, 天津大學副校長王樹新, 天津大學校友總會副會長、天津大學原副校長馮亞青出席本次論壇。

湖南省教育廳副廳長、黨組副書記、教育工委副書記夏智倫, 長沙理工大學副校長蔣昌波, 湖南長郡中學校長李素潔以及來自湖南20餘所省重點中學的校長也出席了論壇。

論壇由天津大學校友總會副會長、天津大學黨委副書記雷鳴主持。

湖南省教育廳副廳長、黨組副書記、教育工委副書記夏智倫致論壇開幕詞, 他代表湖南省教育廳省委教育工委對論壇的召開表示祝賀。 他在致辭中簡要介紹了天津大學悠久的歷史, 回顧了天津大學與湖南省此前的交流合作和重大合作成果。 他說到, 論壇的成功舉辦必將推進湖南省和天津大學在人才培養領域的深入合作, 為國家培養更多更好的優秀人才, 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做出應有的貢獻。

“當前高中教育和大學教育的關係就像兩個相切的圓, 彼此毫無交集, 各自為政。 ”湖南長郡中學校長李素潔對當下中學教育和大學教育脫節的問題直言不諱。

李素潔從自身教學經歷出發, 直擊當今中學教育與大學教育人才培養銜接中的病痛:“高考論英雄”式的高中品質評價標準、“高考狀元”情結導致高中教育目標窄化、學生專業興趣缺乏使學生難以適應大學專業學習。

跳出“高考論英雄”的“怪圈”, 中學校長關注“人”這一教學的根本。 如何培養創新型一流人才, 這同樣是大學校長最為關心的話題。 論壇上, 天津大學副校長王樹新以“新工科建設背景下天津大學一流本科教育2030行動計畫”為題, 聚焦一流本科培養, 以天大智慧為這一困擾中國高等教育界人士多年來的問題提供新方案。

王樹新在論壇上提到,

天津大學將制訂並實施“天津大學一流本科教育2030行動計畫”(以下簡稱“2030計畫”)。 “2030計畫”的改革思路是, 堅持立德樹人, 以學生發展為中心, 樹立“強工、厚理、振文、興醫”綜合發展理念, 以“本碩博貫通培養”為牽引, 以“新工科建設”為契機, 促進理、經管、文、法、醫、藝術、教育、哲學協調發展, 構建“中國特色, 世界一流, 天大品格”的人才培養體系。

王樹新介紹了“2030計畫”中六個方面的改革舉措:堅持立德樹人, 構建天大品格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堅持通專融合、貫通培養, 構建一流人才培養體系;堅持德才兼修、內外並舉, 鑄就一流學習型師資隊伍;堅持國際視野、追求卓越, 構建一流全球育人模式;堅持結果導向、持續改進, 構建一流品質評價體系;堅持全體聯動、協同育人,

構建一流教學保障體系。

按照“2030計畫”的路線圖規劃, 天津大學將在2017年完成“2030計畫”整體規劃;到2020年, 建成世界知名本科教育, 若干學科、專業達到世界一流;到2030年, 基本建成世界一流本科教育, 一批學科、專業達到世界一流, 人才培養整體水準躋身世界一流。

長沙理工大學副校長蔣昌波也著重提到了長沙理工“德育為先知識為本能力為重”的創新人才培養的探索經驗, 並從多個方面介紹了長沙理工大學人才培養工作以及取得的重要成果。 此外, 湖南省社科聯第六屆委員會主席、湖南省委宣傳部原副部長鄭佳明以“湖南偉人與湖湘文化”為題, 從近代湖南的輝煌業績和偉人、英雄群體, 湖湘文化的地理條件, 湖湘文化發展的歷史線索等多個視角介紹瞭解讀獨特的湖湘文化。天津大學校史文化研究所所長王傑教授以“中國大學的道路自信”為題,詳細論述了中國現代大學的道路起點、中國現代大學的道路特色以及中國現代大學的道路展望,與參會的湖南省知名高校、重點中學校長等共商在新時期下的高層次人才培養之道。

- tianda1895 -

記者 / 趙習鈞 劉曉豔

攝影 / 郭程

編輯 / 崔歌

湖湘文化發展的歷史線索等多個視角介紹瞭解讀獨特的湖湘文化。天津大學校史文化研究所所長王傑教授以“中國大學的道路自信”為題,詳細論述了中國現代大學的道路起點、中國現代大學的道路特色以及中國現代大學的道路展望,與參會的湖南省知名高校、重點中學校長等共商在新時期下的高層次人才培養之道。

- tianda1895 -

記者 / 趙習鈞 劉曉豔

攝影 / 郭程

編輯 / 崔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