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TORCH病毒感染很危險,會致聾!

TORCH是指可導致先天性宮內感染及圍產期感染而引起圍產兒畸形的病原體, 它是一組病原微生物的英文名稱縮寫, 其中TO(toxopasma)是弓形蟲, R(rubella.virus)是風疹病毒, C(cytomegalo.virus)是巨細胞, H(herpesstmplex.virus)是單純皰疹病毒。

許多病毒都可導致先天性或後天性聾。 先天性聾的10%以上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 TORCH檢測包括IgM與IgG兩種抗體, 前者表示新近1~2月的感染, 後者表示既往感染, 具有一定的免疫力, 尤其是風疹病毒IgG陽性, 認為有終身的免疫力。

結合臨床病例, 不難看出TORCH病毒感染大部分是宮內感染, 一旦後天獲得, 聽力損失多為極重度。 目前, 對於小兒獲得的TORCH感染的治療尚未達成一致意見,

有待於大家共同探討。

常見的病毒感染如下:

風疹病毒感染

最常見的孕期感染性致聾因素之一。 風疹引起的先天畸形高達50-60%以上。 能分離出風疹病毒的嬰兒, 57%有聽力減退。 Goodhill(1950)報導, 至少有20%的耳聾是由風疹所致, 有調查表明, 母體在妊娠最初16周感染過風疹後所生的小兒, 約在4歲時檢查聽力, 30%的有不同程度的耳聾。 估計先天性耳聾的10%是由風疹感染所引起。 風疹性聾的聽力學特徵是感音神經性聾, 損害的嚴重程度在各患者之間不同, 但同一患者兩耳間差別很小。 聽力曲線多呈平坦型, 少數為高頻緩降型。 連續聽力檢查發現25%患者聽力呈進行性下降。

妊娠初期2-3個月內感染風疹導致耳聾的危險性最大。

病理改變主要是血管紋, 蓋膜.螺旋器等退變, 球囊壁塌陷和囊斑變性, 致使耳蝸球囊發育不全, 但橢圓囊.半規管和螺旋神經節不受影響。 偶見中耳畸形。

風疹病毒屬於RNA病毒。 一般的抗病毒治療對風疹病毒宮內感染的療效較好。 孕前數月和孕期不能接種風疹疫苗。 孕婦在妊娠的最初3-4個月感染風疹應考慮墮胎。

先天性巨細胞病毒感染

發生率及危害性遠大於風疹, 其發生率為0.4-2.4%。 儘管多數新生兒出生時無症狀, 其死亡率高達20-30%, 倖存者中90%以上有以聽力喪失和遲發性中樞神經系統損害為主的遠期後遺症。

血清抗CMV-IgM和血清抗EBV-IgM檢查有無巨細胞病毒感染。 在新生兒因為產生IgM抗體的能力較弱, 因而會有假陰性存在。 此外進行尿液CMV培養,

能提高診斷率。

新生兒單純皰疹病毒感染

多見於早產兒, 也可以發生在足月兒。 病變常累及全身多個器官。 大多數新生兒是在產時經產道或臨產前數天內被感染;少數可經胎盤或生後感染。 HSV抗原或DNA檢測, 如聚合酶鏈反應(PCR)可快速診斷。

TORCH病毒引起小兒聽力損失多為極重度不可逆性感音神經性聾, 是影響小兒聽力尤為重要的原因之一,除此之外, 還有許多因素可引起小兒聽力損失, 比如遺傳, 新生兒窒息, 早產和低體重兒, 高膽紅素血症等等, 我們可以通過新生兒聽力篩查, 早期篩選出聽力障礙患兒, 早期進行診斷和干預(助聽器或人工耳蝸), 並給與及時康復訓練, 使其獲得正常的聽力和言語能力, 及早融入社會,

從根本上改變孩子的一生。 所以, 新生兒聽力篩查是一項可以提高整個民族身體素質、系統化的社會優生工程, 無論對於每個小家庭, 還是整個社會大家庭, 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