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崗圪道村為啥陷入深度貧困

崗圪道是山西太行山深處一個村莊, 屬於平順縣陽高鄉。 全村8個自然莊, 已經有3個無人居住;村裡69口人, 散居在5個自然莊, 分立42戶。

崗圪道自然莊赤林

在脫貧攻堅中, 這個村被確定為異地搬遷村。 政府在鄉所在地建起了移民社區, 每戶搬遷還有一定補貼。 但是, 全村報名搬遷的有25戶。 記者走進村莊, 挨家挨戶近距離探尋“解困之策。 ”

三四天時間, 記者走訪了4個自然莊16戶人家。 村裡42戶人家, 有13戶是“空掛戶”, 家庭成員多年無人住在村裡, 房屋已荒廢, 土地也沒有耕種。 剩下的29戶人家, 貧困戶占21戶。 其中大照窪自然莊住著呆傻兩兄弟, 記者沒有去走訪。 常年留在村裡居住的, 也就十多戶。

地頭摘花椒老人

花椒和藥材是農戶主要經濟收入來源。 記者走訪的16戶中, 兩三口之家最少可採摘三百多斤花椒, 有好幾戶多達上千斤。 每斤花椒市場價格今年是36元左右。 單以花椒算帳, 崗圪道村人均經濟收入也超過了貧困線, 但進到村裡, 記者還是深深地感到貧困的纏繞。

橋溝村人家

貧困之困

清水峧算是崗圪道最繁華的自然莊, 住著7戶人家。 記者和村第一書記相伴進村。 一到村裡, 就有幾戶農民反映困難。

第一戶人家姓靳。 兩個女兒都已出嫁外村。 2014年, 男主人做了手術, 女主人身體也不好。 他們反映, 鄉里民政人員在轉接中把他的醫保單據弄丟了。 手續不全, 醫藥費少報了一千多元, 希望第一書記能幫忙打聽一下能否補上。 進一步細問, 記者發現, 他對醫保具體政策並不清楚。

第二戶人家姓李。 當下最大的困難是二兒子的戶口。 這個兒子原來倒插門到附近一個縣, 但半年前離婚了。 他的戶口卻遷不回來。 村裡答應他落戶, 但遷移手續遇到對方拖延。 這位元年輕人一見記者, 就提了一大堆意見, 有對村幹部的, 也有對現行各種政策的。 記者知道, 歸根結底, 他是對自己戶口辦不回來有氣!

第三戶人家姓任。 老人上世紀60年代曾經在江蘇當過兵。 他反映的問題是, 退伍補貼究竟是多少?他懷疑經辦人員把他的退伍年限弄錯了。 他反復要求第一書記幫他瞭解一下補貼政策, 希望弄清楚“到底是多少錢”“為甚有的地方給錢多, 有的地方給錢少”。

記者把這些要求“照單全收”。 村裡老百姓, 尤其是上了年紀的人,

平時出村到鄉里, 需要步行走三十多裡路, 很不容易。 來這個村擔任第一書記已經兩年, 第二個任期剛剛開始, 這位第一書記已經習慣了這種“幫打聽”的事情。

老百姓這些困難, 其實都是對基層社會公共服務提出的要求。 崗圪道是陽高鄉的最偏遠一個村莊, 至今不通公共汽車, 村裡人出門有兩條選擇:走五六十裡路上山, 去到縣城;走七八裡山路下山, 到溝口去坐每天兩趟通往縣城和附近長治市的班車。 村裡2007年才鋪通水泥路。 因為出行艱難, 而且唯有一條路連通山外, 老百姓格外珍惜。 每年冬天下雪之後, 十幾個老人義務清掃積雪, 一上午能把十多裡山路清掃乾淨。 由於養護得好, 十年過去, 路面沒有任何破損。

路途遠又居住分散,使得各種公共服務很難到達每家每戶。鄉幹部到村裡來一次,時間和交通成本都比較高。即使來了,也難以挨個自然莊走遍。村裡百姓幾乎沒有文化生活,平日就是看看電視。好幾個自然村都不通移動信號。

從“小康”角度看,超過經濟收入溫飽線之後,這樣的村莊依然“貧困”,困就困在社會公共服務上。老百姓對於各種惠農政策難以有確切瞭解,而報銷合作醫療、領取不同補貼等需要走二三十裡路到鄉,甚至要到縣裡去。解決公共服務之“困”,固然需要改進政府部門的服務方式,但是,對於這類村莊,最迫切的仍然是改變散居狀態,把住戶集中起來。異地搬遷是最好的,也是最徹底的解決辦法。

橋溝石碾

深困之深

崗圪道村屬於深度貧困村。“深”在哪裡?細究起來,其實是社會最小單位農戶失去了發展動力,不再有在這片土地上延續家庭的信心。

從農戶家庭結構中,可以直觀地理解這個問題。記者走訪的16戶人家,每個家庭都不完整。在社會學意義上,不完整家庭是指作為家庭主要成員夫妻一方缺失,一般是指死亡。而崗圪道這些不完整家庭是戶籍登記“不完整,”並非家庭主要成員缺失。這些年來,幾乎每家都有人遷出,留在村裡的“完整家庭”只有呆傻人員或者光棍。

崗圪道村委會主任告訴記者,上世紀80年代,實行土地承包的時候,全村7個村民小組,有320口人。現在只剩下69個戶籍人口、42戶,而且有13戶是“空掛戶,”即多年不回來,房屋坍塌,土地撂荒,只有戶口在村裡。

從320口人銳減到69口人,是一個並不複雜的減法,卻折射出這個村莊三十多年來耐人尋味的變化。這既是村莊“瓦解”過程,也是這個深度貧困村自發脫貧的探索。這種“瓦解”正是從家庭“分裂”開始的。崗圪道村不完整家庭有兩種情況,記者稱之為“自然不完整”和“自覺不完整”。

“自然不完整”主要是指沒有兒子的“女兒戶”。女兒長大出嫁,因為崗圪道地處偏僻,雖然有倒插門“招女婿”的風俗,但女兒無法找到“招女婿”,只好外嫁。這樣,家庭只剩下兩位老人,成為不完整戶。記者調查的16戶人家中,這種情況有三戶。有一位住在橋溝自然莊,他女兒嫁到本鄉一個村莊,老伴已過世,老人獨自住在橋溝。清水峧自然莊有一戶人家,兩個女兒都算“招女婿”,但婚後兩個女兒都沒有回村,現在只留下兩位老人。板石牆自然莊一位姓楊的老人,也是兩個女兒外嫁,單剩下他自己。

“自覺不完整”農戶是指一家人主動遷走幾個家庭成員的戶口,同時,還留了幾口人在村裡。這種情況是崗圪道村的絕大多數。可以說,正是這種“自覺不完整”動搖了村莊的基礎結構,開啟了村莊“瓦解”的過程。

這個過程可以追溯到三十多年前,從上世紀80年代就開始了。第一個遷離村莊的是一位岳姓兄弟。他們家1982年外遷河南。這個家族民國年間從河南林州逃避戰亂而落戶赤林自然莊。土地下放之後,嶽姓老家一位親戚擔任了原來村莊的支書,1982年他們獲准遷回原籍,這個家庭開始遷移。當時,這位岳姓男主人的父親、母親和兄弟、妹妹幾個人同時遷走。

記者走訪的16戶人家中,除了三戶“自然不完整”農戶和岳姓這家,餘下12戶中,有9戶是把兒女的戶口遷走,遷走的直接原因是為了兒子成家。有兩戶是為了子女讀書才遷移戶口的。他們遷走的時間大都集中在上世紀90年代。

崗圪道地處深山,幾輩人的婚姻半徑都是圍著這幾個自然莊。人口大量遷移,尤其是年輕人遷走,兒女成婚就成了一個迫切問題。為孩子成家,是村裡人遷出戶口的直接動機。

為什麼遷移不是全家戶口一起走,而要把家分成“兩部分”呢?經濟收入是一個重要原因。崗圪道村有很多花椒樹,是村裡人一筆不少的收入。尤其是上世紀80年代土地承包責任制以後,每家每戶都大量栽種花椒樹。僅靠這些收入就可以不愁錢花。同時,當年戶口遷移需要向遷入地繳納一定費用。記者瞭解到,最少每人1000元,最多是2000元。這對於農民來說,是不小的一筆錢。很多農民選擇把子女戶口先遷走,崗圪道村戶口完整的農戶就很少了。

農戶家庭的不完整和村裡人口結構的老齡化成為這個村莊貧困的最深層原因。為子女成家向來是農民的人生責任,也是一個家庭積累的動力和家庭投資的方向。孩子們都已外遷,農戶雖然花椒產量不斷增加,但家庭投資方向卻改變了。他們攢錢給孩子在外地蓋房子、娶媳婦,沒有人再把家庭積累用在村裡。最近二十多年來,村裡幾乎沒有再有人蓋過新房或者壘過石窯。戶籍不完整家庭占大多數,使村莊失去了發展的原動力。

如今,二十多年過去了,當年忙著給孩子們遷移戶口的人逐步進入老年。五六十歲的老人成為村中戶籍人口的絕對主體。這些老人每年摘不少花椒,農閒時又能到山上採摘藥材,經濟收入並不低。孩子戶口遷走了,家庭發展壓力減輕,自己年紀也老了,這裡山貨收入又不少,再加上老人對故土的情感因素,這都成為老百姓不願搬遷的原因。

貧困之“源”

導致貧困的地理環境因素可以一眼望穿,而追尋過去,到歷史座標上去查找貧困的根源,則可以得到更多啟示。

崗圪道地處高山峽谷深處,屬於山西、河南和河北三省交界地帶。村莊地理環境艱難,不同自然莊之間,少則五六裡,多達十幾裡以上。人口最多的時候,村裡有段、任、靳、張、趙、李、岳、王、武、魏等多個姓氏。現在,很多姓氏都已消失,村裡留有岳、李、任、武、靳、魏等幾姓人家,其中武姓只有兩口人,今年將全部遷走。

這麼多姓氏的人們集中到這麼偏遠、狹小的山莊來,是一百多年前的事。因此,回望這個村莊的歷史不是一件特別費勁的事。

嶽姓到現在傳了四輩。這個家族最早是兄弟四人從河南逃荒到這裡來落戶。現在的嶽姓人家還記得第一代落戶村裡的爺爺輩的事情。那輩人上世紀50年代逐步過世,這戶人家最早開始遷移出崗圪道,1982年就遷走幾個戶口。

李姓家族一位72歲的老人,記得祖上遷移的事情。他們家從爺爺輩開始離開河南林州老家,逃荒爬上太行山。最先落腳在距離這裡數十裡外的虹梯關鄉,後來又遷到附近潞城市一個叫趙莊的村。在那裡住了一年,因為沒有土地,重新尋找地方,來到崗圪道。他清楚地記得,自己是1959年到這裡來的。當年只有十多歲的他,挑著擔子走了好多山路,才尋到這裡。“我們是吃著山桃葉子在這裡安家的”,他說。今天他再不願意搬遷,因為“這輩子搬家搬怕了。”

一位姓任的74歲老人告訴記者,真正老家在河北省武安縣。他們的祖輩先後到河南林州和平順縣牛嶺等村,又從牛嶺村搬到崗圪道來。他的父輩都記得在河南林州的事情。

靳姓村民現在村裡已經不多,老人回憶是從兩個不同地方來的。一戶來自潞城市一個村莊,一戶是從另一個山莊黃岩嶺搬來的。

村裡還有一戶姓魏的村民,是早年來這裡開荒種田的山下人。為方便經營山上的土地,他在山上圈窯洞,蓋房子,後來落戶這裡。

這些不同地方來的人們,都因為逃荒,東一個西一個在山莊窩鋪住下來,形成了崗圪道村8個自然莊。在過去一百多年裡,他們團結合作,也創造過輝煌。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一位轉業軍人擔任村支書。他帶領8個自然莊300多口人集體勞動,在合作化時期修建了戲臺、水池,修通了下山的汽車路,讓小山村“盛極一時”,村支書曾被評為省級勞模。今天,村裡的石頭房屋和石砌窯洞,大都是當年留下來的。

然而,崗圪道從開始就存在一種“離心力”。記者聽到的一個故事是:岳家最早到這個村裡來的祖輩,上世紀四五十年代已經開始進入老年,但他們始終不肯在村裡立墳。“我們家在村裡沒有祖墳,”岳家後人告訴記者。第一代逃荒來的那輩岳家人,上世紀50年代去世之後,讓鄉親們抬棺送回上百裡外的河南林州一個村。上世紀80年代,岳家人最早移民出村,他們回到了林州的那個村。

仔細想想,崗圪道和許多溝壑山嶺間的山村一樣,它們的存在並不是理性選擇的結果,而是近代以來人們躲避戰亂和逃荒的落腳地。居住分散和交通不便,在當年都是躲避戰亂的有利條件。今天,這卻成為村莊發展難以克服的制約因素。改變這類村莊的貧窮面貌,搬遷下山不僅是理性的選擇,也是幾輩人的心願。

下山之路

上山是祖輩逃荒的被迫選擇,下山是人們改變生活的自覺追求。

上個世紀80年代,農村政策活起來,生活漸漸變好之後,山裡人們開始紛紛想辦法下山。這種努力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以來,成為這個小村莊的“集體方向”。也就從那個時候起,崗圪道的人口大幅度減下來。

對於山裡人而言,下山是一個充滿嚮往而又有些無奈的過程。他們下山的一個最便捷途徑是婚嫁,尤其是女兒外嫁。記者調查到的16戶中,有3戶是家裡兩個女兒都外嫁出山,從此“斷了根脈”的。當地習俗,如果家有兩個女兒,通常是一個出嫁,一個“招女婿”頂門定居。但上世紀90年代以來,這個村裡再沒有來過“招女婿”。一位靳姓老人對此耿耿於懷。他兩個女兒都是找外地女婿,按照“倒插門”習俗辦了婚事,答應到崗圪道來,但最後都落戶到了女婿的村。“實在是因為咱這裡窮啊,”老人的妻子說起這事感歎不已。

外嫁的女兒很快就成為村裡人牽線下山的重要“連絡人”。女兒出嫁幾年之後,在崗圪道的娘家就隨著女兒移民,這是人們下山的一條清晰路線。一位李姓老人家有兩個兒子、兩個女兒。大女兒先嫁到附近的黎城縣,很快,二兒子跟著“倒插門”到黎城去了,家庭“重心”開始向外傾斜。今天,村裡只剩下了老人。

當下山成為這個村莊的“集體方向”之後,村裡走出去的人都成為“拉動”村莊瓦解的力量。投親是人們下山的安全、便捷的選擇。嶽姓一戶人家1995年把幾口人遷移到長治郊區,因為大哥部隊轉業留在這裡;一位姓任的老人說,他們家前往黎城,是因為早年他岳母認識黎城的人;岳家親戚當了林州一個村的支書,這個家庭從1982年就開始外遷。記者瞭解的16戶人家中,有9戶是通過投親找到遷移地方的。

當然,簡單梳理一下下山遷移的路線,記者依稀可以看到一條“隱線”:後輩人幾乎沿著祖輩上山的路“逆向而行”。岳姓人家的一支直接回到了原來的河南林州。附近潞城市是祖輩人最早移民落腳的地方,今天也成了崗圪道人移民的一個“重要選項。”至少有5戶人家又移民到了潞城。

崗圪道人喜歡說一句話:窮的時候鑽山,日子好了出山。一個“鑽”字凝結了祖輩人奔波和創業的無窮艱辛。而“出山”,又成為這個村莊擺脫困境、走向新生活最堅決的集體努力。

清水峧農戶的家

解困之策

有了過去三十多年零星搬遷過程,現在沉澱在崗圪道的除了兩三戶呆傻人員和光棍之外,大都是六十歲以上的老人。移民搬遷實際上是動員這些人最後徹底離開這片祖上逃荒的落腳地。但這件事並不簡單。

移民搬遷的政策條件非常好。鄉里建起移民社區,國家扶貧政策補貼。貧困戶每戶補貼2.5萬元,人均25平方米的居住面積,非貧困戶補貼1.2萬元。過去是自己出錢找地方搬,現在是政府蓋好房子出錢讓老百姓搬。全村報名搬遷的只有18戶,又經過幾個月再動員,才增加到25戶!

“出去幹啥”是人們談論最多的話題。移民社區無法給農戶再分責任田,但政府允許他們保留現在崗圪道的責任田和花椒樹。農民認為,距離遠了,照顧起來困難。“地沒有了,連吃菜都得買,”農民說,“裡外一算帳,收入少很多。”這是不願意搬遷的一個直接原因。

現在按照補貼標準,移民社區每人居住面積是25平方米。戶籍留在村裡的,每家大都是一兩個老人,能得到補助的住房面積在五六十平米。對於多半輩子住院子、習慣在房前屋後種菜養花的農民來說,“房子太小”也是一個因素。也有農民採取靈活措施來增加住房面積。板石牆自然莊有一戶人家,夫妻搬到移民社區得到了75平方米房子。他們兩個人只夠享受50平方米住房,但有個侄兒戶口還在村裡。兩家人協商,他們把侄兒應該享受的那一份補貼“挪用,”這樣,就有了75平方米房子。他們能搬遷很高興。

從山莊窩鋪搬到一個集中居住社區,從石板房搬進樓房,這是居住環境的變化,更是農民生產方式和生活觀念的改變。最後離開山村的是老人。他們都有具體困難,需要一些特殊條件,才能下得放心、搬得愉快。

長遠來說,城鄉養老保險制度的一體化是讓農民放心下山的根本之策。現在,60歲以上的農民養老金每月只有80元,年齡80歲以上再增加50元。這個標準和崗圪道農民現在的山貨收入相比,懸殊巨大。下山之後,生活成本增加無法通過制度性養老安排來彌補。對於年老農民來說,這是一個重要負擔。如果下山農民能得城鄉一體化的養老金保障,每月領取數百元養老金,按照現在的生活水準,他們是可以安心下山的。

靈活的補貼政策也是促進農民安心搬下山的重要對策。整體搬到移民社區集中居住,仍然保留了農民的“熟人社會”,省去適應環境的擔憂。從道理上講,這是一種很好的制度安排。但是,老人更想到離孩子近的地方落戶。這牽扯到兩個方面:作為遷出地政府需要增加政策靈活性,允許農民選擇;作為遷入地也需要有政策支援,允許老年人隨子女落戶。而後者涉及的地域範圍要大的多,這不是遷出地政府所能決定的。因此,當地只能選擇建社區,集中搬遷。

下山之後的就業依然是一個重要問題。崗圪道村的搬遷對象60歲以上居多,70歲以上也不少。這些老人熟悉山裡生活,到地裡幹農活,每年有一筆不小收入。搬遷之後,他們到新環境裡就成了“閒人”。

就業對於一些山區老人,不僅是生活需要,更是一種精神寄託。六七十歲的山裡人沒有文化生活習慣,“到地裡轉轉”很多時候是為了放鬆精神。生活方式改變之後,必須要考慮他們的精神生活,讓他們有一個適應過程。這也是穩定搬遷群體的一個重要方面。

崗圪道各個自然莊留下來的石板房、石頭路,還有層層疊疊的地岸,從旅遊角度看,都是美麗風景。現在,駐村第一書記努力爭取,自然村之間正在修建旅遊公路。發展旅遊是這個山莊將來的道路之一。無論這條路能走多遠,那都將是一個新的崗圪道村。習慣於爬山、栽花椒樹的老人很難在鄉村旅遊發展中找到位置。因此,無論從哪個意義上看,當年躲避戰亂和逃荒落腳地的崗圪道,都將“消失”。

從山上走下來,記者回望那些坍塌的農舍,廢棄的石碾、石滾,心頭並沒有太多荒涼,卻感到一種新生的衝動。崗圪道人必將在新天地裡過上新生活,那才是他們期盼的小康生活。

路途遠又居住分散,使得各種公共服務很難到達每家每戶。鄉幹部到村裡來一次,時間和交通成本都比較高。即使來了,也難以挨個自然莊走遍。村裡百姓幾乎沒有文化生活,平日就是看看電視。好幾個自然村都不通移動信號。

從“小康”角度看,超過經濟收入溫飽線之後,這樣的村莊依然“貧困”,困就困在社會公共服務上。老百姓對於各種惠農政策難以有確切瞭解,而報銷合作醫療、領取不同補貼等需要走二三十裡路到鄉,甚至要到縣裡去。解決公共服務之“困”,固然需要改進政府部門的服務方式,但是,對於這類村莊,最迫切的仍然是改變散居狀態,把住戶集中起來。異地搬遷是最好的,也是最徹底的解決辦法。

橋溝石碾

深困之深

崗圪道村屬於深度貧困村。“深”在哪裡?細究起來,其實是社會最小單位農戶失去了發展動力,不再有在這片土地上延續家庭的信心。

從農戶家庭結構中,可以直觀地理解這個問題。記者走訪的16戶人家,每個家庭都不完整。在社會學意義上,不完整家庭是指作為家庭主要成員夫妻一方缺失,一般是指死亡。而崗圪道這些不完整家庭是戶籍登記“不完整,”並非家庭主要成員缺失。這些年來,幾乎每家都有人遷出,留在村裡的“完整家庭”只有呆傻人員或者光棍。

崗圪道村委會主任告訴記者,上世紀80年代,實行土地承包的時候,全村7個村民小組,有320口人。現在只剩下69個戶籍人口、42戶,而且有13戶是“空掛戶,”即多年不回來,房屋坍塌,土地撂荒,只有戶口在村裡。

從320口人銳減到69口人,是一個並不複雜的減法,卻折射出這個村莊三十多年來耐人尋味的變化。這既是村莊“瓦解”過程,也是這個深度貧困村自發脫貧的探索。這種“瓦解”正是從家庭“分裂”開始的。崗圪道村不完整家庭有兩種情況,記者稱之為“自然不完整”和“自覺不完整”。

“自然不完整”主要是指沒有兒子的“女兒戶”。女兒長大出嫁,因為崗圪道地處偏僻,雖然有倒插門“招女婿”的風俗,但女兒無法找到“招女婿”,只好外嫁。這樣,家庭只剩下兩位老人,成為不完整戶。記者調查的16戶人家中,這種情況有三戶。有一位住在橋溝自然莊,他女兒嫁到本鄉一個村莊,老伴已過世,老人獨自住在橋溝。清水峧自然莊有一戶人家,兩個女兒都算“招女婿”,但婚後兩個女兒都沒有回村,現在只留下兩位老人。板石牆自然莊一位姓楊的老人,也是兩個女兒外嫁,單剩下他自己。

“自覺不完整”農戶是指一家人主動遷走幾個家庭成員的戶口,同時,還留了幾口人在村裡。這種情況是崗圪道村的絕大多數。可以說,正是這種“自覺不完整”動搖了村莊的基礎結構,開啟了村莊“瓦解”的過程。

這個過程可以追溯到三十多年前,從上世紀80年代就開始了。第一個遷離村莊的是一位岳姓兄弟。他們家1982年外遷河南。這個家族民國年間從河南林州逃避戰亂而落戶赤林自然莊。土地下放之後,嶽姓老家一位親戚擔任了原來村莊的支書,1982年他們獲准遷回原籍,這個家庭開始遷移。當時,這位岳姓男主人的父親、母親和兄弟、妹妹幾個人同時遷走。

記者走訪的16戶人家中,除了三戶“自然不完整”農戶和岳姓這家,餘下12戶中,有9戶是把兒女的戶口遷走,遷走的直接原因是為了兒子成家。有兩戶是為了子女讀書才遷移戶口的。他們遷走的時間大都集中在上世紀90年代。

崗圪道地處深山,幾輩人的婚姻半徑都是圍著這幾個自然莊。人口大量遷移,尤其是年輕人遷走,兒女成婚就成了一個迫切問題。為孩子成家,是村裡人遷出戶口的直接動機。

為什麼遷移不是全家戶口一起走,而要把家分成“兩部分”呢?經濟收入是一個重要原因。崗圪道村有很多花椒樹,是村裡人一筆不少的收入。尤其是上世紀80年代土地承包責任制以後,每家每戶都大量栽種花椒樹。僅靠這些收入就可以不愁錢花。同時,當年戶口遷移需要向遷入地繳納一定費用。記者瞭解到,最少每人1000元,最多是2000元。這對於農民來說,是不小的一筆錢。很多農民選擇把子女戶口先遷走,崗圪道村戶口完整的農戶就很少了。

農戶家庭的不完整和村裡人口結構的老齡化成為這個村莊貧困的最深層原因。為子女成家向來是農民的人生責任,也是一個家庭積累的動力和家庭投資的方向。孩子們都已外遷,農戶雖然花椒產量不斷增加,但家庭投資方向卻改變了。他們攢錢給孩子在外地蓋房子、娶媳婦,沒有人再把家庭積累用在村裡。最近二十多年來,村裡幾乎沒有再有人蓋過新房或者壘過石窯。戶籍不完整家庭占大多數,使村莊失去了發展的原動力。

如今,二十多年過去了,當年忙著給孩子們遷移戶口的人逐步進入老年。五六十歲的老人成為村中戶籍人口的絕對主體。這些老人每年摘不少花椒,農閒時又能到山上採摘藥材,經濟收入並不低。孩子戶口遷走了,家庭發展壓力減輕,自己年紀也老了,這裡山貨收入又不少,再加上老人對故土的情感因素,這都成為老百姓不願搬遷的原因。

貧困之“源”

導致貧困的地理環境因素可以一眼望穿,而追尋過去,到歷史座標上去查找貧困的根源,則可以得到更多啟示。

崗圪道地處高山峽谷深處,屬於山西、河南和河北三省交界地帶。村莊地理環境艱難,不同自然莊之間,少則五六裡,多達十幾裡以上。人口最多的時候,村裡有段、任、靳、張、趙、李、岳、王、武、魏等多個姓氏。現在,很多姓氏都已消失,村裡留有岳、李、任、武、靳、魏等幾姓人家,其中武姓只有兩口人,今年將全部遷走。

這麼多姓氏的人們集中到這麼偏遠、狹小的山莊來,是一百多年前的事。因此,回望這個村莊的歷史不是一件特別費勁的事。

嶽姓到現在傳了四輩。這個家族最早是兄弟四人從河南逃荒到這裡來落戶。現在的嶽姓人家還記得第一代落戶村裡的爺爺輩的事情。那輩人上世紀50年代逐步過世,這戶人家最早開始遷移出崗圪道,1982年就遷走幾個戶口。

李姓家族一位72歲的老人,記得祖上遷移的事情。他們家從爺爺輩開始離開河南林州老家,逃荒爬上太行山。最先落腳在距離這裡數十裡外的虹梯關鄉,後來又遷到附近潞城市一個叫趙莊的村。在那裡住了一年,因為沒有土地,重新尋找地方,來到崗圪道。他清楚地記得,自己是1959年到這裡來的。當年只有十多歲的他,挑著擔子走了好多山路,才尋到這裡。“我們是吃著山桃葉子在這裡安家的”,他說。今天他再不願意搬遷,因為“這輩子搬家搬怕了。”

一位姓任的74歲老人告訴記者,真正老家在河北省武安縣。他們的祖輩先後到河南林州和平順縣牛嶺等村,又從牛嶺村搬到崗圪道來。他的父輩都記得在河南林州的事情。

靳姓村民現在村裡已經不多,老人回憶是從兩個不同地方來的。一戶來自潞城市一個村莊,一戶是從另一個山莊黃岩嶺搬來的。

村裡還有一戶姓魏的村民,是早年來這裡開荒種田的山下人。為方便經營山上的土地,他在山上圈窯洞,蓋房子,後來落戶這裡。

這些不同地方來的人們,都因為逃荒,東一個西一個在山莊窩鋪住下來,形成了崗圪道村8個自然莊。在過去一百多年裡,他們團結合作,也創造過輝煌。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一位轉業軍人擔任村支書。他帶領8個自然莊300多口人集體勞動,在合作化時期修建了戲臺、水池,修通了下山的汽車路,讓小山村“盛極一時”,村支書曾被評為省級勞模。今天,村裡的石頭房屋和石砌窯洞,大都是當年留下來的。

然而,崗圪道從開始就存在一種“離心力”。記者聽到的一個故事是:岳家最早到這個村裡來的祖輩,上世紀四五十年代已經開始進入老年,但他們始終不肯在村裡立墳。“我們家在村裡沒有祖墳,”岳家後人告訴記者。第一代逃荒來的那輩岳家人,上世紀50年代去世之後,讓鄉親們抬棺送回上百裡外的河南林州一個村。上世紀80年代,岳家人最早移民出村,他們回到了林州的那個村。

仔細想想,崗圪道和許多溝壑山嶺間的山村一樣,它們的存在並不是理性選擇的結果,而是近代以來人們躲避戰亂和逃荒的落腳地。居住分散和交通不便,在當年都是躲避戰亂的有利條件。今天,這卻成為村莊發展難以克服的制約因素。改變這類村莊的貧窮面貌,搬遷下山不僅是理性的選擇,也是幾輩人的心願。

下山之路

上山是祖輩逃荒的被迫選擇,下山是人們改變生活的自覺追求。

上個世紀80年代,農村政策活起來,生活漸漸變好之後,山裡人們開始紛紛想辦法下山。這種努力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以來,成為這個小村莊的“集體方向”。也就從那個時候起,崗圪道的人口大幅度減下來。

對於山裡人而言,下山是一個充滿嚮往而又有些無奈的過程。他們下山的一個最便捷途徑是婚嫁,尤其是女兒外嫁。記者調查到的16戶中,有3戶是家裡兩個女兒都外嫁出山,從此“斷了根脈”的。當地習俗,如果家有兩個女兒,通常是一個出嫁,一個“招女婿”頂門定居。但上世紀90年代以來,這個村裡再沒有來過“招女婿”。一位靳姓老人對此耿耿於懷。他兩個女兒都是找外地女婿,按照“倒插門”習俗辦了婚事,答應到崗圪道來,但最後都落戶到了女婿的村。“實在是因為咱這裡窮啊,”老人的妻子說起這事感歎不已。

外嫁的女兒很快就成為村裡人牽線下山的重要“連絡人”。女兒出嫁幾年之後,在崗圪道的娘家就隨著女兒移民,這是人們下山的一條清晰路線。一位李姓老人家有兩個兒子、兩個女兒。大女兒先嫁到附近的黎城縣,很快,二兒子跟著“倒插門”到黎城去了,家庭“重心”開始向外傾斜。今天,村裡只剩下了老人。

當下山成為這個村莊的“集體方向”之後,村裡走出去的人都成為“拉動”村莊瓦解的力量。投親是人們下山的安全、便捷的選擇。嶽姓一戶人家1995年把幾口人遷移到長治郊區,因為大哥部隊轉業留在這裡;一位姓任的老人說,他們家前往黎城,是因為早年他岳母認識黎城的人;岳家親戚當了林州一個村的支書,這個家庭從1982年就開始外遷。記者瞭解的16戶人家中,有9戶是通過投親找到遷移地方的。

當然,簡單梳理一下下山遷移的路線,記者依稀可以看到一條“隱線”:後輩人幾乎沿著祖輩上山的路“逆向而行”。岳姓人家的一支直接回到了原來的河南林州。附近潞城市是祖輩人最早移民落腳的地方,今天也成了崗圪道人移民的一個“重要選項。”至少有5戶人家又移民到了潞城。

崗圪道人喜歡說一句話:窮的時候鑽山,日子好了出山。一個“鑽”字凝結了祖輩人奔波和創業的無窮艱辛。而“出山”,又成為這個村莊擺脫困境、走向新生活最堅決的集體努力。

清水峧農戶的家

解困之策

有了過去三十多年零星搬遷過程,現在沉澱在崗圪道的除了兩三戶呆傻人員和光棍之外,大都是六十歲以上的老人。移民搬遷實際上是動員這些人最後徹底離開這片祖上逃荒的落腳地。但這件事並不簡單。

移民搬遷的政策條件非常好。鄉里建起移民社區,國家扶貧政策補貼。貧困戶每戶補貼2.5萬元,人均25平方米的居住面積,非貧困戶補貼1.2萬元。過去是自己出錢找地方搬,現在是政府蓋好房子出錢讓老百姓搬。全村報名搬遷的只有18戶,又經過幾個月再動員,才增加到25戶!

“出去幹啥”是人們談論最多的話題。移民社區無法給農戶再分責任田,但政府允許他們保留現在崗圪道的責任田和花椒樹。農民認為,距離遠了,照顧起來困難。“地沒有了,連吃菜都得買,”農民說,“裡外一算帳,收入少很多。”這是不願意搬遷的一個直接原因。

現在按照補貼標準,移民社區每人居住面積是25平方米。戶籍留在村裡的,每家大都是一兩個老人,能得到補助的住房面積在五六十平米。對於多半輩子住院子、習慣在房前屋後種菜養花的農民來說,“房子太小”也是一個因素。也有農民採取靈活措施來增加住房面積。板石牆自然莊有一戶人家,夫妻搬到移民社區得到了75平方米房子。他們兩個人只夠享受50平方米住房,但有個侄兒戶口還在村裡。兩家人協商,他們把侄兒應該享受的那一份補貼“挪用,”這樣,就有了75平方米房子。他們能搬遷很高興。

從山莊窩鋪搬到一個集中居住社區,從石板房搬進樓房,這是居住環境的變化,更是農民生產方式和生活觀念的改變。最後離開山村的是老人。他們都有具體困難,需要一些特殊條件,才能下得放心、搬得愉快。

長遠來說,城鄉養老保險制度的一體化是讓農民放心下山的根本之策。現在,60歲以上的農民養老金每月只有80元,年齡80歲以上再增加50元。這個標準和崗圪道農民現在的山貨收入相比,懸殊巨大。下山之後,生活成本增加無法通過制度性養老安排來彌補。對於年老農民來說,這是一個重要負擔。如果下山農民能得城鄉一體化的養老金保障,每月領取數百元養老金,按照現在的生活水準,他們是可以安心下山的。

靈活的補貼政策也是促進農民安心搬下山的重要對策。整體搬到移民社區集中居住,仍然保留了農民的“熟人社會”,省去適應環境的擔憂。從道理上講,這是一種很好的制度安排。但是,老人更想到離孩子近的地方落戶。這牽扯到兩個方面:作為遷出地政府需要增加政策靈活性,允許農民選擇;作為遷入地也需要有政策支援,允許老年人隨子女落戶。而後者涉及的地域範圍要大的多,這不是遷出地政府所能決定的。因此,當地只能選擇建社區,集中搬遷。

下山之後的就業依然是一個重要問題。崗圪道村的搬遷對象60歲以上居多,70歲以上也不少。這些老人熟悉山裡生活,到地裡幹農活,每年有一筆不小收入。搬遷之後,他們到新環境裡就成了“閒人”。

就業對於一些山區老人,不僅是生活需要,更是一種精神寄託。六七十歲的山裡人沒有文化生活習慣,“到地裡轉轉”很多時候是為了放鬆精神。生活方式改變之後,必須要考慮他們的精神生活,讓他們有一個適應過程。這也是穩定搬遷群體的一個重要方面。

崗圪道各個自然莊留下來的石板房、石頭路,還有層層疊疊的地岸,從旅遊角度看,都是美麗風景。現在,駐村第一書記努力爭取,自然村之間正在修建旅遊公路。發展旅遊是這個山莊將來的道路之一。無論這條路能走多遠,那都將是一個新的崗圪道村。習慣於爬山、栽花椒樹的老人很難在鄉村旅遊發展中找到位置。因此,無論從哪個意義上看,當年躲避戰亂和逃荒落腳地的崗圪道,都將“消失”。

從山上走下來,記者回望那些坍塌的農舍,廢棄的石碾、石滾,心頭並沒有太多荒涼,卻感到一種新生的衝動。崗圪道人必將在新天地裡過上新生活,那才是他們期盼的小康生活。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