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進口跨境電商新興市場 這裡有打法和套路

跨境電商已成紅海, 不少人可能會想著說走到非洲、中東等藍海市場去, 沒准能闖出一片新天地。 但是, 藍海雖然競爭小, 然而因為種種基礎設施都未完善, “開荒者”貿然進入可能還沒有成就便失敗或者放棄了。 所以在“荒野求生”過程中先找好戰略和戰術尤為重要。

在“潮起錢塘”第二屆全球跨境電商峰會的“跨境電商生態的精耕細作與服務升級”分論壇上, 有棵樹副總裁王章民、通拓CEO廖新輝、海邑跨境電商物流有限公司CEO田招博等跨境電商專家針對新興市場進行了一系列討論。

闖新興市場 你得想好要幹嘛

實際上, 雖然新興市場競爭者少, 但其投資回報的週期還是非常長的。

海邑跨境電商物流有限公司CEO田招博指出, 主流跨境電商打法都是把著眼點落在流量比較多的主流平臺上, 如果要去切入新興市場, 其實整個鏈條的打造時間還是偏長一點。

“所以很多佈局新興市場的都是有戰略眼光的賣家, 他們希望做一些中長期投入。 通常選擇的是一些政治、經濟比較穩定的國家市場。 ” 田招博說道。

對此, 有棵樹副總裁王章民則表示進入新興市場要佔領的兩個戰略高地。

首先是品牌出海紅利。 王章民指出, 現在供應鏈過剩讓整個產能都過剩, 流量其實會聚集到少數精品上。 實際上在新興市場, 全球品牌都在競爭。

而王章民認為在新興市場建立品牌一定會是巨大的機會。

第二就是社交流量紅利。 因為新興市場有人口紅利, 大量的人都是30歲以下的年輕人, 這會驅動新興市場的智慧手機廣泛應用。 在這個環境下, 流量去中心化會成為一個大趨勢, 王章民認為這時跨境電商企業搞懂如何在社交網路上進行當地語系化行銷是一個機遇以及挑戰。

當談起要哪些新興市場有機會時, 王章民則表示, 包括中東、北非以及南亞地區都是有棵樹的目標市場。 從貿易准入的方向來講, 這些地區的國家對產品的標準沒有那麼苛刻, 是比較適合中國幾十年的工業積累。 除此之外這些地區的國家都沒有很強大的製造業能力, 所以必須進口。

而這些市場大量中下階層的人群每天都接觸到互聯網, 對新的科技產品以及日用品是有巨大需求的。

“我相信這是中國製造的一次很大的機會。 ”王章民說道。

大企業和小企業有不同打法

那麼, 既然策略已定, 如何去攻佔一個新興市場呢?

對此, 通拓CEO廖新輝指出不同規模的企業應有不同的打法。

他指出, 對於通拓這樣的大賣家, 玩法很簡單, 就是去囤貨, 以規模優勢來進行低價傾銷。 “這是最常見的手段, 就是利用資金優勢。 利用規模優勢以及當地倉儲能力讓自己在平臺排名上獲得優勢。 ”廖新輝說道。

而對於小賣家來說, 廖新輝則認為其一定要做垂直的細分的領域。 “做又廣又長的戰線是很危險的, 所以小賣家一定要hold住自己的貪婪。

”他說道。

此外, 廖新輝還提出合作對攻下新興市場的重要性。

“與其跟馬賽跑還不如騎在馬上跑。 通拓也是供應商之一, 公司有幾個億庫存的商業模式都是市場驗證過的。 在主流市場, 通拓目前還是不怎麼開發自己的供應鏈, 但在非主流市場, 其實通拓沒有這個能力去解決碎片化的行銷能力的。 ”廖新輝如此說道。

他分析到, 這個世界正朝著越來越碎片化的方向發展, 所以對於新興市場的小平臺, 通拓這類大賣家是沒有精力去佈局。 所以通拓願意把自己供應鏈做成一個標準化介面, 直接下載上傳產品, 把供應鏈共用給小賣家。

“這是小賣家和大賣家共融、共生存的體系。 ”廖新輝說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