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美國兩栖艦隊運力全球領先,卻緣何無法滿足陸戰隊需求

在遠海展開規模宏大的艦隊決戰, 可以摧毀一個國家捍衛其本國船隻使用海洋的能力。 然而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兩個大國海軍進行生死對抗的場景沒有再現, 反而在一些中低規模的衝突之中, 對艦隊的使用要頻繁得多。 這些中低規模的衝突, 絕大多數都在瀕海地區發生。 遠海猶如浩瀚無垠的荒漠, 而瀕海則航道密佈, 好似繁忙的城市。

一切高精尖的海空裝備都沒辦法佔領國土, 而經由瀕海地區向陸上投射部隊, 摧枯拉朽地消滅對手的一切頑抗力量, 沒有強大的兩栖保障, 是根本無法實現的。 美國海軍擁有全球首屈一指的現役兩栖艦隊, 在這個艦隊之內, 所有艦艇的航速都能夠達到20節, 我們可以將其稱之為“20節艦隊”。

“20節艦隊”是美國海軍遂行兩栖登陸作戰的急先鋒, 包括2型兩栖攻擊艦、1型船塢運輸艦和2型船塢登陸艦, 共計31艘。

要回答“20節艦隊”的總體投送能力有多強, 我們可以對一些細節的資料實施統計。 但值得注意的是, 由於裝載方案的不同, 各型艦艇的搭載能力會有所差別。 因此, 在下文中一般採用的是標準裝載方案的資料。 而且, 本文考慮的是總體運力, 所以將輪換、訓練和入廠維修等因素排除在外。

美國海軍的現役兩栖攻擊艦主要是1艘“美國”級和8艘“黃蜂”級。 “美國”級兩栖攻擊艦的艦員配備為1204名, 可搭載陸戰隊1687名, 特殊情況下可多搭載186人, 每天可製造20萬加侖飲用水, 無塢艙, 艦上有9個直升機起降點, 可搭載貨物4530立方米, 燃油攜帶量130萬加侖。 “黃蜂”級兩栖攻擊艦的艦員配備為1285人, 可搭載陸戰隊員1687名, 特殊情況下可多搭載186人, 每天可製造20萬加侖飲用水, 塢艙能搭載3艘LCAC或2艘LCU登陸艇, 艦上有直升機起降點9個, 可搭載貨物3545立方米。 該級艦的燃油攜帶量有兩種情況:LHD-1到LHD-4, 可攜帶燃料48.4萬加侖, LHD-5到LHD-8可攜帶燃料61.7萬加侖。

“聖安東尼奧”級船塢運輸艦的艦員配備為402名, 可搭載陸戰隊員699名, 特殊情況下可多搭載101人,

每天能製造7.2萬加侖淡水, 能搭載2艘LCAC氣墊登陸艇或1艘LCU通用登陸艇, 艦上有2個直升機起降點(可擴充到4個), 可攜帶燃料32萬加侖, 載貨能力為1016立方米。 截至目前, 美國海軍總共有“聖安東尼奧”級船塢運輸艦10艘, 預計將建造12艘, 剩下的2艘將在2023年以前全部服役。

船塢登陸艦分為“惠特貝島”級和“哈珀斯·費裡”級。 其中“惠特貝島”級有8艘, 艦員配備404名, 能搭載陸戰隊員403名, 峰值情況下可多帶99名, 製造淡水的能力為6萬加侖每天, 直升機起降點2個, 可搭載4艘LCAC或3艘LCU登陸艇, 貨物搭載空間為138立方米, 燃料攜帶量5.21萬加侖。 “哈珀斯·費裡”級有4艘, 艦員配備420名, 能搭載陸戰隊員406名, 峰值情況下可多帶101名, 製造淡水的能力為6萬加侖每天, 直升機起降點2個, 可搭載2艘LCAC或1艘LCU登陸艇, 貨物搭載空間為138立方米, 燃料攜帶量5.21萬加侖。

根據上述資料進行統計, 美國海軍的“20節艦隊”最多可搭載陸戰隊員26885人, 每天可製造淡水324萬加侖, 可攜帶燃料的總量為952.92萬加侖, 直升機起降點145個, 可搭載LCAC氣墊登陸艇84艘, 可搭載貨物空間為44706立方米。 這些數字看起來夠龐大吧,足以全球領先了,而實際上根本沒辦法滿足海軍陸戰隊的兵力投送需要。

從運兵能力來看,美國海軍陸戰隊是大旅制,以步兵團戰鬥隊為核心組建,一個旅就有1.4~1.5萬人。像這樣的大旅,美國海軍陸戰隊的現役部隊中總共有7個之多。此外,還有3個暫編的陸戰遠征旅。整整10個旅,部隊就有14~15萬人。也就是說,“20節艦隊”連一次性運走美國海軍陸戰隊1/5兵員的需求都無法滿足。當然,如果將兩栖攻擊艦當作純運兵船,那麼這是毫無問題的。

但是,美國海軍陸戰隊雖然是圍繞步兵團戰鬥隊組建,但地面重型裝備仍然不少,包括兩栖突擊車、輕型裝甲車、主戰坦克、突擊破障車和榴彈炮等等上百件。也就是說,10個旅的美國海軍陸戰隊,僅僅考慮主戰裝備,就得有各種重型裝備上千台。而且陸戰遠征旅還擁有大量的飛機,一個旅就有固定翼作戰飛機和直升機187架。此外,後勤支援分隊也擁有大量的卡車、推土機、架橋車和吊車等等重型裝備。再有,海軍陸戰隊實施作戰還需要大量的彈藥、軍用口糧和零備件,這些加起來數字還會龐大得多。

遠離世界島,在兩洋的隔斷之下,萬里之遙的美國享有極大的地理優勢。另一方面,美國要往亞歐大陸投送海軍陸戰隊,後勤保障負擔是極其沉重的。在亞歐大陸隨便出現一個勢均力敵的洲際型強國,美國都沒有辦法與之對抗。原因很簡單,美國需要巨大的物資保障一個兵,而亞歐大陸的國家只需要1/4~3/1的保障就可以了。海軍陸戰隊的重型裝備還算是相對較少的,當美軍的船隊要用來運送一個陸軍機步師或騎兵師,後勤負擔還要大得多。

全文完,謝謝閱讀。

這些數字看起來夠龐大吧,足以全球領先了,而實際上根本沒辦法滿足海軍陸戰隊的兵力投送需要。

從運兵能力來看,美國海軍陸戰隊是大旅制,以步兵團戰鬥隊為核心組建,一個旅就有1.4~1.5萬人。像這樣的大旅,美國海軍陸戰隊的現役部隊中總共有7個之多。此外,還有3個暫編的陸戰遠征旅。整整10個旅,部隊就有14~15萬人。也就是說,“20節艦隊”連一次性運走美國海軍陸戰隊1/5兵員的需求都無法滿足。當然,如果將兩栖攻擊艦當作純運兵船,那麼這是毫無問題的。

但是,美國海軍陸戰隊雖然是圍繞步兵團戰鬥隊組建,但地面重型裝備仍然不少,包括兩栖突擊車、輕型裝甲車、主戰坦克、突擊破障車和榴彈炮等等上百件。也就是說,10個旅的美國海軍陸戰隊,僅僅考慮主戰裝備,就得有各種重型裝備上千台。而且陸戰遠征旅還擁有大量的飛機,一個旅就有固定翼作戰飛機和直升機187架。此外,後勤支援分隊也擁有大量的卡車、推土機、架橋車和吊車等等重型裝備。再有,海軍陸戰隊實施作戰還需要大量的彈藥、軍用口糧和零備件,這些加起來數字還會龐大得多。

遠離世界島,在兩洋的隔斷之下,萬里之遙的美國享有極大的地理優勢。另一方面,美國要往亞歐大陸投送海軍陸戰隊,後勤保障負擔是極其沉重的。在亞歐大陸隨便出現一個勢均力敵的洲際型強國,美國都沒有辦法與之對抗。原因很簡單,美國需要巨大的物資保障一個兵,而亞歐大陸的國家只需要1/4~3/1的保障就可以了。海軍陸戰隊的重型裝備還算是相對較少的,當美軍的船隊要用來運送一個陸軍機步師或騎兵師,後勤負擔還要大得多。

全文完,謝謝閱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