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交互設計師與產品經理產生分歧,該怎麼辦?

文/三又三發佈於1天前閱讀2878評論0喜歡2

閱讀2878

標籤:

產品經理

前兩天, 一個同事問交互的小夥伴們:“產品經理的想法很奇葩, 堅持要按這種不合理的方式來設計, 如何說服他?”大家紛紛獻策, 有人說:“找幾個反例去證明”、“從規範的限制和使用者選擇的角度來說服”, 還有人說:“做個快速測試。 ” 最後同事表示, 這個產品非常固執, 這些招數都不管用...

圖片源自網路

類似與產品經理產生分歧的情況在工作中很常見。 比如, 產品經理直接拿著不合理的需求說讓交互完善一下;比如, 雙方對選擇哪個設計方案分歧很大;又或者有些產品經理直接畫完了交互稿, 交給了開發, 只是通知了下交互;等等。

作為交互設計師, 一定遇到過各種各樣的分歧, 我們需要瞭解為何會有這些分歧, 以及如何應對。

首先需要清楚, 產生衝突不一定是某一方的問題, 可能是雙方的問題。

我總結一下大概有這幾個原因:

1、有一方個性偏執, 難以溝通;

2、雙方的目標和出發點不同, 以至於對結果追求不一致;

3、產品經理或設計師對各自的權責認識不清楚, 分工不明確;

那麼, 如何處理交互和產品經理之間的分歧呢?下面我總結了下最近的思考。

1、努力溝通而不是說服或爭吵

當遇到各種分歧時, 很多交互常常想得是“如何說服產品經理”。 當我們內心想得是“說服”的時候, 實際上我們已經認定自己是正確的了, 而爭論的目的在於取得勝利。 尤其對於很多交互設計新手來說, 非常想在項目中證明自己的實力, 展現專業度。 然而當我們工作越久, 越會明白, 按鈕的擺放、操作的先後實際上並非唯一的選擇, 有時候不同的設計方案也並沒有那麼大的區別。

更何況, 隨著項目經驗的積累, 我們回過頭看看自己的設計, 也多少會反駁自己。

想起之前面試一家不錯的創業公司, 被他們老大問到:“如果和產品經理產生分歧怎麼辦?”作為非職場新手, 非常熟練的回答了如上的各種應對方法, 但對方追問道:“如果還是不能說服呢?”“那就找更專業的人來支持自己的觀點”, 我不想回答, 可以妥協, 因為妥協意味著自己不能堅持, 沒有說服力。 但對方補充道:“其實你跟產品經理理應是合作關係, 而不是對立的關係, 你們的目的應該是一致的, 即做出更好的產品, 而不是去爭論誰的觀點正確。 ”

我突然意識到自己落入了一個誤區, 一直只是想證明自己是正確的,

然而卻沒注意到已偏離了目標。

交互設計師與產品經理應該保持一致的目標, 持正確的態度去溝通, 在多種限制條件下發揮各自的長處去尋找最優解, 那麼, 很有可能在最初意見不同的條件下, 最後得出第三個更好的方案。

2、同理心

我們常掛著口頭禪:“設計師要有同理心, 要懂用戶”。 但我們卻忽略了一點, 在我們工作的上下左右關係中, 也都是我們合作的用戶。 尤其是交流最多的產品經理, 可以算是我們的資深用戶了。 所以我們需要瞭解, 合作的產品經理是什麼性格的人, 工作的優劣勢分別是什麼, 工作習慣怎麼樣, 我們該如何同他溝通合作。

例如, 有的產品經理風風火火, 心直口快, 交流過程中可能會有不恰當的言語,

那麼我們也要理解, 而不要揪著這點去爭吵, 要能盡力做到忽略這些點就事論事;還有的產品經理溝通時很好, 但執行力很差, 說要調個資料、拉個表單後就沒了下文了, 那就需要我們自己更主動些, 堅持不懈的一天問三次, 從需求、進度、回饋等各方面主動推進, 去尋求相應的結果;還有的產品經理本身經驗不足, 對產品方向的把握和產品本身的表現有偏差, 那麼, 我們需要設身處地, 以產品的視角, 結合使用者的體驗, 為產品提供更專業合理的建議。

當然不排除工作中遇到特別難以溝通的人, 遇到這類人我們要注意平時保留溝通郵件, 關鍵時刻以更合理的方式來避免或解決問題。

實際上, 在我合作過的眾多產品經理中, 絕大多數都是認同設計,好溝通,且想把產品努力做好的同時,難以溝通的屬於少數派。

面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處理方式屬於職場的綜合技能,也是交互設計師不可或缺的能力。

3、刨根問底

不管做任何專案,都要探求需求背後的目的和背景,要有刨根問底的心態。

比如,產品經理突然拿著一個很奇葩的需求說要這樣做。如果我們只是反對說這樣做不合理,影響用戶體驗,並不能讓產品的想法有所改變,反而只能心有不甘的去做。這個時候我們要做的不是爭辯,而是追問產品要這樣做的原因,希望達到的目標,那麼我們才可以綜合目標和體驗給出更多不同的方案,以便尋求更優解。

產品經理多由目標驅動,KPI背在身上多少會有壓力,很多產品為了達成KPI而忽略設計和體驗,交互設計師需要主動獲取更多資訊,經常與產品溝通,理解產品經理的真正想法,並説明他們以更好的方式達成目標。

4、建立規範的制度與流程

權責不清的情況更容易在小公司發生。由於每個人都需要做多面手,分工相對不夠明確化,所以會經常出現權責模糊和跨界的問題,就更容易引起分歧。大公司流程規範,制度明晰,可以規避或減少由於權責模糊產生的分歧。

對於大型或中型的團隊,建立規範的流程不僅有助於提高效率,也可以明確每個環節每個角色所需要負責和產出的內容,促進更好的合作。比如,規範中寫清楚產品經理需要產出什麼樣的需求文檔,交互設計師產出的交互稿需要如何規範等等。

另外值得提的一點是郵件規範,任何節點以郵件的形式明確責任、任務與產出,且抄送所有相關同事,那麼在發生責任不明確的爭吵中,郵件能作為有效工具明確責任所屬。

5、提高設計的專業度和影響力

以上,需要我們以各種方式和角度來應對分歧,不過,最重要的還是提高自己的專業度和影響力。俗話說:打鐵還需自身硬。當設計得到越多團隊成員的認可,也就有越多的話語權。

但這些不能靠嘴說,而是通過每一個專案的合作,每一個細節體現的專業,一步步爭取到其他合作同事的信任的。每一次的交互稿的輸出,設計思考的討論,設計決策都會在對方心裡潛移默化產生影響。

專業度需要交互設計師重視每一次產出結果,任何一個模組、元素的前因後果、如何實現都要能夠經得住拷問。如果在被問到,為什麼要這樣設計而不那樣設計的時候說不清楚,在對方心裡,你的專業度就會大打折扣。

影響力的建立需要更多努力,比如,積極主動獲取資訊,刷臉建立更多的存在感;或者經常分享些設計行業知識和趨勢給產品,讓產品更瞭解設計的想法與審美等等。可以做的工作很多,這是個需要長期實踐的過程。

最後

分歧在所難免,如何恰當處理才關鍵,當你有更多的經驗後,各種情況也能處理的遊刃有餘。希望以上的建議能對你有所幫助。

作者:三又三

本文轉自 簡書作者:三又三 若有任何來源問題,請聯繫QQ:2977686517及時更正。

絕大多數都是認同設計,好溝通,且想把產品努力做好的同時,難以溝通的屬於少數派。

面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處理方式屬於職場的綜合技能,也是交互設計師不可或缺的能力。

3、刨根問底

不管做任何專案,都要探求需求背後的目的和背景,要有刨根問底的心態。

比如,產品經理突然拿著一個很奇葩的需求說要這樣做。如果我們只是反對說這樣做不合理,影響用戶體驗,並不能讓產品的想法有所改變,反而只能心有不甘的去做。這個時候我們要做的不是爭辯,而是追問產品要這樣做的原因,希望達到的目標,那麼我們才可以綜合目標和體驗給出更多不同的方案,以便尋求更優解。

產品經理多由目標驅動,KPI背在身上多少會有壓力,很多產品為了達成KPI而忽略設計和體驗,交互設計師需要主動獲取更多資訊,經常與產品溝通,理解產品經理的真正想法,並説明他們以更好的方式達成目標。

4、建立規範的制度與流程

權責不清的情況更容易在小公司發生。由於每個人都需要做多面手,分工相對不夠明確化,所以會經常出現權責模糊和跨界的問題,就更容易引起分歧。大公司流程規範,制度明晰,可以規避或減少由於權責模糊產生的分歧。

對於大型或中型的團隊,建立規範的流程不僅有助於提高效率,也可以明確每個環節每個角色所需要負責和產出的內容,促進更好的合作。比如,規範中寫清楚產品經理需要產出什麼樣的需求文檔,交互設計師產出的交互稿需要如何規範等等。

另外值得提的一點是郵件規範,任何節點以郵件的形式明確責任、任務與產出,且抄送所有相關同事,那麼在發生責任不明確的爭吵中,郵件能作為有效工具明確責任所屬。

5、提高設計的專業度和影響力

以上,需要我們以各種方式和角度來應對分歧,不過,最重要的還是提高自己的專業度和影響力。俗話說:打鐵還需自身硬。當設計得到越多團隊成員的認可,也就有越多的話語權。

但這些不能靠嘴說,而是通過每一個專案的合作,每一個細節體現的專業,一步步爭取到其他合作同事的信任的。每一次的交互稿的輸出,設計思考的討論,設計決策都會在對方心裡潛移默化產生影響。

專業度需要交互設計師重視每一次產出結果,任何一個模組、元素的前因後果、如何實現都要能夠經得住拷問。如果在被問到,為什麼要這樣設計而不那樣設計的時候說不清楚,在對方心裡,你的專業度就會大打折扣。

影響力的建立需要更多努力,比如,積極主動獲取資訊,刷臉建立更多的存在感;或者經常分享些設計行業知識和趨勢給產品,讓產品更瞭解設計的想法與審美等等。可以做的工作很多,這是個需要長期實踐的過程。

最後

分歧在所難免,如何恰當處理才關鍵,當你有更多的經驗後,各種情況也能處理的遊刃有餘。希望以上的建議能對你有所幫助。

作者:三又三

本文轉自 簡書作者:三又三 若有任何來源問題,請聯繫QQ:2977686517及時更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