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遊戲>正文

中國《英雄聯盟》抗韓再度失利 LPL隊伍的未來路在何方

又是一年全球總決賽, 又是一年LPL抗韓失敗, 三支中國賽區代表隊在他們自己土地上舉辦的總決賽之旅畫上了句號。 今年遊戲中熾熱香爐的大熱, 加上中國賽區素以ADC聞名, 所有人都期待著今年LPL的成績會有所不同。 這一次LPL的隊伍還是拿到了比之前更高的成績, 除了EDG之外, RNG和WE都闖進半決賽。 但是他們又分別敗給韓國的SKT和SSG戰隊, 止步四強。 為什麼兩支隊伍在BO5中同時輸給韓國隊?國內選手的實力和基礎都很好, 訓練方法也很聰明, 但是總拿不到理想的成績。

中國戰隊在訓練強度方面的差距

首先, 中韓隊伍最大的差別在於訓練量, 相對于韓國, 國內隊伍的訓練更加寬鬆。 在雙方都是一天兩場訓練賽的前提下, 國內隊伍一天只打兩場, 而韓國隊伍的訓練賽是BO3的。 國內隊伍週末會休息兩天, 這就代表他們每個星期只有20場訓練賽的量, 韓國隊伍每個星期會被國內隊伍多出10場的訓練量,

而且週末幾乎不休息, 這個差距就更大了。

當然並非所有隊伍都是用這樣的訓練安排, 韓國選手會根據自己的作息時間和訓練時間來調整計畫, 在賽季初期他們會被討論和修改訓練計畫, 以便和選手的日常訓練完全契合。

很多國內選手都在韓服打排位, 選手在基本功方面並沒有什麼差距, 但是國內隊伍作為一個團隊沒有得到足夠的訓練, 面臨突發情況沒有太多處理的經驗, 在後期就很容易輸掉比賽。

由於國內隊伍的協作程度不夠, 所以他們往往可以在BO5中拿下一些比賽, 但是始終無法擊垮對手。 在RNG與SKT的半決賽中, 每個位置都是國內最優秀的了, 但是他們還是被SKT頑強的翻盤了。 國內隊伍想要打贏韓國, 訓練方式必須做出改變。 韓國從2013年開始就獨霸《英雄聯盟》各大賽事, 他們已經給出了很好的榜樣。 不過每個中國戰隊的教練都認為, 模仿韓國的訓練方式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職業圈子就是一個小社會

背後原因是, 戰隊老闆擁有絕對權力去決定隊伍的走向。 大部分中國的職業選手拒絕聽從教練組的意見。 在個人主義主導的文化中, 選手們要麼就因為一些針對他個人的意見而不悅, 要麼就是根本沒有理解那些意見。 這種情況, 在一些拒絕承認差異, 想要學習韓國教練的執教方式時,

是最常出現的結果。

在國內, 戰隊教練的地位過低也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國內的選手們要麼會對那些針對他們的意見產生不悅, 要麼就根本沒有理解那些意見。 因為這個原因, 很多教練在給出選手某些意見的時候就會變得優柔寡斷, 俱樂部的老闆可以對戰隊事務橫加干涉, 或者憑藉一己之好選擇上場選手。 選手可以和俱樂部老闆直接對話, 造成的結果就是他們變得不願意與教練分享自己的想法。

正是因為這種文化上的差異,想在短期內改變這一點就是不可能的。在韓國,選手的直接對話物件只有教練組,其中很多選手跟教練的關係都非常親密。國內的選手個性更強一些,有的時候不會在意隊友在做什麼或者去哪裡。有的隊伍選手之間甚至不知道彼此的名字和年齡。

選手之間的疏遠往往是互相競爭的結果,如果一支隊伍裡面的選手不能做到親密無間的話,團隊訓練也就無法進入正軌。一個國內教練分享了他的經歷,“如果我們用嚴厲的語氣對選手說話,選手就會向隊伍老闆打小報告,因此教練組根本就沒有什麼權威可言。我們很多時候都沒什麼能做的,有時候好多人唯一能做的就是小心翼翼的應付老闆,以免丟了工作。”有的時候甚至連翻譯都會淩駕于教練之上,在翻譯和教練有矛盾的時候,會在翻譯的過程中故意添油加醋,挑撥教練和隊伍之間的關係。因此,國內隊伍很少有正式的翻譯,使得誤會進一步積累。

成績很重要 名氣更重要

在教練組還在緊張備戰的時候,選手心裡已經有下一步打算了。主播賺的錢要比職業選手多太多了,所以他們不是對職業選手這個頭銜有太多留戀。選手們注重個人名氣的提升,而不是真正全身心投入大賽取得好成績,在這樣的環境下就顯得不足為奇了。

有一位退役了的職業選手告訴媒體,“我之前打比賽的時候只有3000美元的工資,自從我做直播開始,我所獲得的金錢和關注是做選手時無法想像的。”國內目前最大的問題在於,沒有人覺得這樣的環境是不健康的。俱樂部的老幫會讓選手和直播平臺簽約,做一些時間固定的個人直播,甚至會問他們要不要退役去做主播,這樣的話隊裡和選手都可以獲得大量的利益。雖然取得好名次對於俱樂部的經濟利益和名氣收益都很高,但是獲得經濟利益和名氣的途徑不僅是比賽一條,有的時候選手會在老闆的安排下擱置訓練,去參賽一些商業性質的活動。

現在國內一些俱樂部也針對這些情況作出改變,聘請資格很老的韓國教練,可是LPL還是輸給了LCK隊伍。如果不能觸及國內電競環境根本的話,LPL賽區的成績還是很難實現突破。

正是因為這種文化上的差異,想在短期內改變這一點就是不可能的。在韓國,選手的直接對話物件只有教練組,其中很多選手跟教練的關係都非常親密。國內的選手個性更強一些,有的時候不會在意隊友在做什麼或者去哪裡。有的隊伍選手之間甚至不知道彼此的名字和年齡。

選手之間的疏遠往往是互相競爭的結果,如果一支隊伍裡面的選手不能做到親密無間的話,團隊訓練也就無法進入正軌。一個國內教練分享了他的經歷,“如果我們用嚴厲的語氣對選手說話,選手就會向隊伍老闆打小報告,因此教練組根本就沒有什麼權威可言。我們很多時候都沒什麼能做的,有時候好多人唯一能做的就是小心翼翼的應付老闆,以免丟了工作。”有的時候甚至連翻譯都會淩駕于教練之上,在翻譯和教練有矛盾的時候,會在翻譯的過程中故意添油加醋,挑撥教練和隊伍之間的關係。因此,國內隊伍很少有正式的翻譯,使得誤會進一步積累。

成績很重要 名氣更重要

在教練組還在緊張備戰的時候,選手心裡已經有下一步打算了。主播賺的錢要比職業選手多太多了,所以他們不是對職業選手這個頭銜有太多留戀。選手們注重個人名氣的提升,而不是真正全身心投入大賽取得好成績,在這樣的環境下就顯得不足為奇了。

有一位退役了的職業選手告訴媒體,“我之前打比賽的時候只有3000美元的工資,自從我做直播開始,我所獲得的金錢和關注是做選手時無法想像的。”國內目前最大的問題在於,沒有人覺得這樣的環境是不健康的。俱樂部的老幫會讓選手和直播平臺簽約,做一些時間固定的個人直播,甚至會問他們要不要退役去做主播,這樣的話隊裡和選手都可以獲得大量的利益。雖然取得好名次對於俱樂部的經濟利益和名氣收益都很高,但是獲得經濟利益和名氣的途徑不僅是比賽一條,有的時候選手會在老闆的安排下擱置訓練,去參賽一些商業性質的活動。

現在國內一些俱樂部也針對這些情況作出改變,聘請資格很老的韓國教練,可是LPL還是輸給了LCK隊伍。如果不能觸及國內電競環境根本的話,LPL賽區的成績還是很難實現突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