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從三小時到三十分鐘的回家路

安紫高速即將通車。 迫不及待的不僅僅是紫雲人民, 還有安順市民唐琪。 因為安紫高速通車可以讓她回位於貴安新區馬場鎮新院村二灣河組的老家的車程由現在45分鐘縮短為30多分鐘。

唐琪上學在安順, 工作也在安順。 在2001年以後幾年的求學期間, 她從家來學校需要乘坐1個多小時的中巴車到平壩城區, 然後轉乘公車到平壩南站, 再乘坐平壩到安順的客車。 從家到安順100公里不到的路程需要花3個多小時的時間。 每次來回都各要花上半天的時間耗在趕路上。

上班幾年後, 唐琪家買了車, 回家再也不用一站一站地換乘中巴車、公車了。

但從馬場鎮到老家的路是一段十多公里的砂石路, 多年來因為大車重車碾壓, 道路全是坑坑凹凹的, 泥濘難行。 “每次路過都猶如一次長途跋涉, 不僅經常被堵, 還掛傷車子底盤。 十多公里有時候一個小時都走不完。 回去一趟, 需要開兩個多小時的車。 曾經有一段時間, 提起回家就害怕。 ”唐琪告訴記者。

每次回家像歷險一樣走完這十多公里, 唐琪並沒有從行車難的煩惱中解脫出來, 因為進她家村子的路口, 被另一個村子的兩間民房夾著, 寬度剛好夠一輛小轎車通行, 很多車主稍不留神, 就會被掛到車。 “幾家保險公司的員工對這個瓶頸路口再熟悉不過了, 因為這是他們經常出車險的現場。

我結婚的時候, 請來幫忙的一輛賓士車就被這個路口右邊的民房掛到了, 維修時花了六千多元呢。 ”唐琪回憶道。

2013年起, 貴安新區開始大規模的建設, 一條條城市大道四通八達, 徹底顛覆了當地人民群眾的出行方式。 因為路太好太多, 唐琪經常在行駛到貴安大道馬場段前往黔中大道時下錯路口, 但無論往哪個路口行駛都能走, 只是遠一點的近一點。 在一條條大道上驅車前行, 寬敞的道路, 多彩的綠化帶讓人心曠神怡。

可這樣的大道仍然到不了唐琪的老家。 80多公里的康莊大道跑完了, 還剩最後的三公里泥濘路和那個讓人望而生畏的進村瓶頸路口, 用盡各種繞路的辦法都繞不開。 “回家難”依然困擾著唐琪, 每次回家都要花2個小時左右。

今年5月28日, 花安高速正式通車, 唐琪興奮不已, 當晚就開車走花安高速回家, 從安順甯穀收費站駛入, 到廣順北下站, 車速控制在110碼左右, 在高速路行駛的時間僅僅25分鐘。 加上安順到甯穀收費站和下高速路口回家的3分鐘的時間, 全程45分鐘就可抵達家門口, 關鍵是甩開了那個可怕的瓶頸路口。 路好走, 時間縮短了三倍, 從此, 唐琪回家便再也沒了煩惱。

近段時間有新聞報導, 安紫高速將在2018年元旦前後通車。 唐琪有些迫不及待。 “安紫高速通車後, 我可以從家運天城家裡直接由滬昆高速安順東收費站進入, 經安紫高速到東屯交花安高速, 省去走車多路窄的甯穀路段了。 估計大約還能節約10分鐘的時間,

全程就花半個小時, 相當於從東關跑一趟開發區的時間, 以後我可以隨時隨地回家看看媽媽和可愛的小侄兒了!”

後記:黨的十八大以來的五年, 是安順交通取得大發展的五年。 如今, 滬昆高速公路橫貫東西, 平壩南站、安順西站、關嶺站三個高鐵站遙相呼應, 貴昆鐵路貫穿全境;境內縣縣通高速, 鄉鄉通油路, 村村通公路;黃果樹機場目前已經開通至北京、上海、重慶、深圳等10餘條航線;位於珠江水系上游北盤江的鎮寧壩草碼頭可直接通江達海。 基本形成了以安順市區為中心、貫通連接全省和西南地區的大通道基本框架, 逐步形成佈局合理、功能完善、銜接暢通、安全高效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按照今年7月初全省啟動“組組通”公路大決戰工作實施方案,

我市將在2017年至2019年期間, 預計實施4925公里通組路。 根據《安順市“十三五”交通運輸發展規劃》, 在“十三五”期間, 我市將規劃建設高速公路8條約295公里(含續建);境內普通國道由原來1條166公里調增為4條493公里;普通省道由原來5條539公里調增為11條1234公里, 覆蓋全市90%建制鎮、70%建制鄉, 公路網路功能和覆蓋範圍進一步拓展;縣道里程由2015年前的1010公里調增為2815公里, 鄉道里程由890公里調增為3543公里, 擬規劃建設縣鄉道2279公里。 到“十三五”期末, 力爭實現連接鄉鎮和產業園區道路三級及以上公路達100%。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