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高明區力爭全年招商引資突破200億元

3月13日, 高明區召開招商引資暨企業服務大會, 會議將發佈招商引資系列配套政策, 明晰區鎮兩級招商職責, 創新招商和企業服務績效考核機制。 對內, 高明區將形成全員招商機制;對外, 高明區將聘請首批招商顧問, 力爭今年招商引資突破200億元。

2016年, 高明區共引入項目61個, 合同投資金額142億元, 連續5年實現年度招商引資突破100億元。 高明區經濟和科技促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多年來高明招商引資成效有目共睹, 但也面臨招商力量不集中、企業服務效率不高、政策扶持力度不足等問題。 “此次會議將發佈一系列配套政策,

制定有針對性的新政策和新機制, 著力打造招商引資窪地和企業服務高地。 ”

根據新政策, 高明一方面將構建區鎮聯動、以區為主招商引資大格局, 全面推行“全員招商、全域招商、全程招商”, 從區級層面來統籌支撐專案的加快引進與落地投產;另一方面, 高明將著力打造“無事不擾、有求必應”的精准化、精細化的企業服務體系, 真正做到“想企業之所想, 急企業之所急, 解企業之所困”。

為強化招商引資效應, 高明擬對招商引資專案、招商引資、企業服務進行量化考核。 如探索建立以畝產稅收為主要導向的專案准入評估機制, 探索對引進項目實行合約制管理, 未按合同規定動工建設的項目, 嚴格實施項目退出管理機制。

上述負責人說, 高明區首次把招商引資納入績效考核, 把招商引資的考核面從鎮街擴展到區直產業部門, 而對非產業部門則按照提供招商線索作為考核目標;同時首次把企業服務納入績效考核, 把為企業解決問題和企業滿意度作為衡量部門服務企業的唯一標準。

此外, 高明區將首次聘請招商顧問, 進一步拓展完善招商管道, 發揮“以商引商”作用, 充分調動一切力量參與招商引資工作力。

“高明速度”驅動專案早動工快投產

“1+1+6”配套政策收效明顯, 加碼扶持企業發展

3月12日, 中油佳匯防水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華南生產基地(以下簡稱“中油佳匯”)正式投產, 項目從動工建設到建成投產僅用了9個月時間,

而從項目確定落戶到實現動工建設僅花了3個月, 創下了項目引進的新“高明速度”。 “國內防水科技行業從動工到投產一般要用3年時間, 快的也要2年, 而在高明僅用了9個月時間, 高明的政務服務效率值得點贊!”中油佳匯相關負責人說。

2016年4月, 高明區召開史上最大規模政企互動大會, 出臺企業服務“1+1+6”系列配套政策, 以創新驅動提速經濟發展動力, 加快打造全鏈條式的政府企業服務體系, 力促企業做大做強。 “1+1+6”系列配套政策落地以來, 高明“親”“清”新型政商關係漸入佳境, 企業發展信心進一步提振。 中油佳匯動工投產的高效經歷, 正是高明政務服務再提速的真實寫照。

“現在各地政府對企業的服務意願都很強烈, 大家都有這個意願的時候,

就只有拼效率了。 ”高明區委書記徐東濤說, 自3月8日起, 高明17名黨政班子成員帶領17個工作組密集開展“企業暖春行動”, 旨在向企業傳遞高明區委區政府“無事不擾、有求必應”的涉企服務理念, 進一步彰顯高明親商、穩商、扶商的決心。

企業服務快速回應中心協調解決110個問題

在2016年發佈的“1+1+6”配套政策中, 第一個“1”是指高明區深化企業服務構建新型政商關係的若干意見, 簡稱“服務企業十五條”, 分為暢通政企溝通聯繫管道、建立完善重點企業綠色服務機制、因地制宜解決企業訴求、廉潔務實高效開展企業服務四大部分, 共15條政策。

第二個“1”是指高明區支援企業創新發展若干措施, 是從高明區現行各類扶持企業發展政策中,

篩選出來最具含金量、最具吸引力的政策舉措, 簡稱“扶持企業發展政策三十條”, 分為助融資、促創新、引人才、減負擔、扶龍頭、優環境六大方面內容。

“6”則是對支援工業經濟發展、支援新業態發展、支援企業科技創新、營造良好行政服務環境等六方面的現行政策進行全面梳理匯總, 是現有各項惠企政策的精華版。

對需要跨部門解決的問題, 高明區建立了以區長為組長的區企業服務聯席會議制度, 及時研究解決企業服務中的重大事項或重點企業反映的突出問題, 尤其是項目推進過程中一些歷史遺留問題、“老大難”問題等。

高明區副區長、區經濟和科技促進局局長葉敏堅表示, 自去年7月高明區企業服務快速回應中心成立以來, 僅該中心一個單位便對接了46家企業,共牽頭協調解決了110多個問題,得到了企業的一致好評。該局還推進“政企通”APP推廣應用工作,向企業提供政策解讀等高效政務服務,實現政企對接“零距離”“零障礙”。

企業經營許可納入“一窗式”綜合服務

在落實“1+1+6”配套政策的過程中,高明區逐步建立起“無事不擾、有求必應”的涉企服務理念。“平時沒事不要打擾企業,或過多地干預、影響企業的正常經營,但企業一旦有所請求就要立刻回應、馬上就辦,真正地為企業解決好實際問題。”高明區區長梁耀斌說,這要求各相關職能部門強化主動服務意識,繼續提升服務品質和工作效能。

以企業登記與經營許可業務為例,高明區政府印發了《高明區企業經營許可納入“一窗式”綜合服務工作方案》,梳理註冊登記類服務事項與經營許可類服務事項的業務管理,實現企業法人辦事一體化申請,打通登記部門與許可部門的鏈條。現階段,經營許可“一窗式”改革的首批事項系統組態工作已完成,綜合視窗即將正式運作。

與此同時,高明區深入推進項目投資建設改革。通過整合部門事項,調整26個區直部門和4個鎮(街)的業務受理職能,將原分散的工程類事項“業務受理權”整合到區行政服務中心的綜合服務視窗,集中開展全區所有投資建設項目的導辦、諮詢、指引、受理、督辦、發證等各項工作,有效解決以往企業辦理報批手續“多頭跑”的問題。

圍繞進一步提高行政審批效率,高明區還建立了工程項目會審會商制度,對重大、複雜核准項目以及審圖環節,實行會審會商,共同解決專案審批和建設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全面提高工程報建審批效率。如高明通過這一機制,幫助何氏協力公司在11個工作日取得不動產登記證,壓縮時限32個工作日、壓縮比達到74%,創下完成全流程業務時限最短的紀錄。

“領航計畫”扶持各類企業做大做強

高明“1+1+6”配套政策推出以來,不僅在打造鏈條式企業服務體系方面成效明顯,而且也準確呼應了企業在融資、創新、人才等領域的發展需求。

在助融資方面,2016年“高明區支持企業融資專項資金”已為101家企業辦理續貸業務共計110筆,累計轉貸金額為18.54億元,累計幫助企業減負約1800多萬元。在促創新方面,全區高新技術企業存量達66家,增幅達83%;2016年各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計達到157 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建有率23.58%,建有率全市最高。

在引人才方面,高明區共有2個博士後工作站,至今共引進11名博士進站,去年協助佛山市川東磁電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引進“新型磁性功能材料應用團隊”。

作為“1+1+6”配套政策承前啟後的成果,今年高明區制定了“重點企業梯次培育領航計畫”,計畫通過三年的努力,以“領航計畫”統籌推進“個轉企”“小升規”“企業上市”“高企倍增”“骨幹轉龍頭”等一系列行動計畫,實現大中小微企業共榮共生,形成百億領航、五十億帶動、十億支撐的企業“航母艦隊”,引領全區製造業規模效益上新臺階。

來源丨南方日報

僅該中心一個單位便對接了46家企業,共牽頭協調解決了110多個問題,得到了企業的一致好評。該局還推進“政企通”APP推廣應用工作,向企業提供政策解讀等高效政務服務,實現政企對接“零距離”“零障礙”。

企業經營許可納入“一窗式”綜合服務

在落實“1+1+6”配套政策的過程中,高明區逐步建立起“無事不擾、有求必應”的涉企服務理念。“平時沒事不要打擾企業,或過多地干預、影響企業的正常經營,但企業一旦有所請求就要立刻回應、馬上就辦,真正地為企業解決好實際問題。”高明區區長梁耀斌說,這要求各相關職能部門強化主動服務意識,繼續提升服務品質和工作效能。

以企業登記與經營許可業務為例,高明區政府印發了《高明區企業經營許可納入“一窗式”綜合服務工作方案》,梳理註冊登記類服務事項與經營許可類服務事項的業務管理,實現企業法人辦事一體化申請,打通登記部門與許可部門的鏈條。現階段,經營許可“一窗式”改革的首批事項系統組態工作已完成,綜合視窗即將正式運作。

與此同時,高明區深入推進項目投資建設改革。通過整合部門事項,調整26個區直部門和4個鎮(街)的業務受理職能,將原分散的工程類事項“業務受理權”整合到區行政服務中心的綜合服務視窗,集中開展全區所有投資建設項目的導辦、諮詢、指引、受理、督辦、發證等各項工作,有效解決以往企業辦理報批手續“多頭跑”的問題。

圍繞進一步提高行政審批效率,高明區還建立了工程項目會審會商制度,對重大、複雜核准項目以及審圖環節,實行會審會商,共同解決專案審批和建設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全面提高工程報建審批效率。如高明通過這一機制,幫助何氏協力公司在11個工作日取得不動產登記證,壓縮時限32個工作日、壓縮比達到74%,創下完成全流程業務時限最短的紀錄。

“領航計畫”扶持各類企業做大做強

高明“1+1+6”配套政策推出以來,不僅在打造鏈條式企業服務體系方面成效明顯,而且也準確呼應了企業在融資、創新、人才等領域的發展需求。

在助融資方面,2016年“高明區支持企業融資專項資金”已為101家企業辦理續貸業務共計110筆,累計轉貸金額為18.54億元,累計幫助企業減負約1800多萬元。在促創新方面,全區高新技術企業存量達66家,增幅達83%;2016年各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計達到157 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建有率23.58%,建有率全市最高。

在引人才方面,高明區共有2個博士後工作站,至今共引進11名博士進站,去年協助佛山市川東磁電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引進“新型磁性功能材料應用團隊”。

作為“1+1+6”配套政策承前啟後的成果,今年高明區制定了“重點企業梯次培育領航計畫”,計畫通過三年的努力,以“領航計畫”統籌推進“個轉企”“小升規”“企業上市”“高企倍增”“骨幹轉龍頭”等一系列行動計畫,實現大中小微企業共榮共生,形成百億領航、五十億帶動、十億支撐的企業“航母艦隊”,引領全區製造業規模效益上新臺階。

來源丨南方日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