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生物燃料來了,化工行業怎麼辦?

2015年3月21日, 加注中國石化1號生物航空煤油的海南航空HU7604航班波音737-800型客機從上海虹橋機場起飛, 兩個半小時後平穩降落在北京國際機場。

這標誌著中國自主研發生產的1號生物航煤首次商業載客飛行取得圓滿成功。

2017年9月—鎮海煉化完成10萬噸/年生物航煤(60萬噸/年柴油)加氫裝置改造專案基礎設計審查, 計畫年內開工, 2019年交工, 國內首套生物航煤裝置即將建成。

2017年9月13日—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財政部等十五部委聯合印發的《關於擴大生物燃料乙醇生產和推廣使用車用乙醇汽油的實施方案》(下稱《方案》), 《方案》指出到2020年, 全國範圍內將基本實現車用乙醇汽油全覆蓋;到2025年, 力爭纖維素乙醇實現規模化生產。

2017年10月30日—上海中石化奉賢莊行加油站和中石化浦東機場緯三加油站啟動試點, 特設視窗開放供應地溝油制“生物柴油”。 此次發售的生物柴油B5, 是生物柴油(BD100)按5%的比例與普通石化柴油調和而成。

未來將根據試點情況逐步向全市複製推廣, 並逐步向社會車輛開放加注使用

今年乙醇汽油、生物柴油頻頻亮相頭條, 生物航煤裝置開工也箭在弦上, 生物質燃料真的來了!

近年來國家綠色低碳的能源轉型戰略使可再生電力行業發展迅猛。 可再生燃料市場發展卻明顯滯後, 企業受諸多因素制約, 發展緩慢。 生物燃料乙醇僅有7家定點生產企業, 年消費量僅260萬噸, 不到成品油的1%, 一直處於“核准生產、定向流通、封閉推廣”狀態。

生物柴油依靠地溝油、木本油料、廢棄油脂和 微藻油脂為原料, 成本受制於低迷的國際油價, 一段時間以來一直沒有正規銷售管道, 實現大規模量產還需解決環節較多、成本較高的問題。

生物航煤同樣面臨原料成本高、供應不穩定, 製造成本高於石油航煤等問題。

磕磕絆絆中, 生物燃料還是大踏步地從實驗室走向了市場, 在不遠的未來真切地影響我們的生活。 生物燃料的推廣有諸多利好:

一、從國家的能源結構角度看, 利用玉米、小麥、木薯、秸稈、油脂等可再生原料, 可以替代部分石油, 提高了非化石能源比重, 提高了能源自給率。

二、從環保角度看, 生物燃料的使用可以大幅降低有害物質的排放, 乙醇汽油可以減少二氧化碳以及機動車尾氣中的顆粒物、一氧化碳、碳氫化合物等有害物質排放。 生物柴油含硫量低, 使用後可使二氧化硫和硫化物排放量可降低約30%, 且不含對環境造成污染的芳香族化合物,

同時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特性, 生物柴油車尾氣中有毒有機物排放量僅為10%,顆粒物為20%,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排放量僅為10%, 環保性能優越。 生物航煤在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和顆粒污染物排放方面也效果顯著。

生物燃料採用秸稈等農林廢棄物為原料, 可以解決焚燒問題, 改善大氣環境品質, 利用地溝油則減少了回流餐桌的安全風險。

三、從國家糧食市場調控角度看, 發展生物原料可以提高我國對糧食生產、庫存和價格的調控能力, 促進糧食供求平衡, 形成糧食生產和消費的良性迴圈發展, 並能有助於我國玉米去庫存。

今年國家多個推廣政策的出臺無疑給生物燃料企業打了一針強心劑。

未來5-10年將會是燃料乙醇發展的黃金時期, 生物質乙醇企業如能抓住發展機遇, 穩步增加糧食乙醇產能, 積極佈局纖維素乙醇生產, 將為為今後一個時期佔領市場先機打好基礎。

隨著國際油價穩步攀升至60美元, 生物柴油的成本壓力也消解不少。 本月初國家出臺新規全國全面供應硫含量不大於10ppm的普通柴油, 同時停止國內銷售硫含量大於10ppm的普通柴油。 環保要求的提升對生物柴油企業來說又是一大利好。

話說回來, 生物燃料企業前途一片大好, 石油化工、煤化工企業怎麼辦?

一、走清潔發展之路。 “我們既要綠水青山, 又要金山銀山。 甯要綠水青山, 不要金山銀山, 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生態文明建設已經是國家的基本治國戰略, 今年以來席捲各地的環保督查為眾多化工企業敲響了警鐘。

二、產業佈局合理。最近幾年將有多個千萬噸級煉化一體化專案建成投產,必將造成我國煉化行業的大洗牌。隨著物流行業的快速發展,區域優勢進一步壓縮,下游化工企業只有更好的產業佈局才能保證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不敗。

三、加大研發投入。面對日益提升的環保要求和部分低附加值產品的過剩產能,化工企業只有加大研發投入,通過新技術、新產品,提升企業競爭力。重視智慧財產權,做好專利佈局和專有技術保護,使企業在未來發展中占得先機。

今年以來席捲各地的環保督查為眾多化工企業敲響了警鐘。

二、產業佈局合理。最近幾年將有多個千萬噸級煉化一體化專案建成投產,必將造成我國煉化行業的大洗牌。隨著物流行業的快速發展,區域優勢進一步壓縮,下游化工企業只有更好的產業佈局才能保證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不敗。

三、加大研發投入。面對日益提升的環保要求和部分低附加值產品的過剩產能,化工企業只有加大研發投入,通過新技術、新產品,提升企業競爭力。重視智慧財產權,做好專利佈局和專有技術保護,使企業在未來發展中占得先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