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動物所發現吸煙可引起癌旁正常肺組織基因組突變

僅見于癌旁正常肺組織的基因突變。 左為肺腺癌、右為肺鱗癌病人癌旁正常肺組織發生的經測序驗證的突變

吸煙及空氣污染是目前全球面臨的兩個主要公共健康問題,

均可引起人體基因組突變而導致疾病發生。 全球每年有 182 萬新發肺癌病例, 死于肺癌者達 159 萬人。 85% 的肺癌是由吸煙所引起, 空氣污染則每年引起 22 萬新發肺癌病例。 為揭示肺癌發生的機理, 研究人員往往利用癌旁正常肺組織作為對照, 剖析肺癌基因組發生的異常。 但是, 癌旁正常肺組織同樣暴露於吸煙及空氣污染之下, 是否也發生基因組突變, 迄今未被關注。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周光飆研究組利用“正常對照 - 癌組織”配對的方法, 對 11 例肺腺癌病人及 3 例肺鱗癌病人的癌旁正常肺組織及對應癌組織進行全基因組測序, 然後將資料與正常人基因組序列、單核苷酸多態性資料庫進行比對,

並排除由於測序品質不佳造成的誤差, 發現了僅存在于正常肺組織而不存在於癌組織的突變。 利用聚合酶鏈反應產物測序, 研究人員驗證了這些僅發生在正常對照肺組織的突變(見圖), 並將之稱為配對正常對照(counterpart normal control, CNC)基因組變異。 他們進一步分析了美國癌症基因組圖集(TCGA)資料庫中的 513 例肺腺癌、478 例肺鱗癌病人全外顯子組測序的結果, 找到了只存在于正常對照組織中的基因突變。 在肺腺癌患者, 正常對照組織的外顯子每 100 萬個堿基中存在 0.27 個突變, 每例標本含有 5.3 個基因突變;肺鱗癌患者正常對照組織的外顯子平均每 100 萬堿基中存在 0.57 個突變, 每例標本含有 7.8 個基因突變。 在肺腺癌及鱗癌病人的正常對照組織中,
C:G→T:A 的堿基替換比例最高, 是煙草致癌物甲基硝基亞硝基胍 (MNNG) 引起的基因組疤痕, 從另一個角度說明環境因素在肺癌發生發展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一些基因的突變與病人預後較差相關, 而另一些基因突變則與病人預後較好相關。 這說明, 在吸煙者的癌旁正常組織中同樣存在基因組突變, 當突變繼續累積就可能形成新的腫瘤病灶, 因此肺癌很有可能是多克隆起源的。

相關研究成果分別發表在 Oncotarget 和中國工程院院刊 Frontiers of Medicine 上。 該項目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精准醫學研究國家重點研發計畫、中科院“個性化藥物——基於疾病分子分型的普惠新藥研發”戰略性先導專項等的支持。

//www.impactjournals.com/oncotarget/index.php?journal=oncotarget&page=article&op=view&path%5b%5d=22020&author-preview=gzo

//journal.hep.com.cn/fmd/EN/article/showNewArticle.do?pager=2#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