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白銀,學區房和法庭上的孕婦

11月8日, 記者節。

2000年, 國務院正式批復中國記協《關於確定“記者節”具體日期的請示》, 同意將中國記協的成立日11月8日定為記者節。

記者節從此像護士節、教師節一樣, 是我國僅有的三個行業性節日之一。

當記者是怎樣一種體驗?

今天, 我們邀請了雜誌社幾名熱血青年現身說法!

白銀, 白銀

記者|張振華

7月18日“白銀案”庭審當天, 方圓記者張振華境案終於開庭了。 除了案件類型比較新穎之外,

庭上的一幕也令人記憶深刻。 公訴人朱媛媛是一位懷孕8個月的孕婦, 被告人中也有挺著大肚子的孕婦和正處於哺乳期的婦女。 在日常生活中, 即使是素不相識, 偶遇的兩位孕媽媽也可能會親切而快樂地交談起自己懷孕育寶的心得。 但是刑事法庭上, 懷孕的檢察官依法對被告人包括懷孕的被告人進行訊問, 被告人也作出相應的辯解, 無論檢察官還是被告人都顯得非常嚴肅。 由於案件複雜, 每次開庭往往持續三四個小時。 於是庭審中, 法官還會時不時地問一句, 需不需要休息一下?

這是發生在一年多以前的案件, 案件涉及200餘名外傭, 王思敏等人以旅遊、商務洽談等形式將外傭帶入中國非法從事勞務工作。

案發後, 在公安部督辦下, 蘇州公安機關偵查工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 本來此案早就偵查終結, 進入移送審查起訴階段, 卻因為其中三個犯罪嫌疑人或懷孕或處在哺乳期, 不得不一拖再拖。 案件從審查起訴一開始, 就有犯罪嫌疑人即將進入預產期, 分娩、坐月子就需要兩三個月, 後來又有犯罪嫌疑人提出自己有開放型肺結核、懷孕等情況, 又被採取了取保候審措施。

這一次的開庭, 似乎正好是所有犯罪嫌疑人的一個空檔期。 雖然下個月公訴檢察官朱媛媛也到了預產期, 庭上她需要面對六名被告人以及他們的辯護律師, 朱媛媛還是決定把這個案子起訴工作完成, 再安安心心休自己的產假。

然而, 開庭並不順利,

除個別被告人承認自己之前的供述之外, 其他被取保候審的人分別以自己當時身體不舒服、記不清等理由翻供, 而且很像諳熟法律一樣進行了陳述。 據知情人透露, 她們當中有人是違反計劃生育懷孕第三胎, 有人是未婚先孕, 為的是不被收監。 這種現象, 不禁讓旁聽的人聯想出很多問題。

去年, 記者在北京採訪過一系列特殊盜竊案。 有的婦女10年8次懷孕, 目的只為盜竊後被抓了, 能夠逃避某些法律措施和處罰。 因為我國刑訴法規定,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 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 採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可以取保候審。 刑法也作出相關規定, 即對於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懷孕婦女,

滿足一定條件的, 應當宣告緩刑;即使被判處監禁刑, 也可以暫予監外執行。

很明顯, 法律對於懷孕以及哺乳期的女性給予一定的寬容, 體現的是人道主義精神, 以便讓她們行使母親的職責, 而這些原因消失在全國兩會上採訪拍攝

第一次“上會”, 是2014年全國人大首場新聞發佈會。 大會發言人傅瑩介紹本次會議的有關情況, 並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我站在後排的攝影區內, 和諸多媒體攝影記者一起拍攝, 傅瑩出場瞬間雨點般密集的快門聲到現在我還記憶猶新。

對於媒體來說, 全國“兩會”就是一年一度的新聞大戰, 每家媒體都是全力保障、全體動員。 自從我“上會”起, 中檢報業前方報導組的硬體條件就已經很好了。

正義路上的華風賓館我已經住了3年,一人一間屋子,就算寫稿、整理照片到很晚,也不會打擾到其他記者。距離天安門廣場也不過走路10分鐘的路程,賓館位於市正中心,就算跑代表駐地,距離也相對平均,大大方便了記者的各種採訪。

每天早晨,大家7點半左右下樓吃早飯,豆漿、稀飯、油條搭配些小鹹菜,簡單一吃就各自奔向目標代表駐地。按照大會議程,分組討論基本都在各個駐地,如果是開大會,大家就可以結伴前往人民大會堂了。

中午如果記者距離駐地較近都會回來吃午飯,12點左右,一桌的菜就已經就位了;如果遠,就在各個駐地吃。忙裡偷閒時,我們也常聊起哪個駐地的飯好吃。最特別的應該是每次新聞發佈會所在的梅地亞中心了。

一層休息區的沙發、免費的乾果、蛋糕、茶、咖啡是全國兩會給媒體記者的福利,還有環繞在休息區的幾個大電視,播放著二樓直播廳裡的實況。

有時一些輕鬆的發佈會,幾名攝像記者在二樓把機器架好,回到一樓邊喝茶邊看著電視中的直播畫面,在搶時效、搶新聞的兩會新聞大作戰中,突然就有了偷得浮生半日閑的意境。

通常夜裡11點半左右開始,中檢報業所有的記者都聚集在一個房間裡開會,彙報當天採訪的稿件情況與明天準備採訪的選題。而後方的編輯更辛苦,有時最後定版會到淩晨。

每晚10點前截稿是死規矩,為了節省時間,我回到駐地第一件事就是把一天拍攝的幾千張照片從相機記憶體卡裡拷貝出來再下樓吃飯。整理、挑選、修圖、寫圖說、審核、回傳……通常在晚上9點半左右可以完成。

但這並不意味著一天工作的結束。我通常選擇抓緊間隙洗個澡解解乏,但就算是洗澡也要把手機放在一邊,方便和後方編輯溝通稿件細節。其他記者大都如此,當天重要的稿件更要來來回回校驗多次。

作為攝影記者,跟文字記者不大一樣的是“武器”很重要。第一年我經常搶不到好的角度,此後隨著“上會”經歷的豐富,總結經驗教訓,我在2015年購置了一架折疊梯,從此再也不怕早晨4點起床去會場佔領前排機位的攝像大哥了,各種角度的抓拍、搶拍都不在話下。

最輕鬆的時刻應該是人大閉幕會了,新聞大戰硝煙漸散,同事們通常結伴前往人民大會堂,走在600米長的東交民巷。有一回,我背著大大的相機包,左手挎著登高拍攝用的折疊梯,右手拎著頗像飯盒的鏡頭包,活脫脫一副“新聞民工”的造型,把他們逗得前仰後合 。按照慣例,前方報導組全部成員在這一天都要在天安門廣場合影留念,照片上大家的笑容如此放鬆自然,我仿佛感覺到,手中的相機也和往常不同了。

方圓記者張哲(左)和他的小夥伴程丁,像不像民工!像不像民工!

您可直接長按掃描二維碼,訂閱《方圓》雜誌

正義路上的華風賓館我已經住了3年,一人一間屋子,就算寫稿、整理照片到很晚,也不會打擾到其他記者。距離天安門廣場也不過走路10分鐘的路程,賓館位於市正中心,就算跑代表駐地,距離也相對平均,大大方便了記者的各種採訪。

每天早晨,大家7點半左右下樓吃早飯,豆漿、稀飯、油條搭配些小鹹菜,簡單一吃就各自奔向目標代表駐地。按照大會議程,分組討論基本都在各個駐地,如果是開大會,大家就可以結伴前往人民大會堂了。

中午如果記者距離駐地較近都會回來吃午飯,12點左右,一桌的菜就已經就位了;如果遠,就在各個駐地吃。忙裡偷閒時,我們也常聊起哪個駐地的飯好吃。最特別的應該是每次新聞發佈會所在的梅地亞中心了。

一層休息區的沙發、免費的乾果、蛋糕、茶、咖啡是全國兩會給媒體記者的福利,還有環繞在休息區的幾個大電視,播放著二樓直播廳裡的實況。

有時一些輕鬆的發佈會,幾名攝像記者在二樓把機器架好,回到一樓邊喝茶邊看著電視中的直播畫面,在搶時效、搶新聞的兩會新聞大作戰中,突然就有了偷得浮生半日閑的意境。

通常夜裡11點半左右開始,中檢報業所有的記者都聚集在一個房間裡開會,彙報當天採訪的稿件情況與明天準備採訪的選題。而後方的編輯更辛苦,有時最後定版會到淩晨。

每晚10點前截稿是死規矩,為了節省時間,我回到駐地第一件事就是把一天拍攝的幾千張照片從相機記憶體卡裡拷貝出來再下樓吃飯。整理、挑選、修圖、寫圖說、審核、回傳……通常在晚上9點半左右可以完成。

但這並不意味著一天工作的結束。我通常選擇抓緊間隙洗個澡解解乏,但就算是洗澡也要把手機放在一邊,方便和後方編輯溝通稿件細節。其他記者大都如此,當天重要的稿件更要來來回回校驗多次。

作為攝影記者,跟文字記者不大一樣的是“武器”很重要。第一年我經常搶不到好的角度,此後隨著“上會”經歷的豐富,總結經驗教訓,我在2015年購置了一架折疊梯,從此再也不怕早晨4點起床去會場佔領前排機位的攝像大哥了,各種角度的抓拍、搶拍都不在話下。

最輕鬆的時刻應該是人大閉幕會了,新聞大戰硝煙漸散,同事們通常結伴前往人民大會堂,走在600米長的東交民巷。有一回,我背著大大的相機包,左手挎著登高拍攝用的折疊梯,右手拎著頗像飯盒的鏡頭包,活脫脫一副“新聞民工”的造型,把他們逗得前仰後合 。按照慣例,前方報導組全部成員在這一天都要在天安門廣場合影留念,照片上大家的笑容如此放鬆自然,我仿佛感覺到,手中的相機也和往常不同了。

方圓記者張哲(左)和他的小夥伴程丁,像不像民工!像不像民工!

您可直接長按掃描二維碼,訂閱《方圓》雜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