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泰安城市管理指揮調度中心數字平臺讓城市管理“耳聰目慧”

大眾網泰安11月8日訊近年來, 泰安市城市管理指揮調度中心加快向“智慧化城市管理”轉型升級, 把涉及城市管理與市民生活利益密切相關的環境衛生、市政設施、城市綠化、城市防汛等各類民生問題, 都納入了數位化城市管理指揮調度平臺。 9月12日, 泰安市數位化城市管理平臺順利通過省住建廳城管局數位化城市管理驗收專家組專家驗收, 標誌著泰安市數位化城市管理工作向數位化、精細化、智慧化邁出了關鍵性的一步。

根據住建部萬米單元網格與編碼規則, 中心將泰安城區劃分為122個單元網格,

精心選備了100多名一線資訊採集員, 分佈在各個網格內, 通過城市管理智慧巡查軟體“管E通”, 實行“分兵把口、各負其責”的辦法, 負責以長城路、龍潭路、溫泉路為界的66條道路、泰城122公里的城市管理部件和事件進行巡查、監督、管理任務。 尤其是對背街小巷內的井蓋破損、堆積垃圾和道路出入口以及環境污染較為嚴重的“盲區”, 作為巡視監查的重點部位和目標, 正是由於數位化城市管理快速及時、觀察準確、精准定位、有效採集、防止遺漏的獨特優勢, 使許多影響市容市貌的“髒亂差”等問題得到解決。

同時, 中心在住建部規定的9大子系統的基礎上, 結合泰城實際, 綜合運用現代資訊技術, 建設了大螢幕監督指揮、領導移動督辦、視頻智慧識別等28個子系統,

是住建部規定的子系統數量的3倍以上, 建立起資訊採集、任務派遣、處理核查、綜合評價等7套運行程式, 對城市管理出現的各類問題及時準確發現、立即採集整理, 日平均資訊採集量達到1800多件, 核查1200餘件。 為了完善系統平臺功能, 中心建成了集電話、管E通、視頻監控、網站、電郵“五位一體”的綜合集中受理一體化平臺, 10余名坐席人員認真接聽受理群眾電話舉報和市民反映的問題, 日平均受理量約50件左右。

中心實施《動態督導考核方案》, 對泰城9大類城市管理問題的事、部件問題和19項日常工作進行精細化督導巡查, 運用大資料庫, 結合資料圖表、問題對比等方式適時編發研判分析, 為市委、市政府及相關責任單位對提出相關的意見和建議,

使大量的城市管理工作資料更具“活力”。 與城區27個城市管理單位建立一名分管領導、一名專職聯絡員、一步專用電話、一台專用電腦、一條專用光纖的“五個一”工作機制, 實現城市管理問題的高效處置。 將城市管理問題劃分為日常問題、簡易案件、疑難問題、突發問題、重大城市管理問題5大類, 有效保障了各類問題的高效處置。

為保證各類城市管理問題得到切實有效解決, 指揮中心根據城市管理事件工作量、結案率、按期結案率、駁回率4項指標, 定期對城市管理各責任單位進行綜合評議和科學評價, 並建立了倒查追責機制, 對城市管理問題處置情況進行全程動態監督, 切實提高了城市管理水準和效能。

對一線資訊採集員的巡查工作每天進行GPS動態監管, 一旦發現問題立即糾正、督促整改落實, 並納入考評範疇, 確保常年戰鬥在一線的資訊採集員履職盡責, 全心全意地服務城市管理。

中心堅持群眾利益無小事, 切實做到“民有所需、我有所為”。 與局屬各單位建立內部聯動機制, 建立城管系統24小時應急處置體系, 高效辦理12345便民服務案件, 群眾滿意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 按時處置率100%;積極處置110轉辦案件, 緊急性較強的路面塌陷、道路井蓋破損等嚴重影響道路交通安全的問題, 安排專人第一時間與責任單位協調處理;運用高清監控、視頻截圖等捕捉不文明行為, 並將其在電視臺、報紙等新聞媒體進行曝光;推出“全民城管”APP,

讓更多的市民參與到城市管理, 真正實現“人民城市人民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