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塔雲山形似寶塔,直聳雲端,素有“金頂刺青天,松海雲霧間”美譽

塔雲山

塔雲山, 位於陝西鎮安縣城西南35公里處, 距西康高速公路東坪出口15公里, 主峰海拔1665.8米。

山上十餘處古樸、奇巧的殿堂樓閣,

始建于明萬曆二十五年。 2003年被列入省二級文物保護單位。

塔雲山是馳名秦、鄂、川、豫等地的道教名山, 位於鎮安縣城西35公里的柴坪鎮境內, 主峰金頂海拔1665.8米, 形似寶塔, 直聳雲端, 素有“金頂刺青天, 松海雲霧間”之美譽。

其道教古建築群建於明正德年間(1505—1521),

由一館、一塔、一廟、一堂、九殿組成, 風格古樸而清雅。

尤其金頂觀音殿, 建於塔雲山萬仞絕頂之上, 三面懸於萬丈深淵, 可謂鬼斧神工, 令人歎為觀止, 被稱為“秦楚一柱, 絕頂道觀”。

清乾隆以來曾五次對塔雲山古建築群進行過修葺, 至今已有500多年歷史, 為省級二級文物保護單位。

塔雲山以險絕、奇特、秀美、壯觀、神異而著稱, 不僅具有厚重久遠的道教文化, 而且擁有絢麗多彩的自然風光。

在2011年度中國最美潛力景區評選活動中, 塔雲山景區當選中國最具潛力的十大道教名山。

中國道教協會會長任發融題詞高度評價塔雲山:“秦嶺第一仙境,

天下最險道觀”。

2015年12月, 塔雲山景區入選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門票價格:70元 開放時間:08:00-18:00

簡介

“金頂旋轉在九霄, 腳踩飛雲魂飄渺。 果是人間一仙界, 天宮勝景獨這好。 ”這昔日志士名人詠詩讚譽的, 就是位於鎮安縣之西的柴坪鎮安坪村的塔雲山奇觀。

塔雲山, 又名討兒山, 海拔1665.8米, 邑人進士晏安瀾改今名。

由一館、一堂、一廟、一塔、九殿組成, 始建 于明萬曆二十五年(西元1597年), 清代和民國皆有增修。

塔雲山的第一景是塔雲仙館。 5間正堂, 兩層樓閣, 是專為上山進香和遊客設置的食宿之所, 可容納500餘人。

公館正中嵌鐫著“塔雲仙館”四個大字,熠熠閃光。

公館右上手是一座大殿,青堂瓦舍,雕樑畫棟,粉牆彩繪,有12尊生機盎然的泥塑神像。

從大殿向東南繞一道彎,過一個小山埡,便可看到數十面排列整齊的石碑。

塊塊碑文詳細地記述著修葺廟宇的年代和募資者姓名。

從碑林前行10余米便是一塊開闊地,這裡有靈宮殿、龍王殿、文官殿、玉皇殿、娘娘殿、祖師殿和八仙堂。在龍王殿后山,八仙堂左側有一座古樸典雅的玉石塔。

塔底圍2米,高5米,分為五層建制。

塔壁有玉溪氏題寫的“半世從未染紅塵,自是蓬萊第一人,身古熏名雲玉石,念動塔里貯陽春”楹聯。

塔門坊有石刻對聯一副,上聯“果滿善圓千秋鞏固”,下聯“功高德厚萬古流芳”。

順石塔再向崖巔攀登,約1.0米的險厄處有一座面積不足2平方米的小廟。

故命此廟為“舍屍殿”。

從“舍屍殿”轉身向右攀,又有一個山巔,山巔上有一座3間兩樓的殿堂,名曰“一殿門”,又叫“化錢爐”,殿門匾楷書“天外雲峰”4個大字。

登塔雲觀奇景,絕妙處在金頂。

金頂就是觀音殿。這座不足6平方米的小廟,建築十分險厄。

它居於塔雲山頂,三面懸於萬丈深淵,是用4根石柱插入石縫,用石條鋪墊立基,廟頂用黃銅鑄尖。

黃銅頂經陽光照耀,閃爍出萬道金光,故有金頂之說。

這座觀音廟有4根翹角飛簷,每根翹簷各掛21斤重的銅鈴一顆。銅鈴隨風舞動,發出有節奏的音韻,青龍活靈活現形欲騰飛起舞,其工藝精湛堪稱一絕。

廟門額橫匾石刻“塔雲山”3字;石雕楹聯是“樹長菩提蔭庇人天百歲;花開覆缽香蕩世界三千”。

規模

塔雲山,俊秀、高聳、險峻,遠眺如破土而出竹筍,清新秀麗,近看又像聳入天際的高塔,雄偉壯觀。

古建築群在海拔2000余米處,由一館、一堂、一廟、一塔、九殿組成。

據碑文載,廟宇建于明萬曆年間(1582),清乾隆、道光、光緒、民國期間曾五次修葺初具規模,壯觀古樸。

塔雲山地形陡峭,奇石嶙峋,有峰嶺、峽谷、絕壁等各式地貌。

森林茂密,風光旖旎,大樹參天、空氣清新,山上道教建築依山勢而築,雕樑畫棟,建築風格十分獨特,歷經400多年,依然保留尚好。

特別是高聳於萬丈懸崖上的金頂,更是遠近有名。

金頂不足3平方米,建於塔雲山頂,三面為千仞絕壁。

登臨金頂朝拜,腳踏流雲,聽松濤、賞圓月,素有“金頂刺青天、松海雲霧間”之說。

旅遊景點

塔雲山景區旅遊資源品種繁多,結構佈局合理,依據國家標準《風景名勝區規劃規範》,塔雲山有一級景點11處,二級景點8處,典型三級景源13處,分為土地嶺遊覽區、過風埡遊覽區、塔雲山金頂遊覽區、西北村遊覽區。

塔雲仙館

塔雲山的第一景就是塔雲仙館。

仙館五間正廳,兩層樓閣,是專為上山進香者和遊客設置的食宿之所,可容納500餘人。

公館正門用蘭色琉璃瓦鑲邊,正中嵌鐫“塔雲仙館”四個蘭光閃爍的大字。

公館右上手是一座大殿,大殿青堂瓦舍,雕樑畫棟,粉牆彩繪,有12尊生機盎然的泥塑神像。

從大殿向東南前進,繞一道彎,過一個小山埡,便可看到數十面排列整齊的石碑。

塊塊碑文都詳細的記述著修葺廟宇的年代和募資者姓名。在龍王殿后山,八仙堂左側有一座古樸典雅的玉石塔。

塔底圍2米,高5米,分為五層建制。塔壁有玉溪氏題寫的“半世從未染紅塵,自是蓬萊第一人。

身古熏名雲玉石,念動塔里貯陽春”的楹聯。塔門坊有石刻對聯一副,上聯寫“果滿善圓千秋鞏固”;下聯寫“功高德厚萬世流芳”。

順石塔再向崖巔攀登,約10米的險厄處有一座面積不足2平方米的小廟。

該廟三面環於萬丈懸崖,廟門前只有容人一跪之地,稍不當心就有跌落深淵,粉身碎骨之險。

故命此廟為“舍屍廟”。

從“舍屍殿”轉身向右攀,又有一個山巔,山巔上有一座三間兩樓的殿堂,名曰“一殿門”,又叫“化錢爐”,殿門匾楷書“天外雲峰”四個大字。

傳說,世有觀音,能超眾生,而凡有所求者,必先在“化錢爐”祈禱、淨身、潔心,然後才能到觀音廟許願還願。

因此,殿門香火甚盛。其門聯石刻首“元都百二河山凝瑞色;聖地三千客闕起祥光。”

觀音殿

登塔雲觀奇景,絕妙處在金頂。金頂就是觀音殿。這座不足六平方米的小廟,建築十分險厄。

它居於塔雲山頂,三面懸於萬丈深淵,是用四根石柱插入石縫,用石條鋪墊立基,廟頂用黃銅鑄尖。

黃銅頂經陽光照耀,閃爍出萬道金光,故有金頂之說。

這座觀音廟有四根翹角飛簷,每根翹簷各掛21斤重的銅鈴一顆。

銅鈴隨風舞動,發射出有節奏的音韻,在萬丈懸崖之上,聽到這叮叮噹當的鈴聲,更增添了空中樓閣的雅靜。

廟門首是一條石雕青龍,青龍活靈活現欲騰飛起舞,其工藝精湛堪稱一絕。

廟門額橫匾石刻“塔雲山”三字;

石雕楹聯是“樹長菩提蔭庇人天百歲;花開覆缽香蕩世界三千。”

遊人登上金頂,有暢遊天宮般的享受。

其他

塔雲山左有弛風山,其山勢陡峭,古松參天。

站立弛風山頭可以收覽塔雲山全景,是遊人憩息的好去處;

右為東風山,其山巍娥壯觀,林木幽森,靠近山坡處有一寬敞牧馬坡,順牧馬坡而上,遠眺,塔雲山、舍屍崖、金頂均收眼底。

歷史文化

塔雲山古建築群已有400年歷史,不知有多少志士名人到此一遊,從牆壁題詩中可以想見遊客對此地景觀怦然心動。今選數首:

(1)“金頂旋轉在九霄,腳踩飛雲魂飄渺。果是人間一仙界,天宮勝景獨這好。”

(2)“青松參天數千年,懸崖絕壁百丈澗。誰不稱讚華山高,華山僅只這一半。”

(3)“青雲悠悠蓋塔雲,萬古流芳皆是春。穿雲碧峰飄飄然,煜照仙界香紛紛。”

【這怕是當地人的打油詩吧。應該是的。作為打油詩雅俗共賞。】

塔雲山廟宇雖遭“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然而,處於群眾的齊心保護,古建築雄姿尚存,有一僧一道上山護持,景觀盎然,很值得一遊。

塔雲山樹木

風景秀麗的塔雲山景區位於陝西省鎮安縣境內,處於北亞熱帶和暖溫帶的過渡地帶,這裡氣溫適宜,空氣濕潤,雨量充沛,是各種樹木生長發育的良好地區;

經我們初步調查,該區有木本植物283種,其中喬木樹種78種,灌木樹種193種,木質藤本植物12種,是秦嶺山脈木本植物分佈比較集中的地區之一。

塔雲山景區樹木的優勢種類有6種,其中落葉闊葉樹種有銳齒櫟和栓皮櫟兩種;

常綠闊葉樹種有刺葉櫟和匙葉櫟兩種;針葉樹種有油松和華山松兩種。

這6種樹木分別佔據著不同的坡向和坡位,形成塔雲山景區主要森林植物群落。

塔雲山景區珍貴樹種有血皮槭、玉蘭、領春木、白皮松和堅樺等種類;

觀賞樹種主要有紫荊(饃饃葉)、四照花、黃櫨、胡枝子、盤葉忍冬等種類;

糧油樹種有板栗、核桃、野胡桃等;

生物能源樹種有黃連木、漆樹等;

野菜樹種有香椿、青莢葉(葉上花)、短枝六道木(神仙豆腐)等;

野果樹種主要有懸鉤子、野櫻桃、三葉木通(八月炸)、四照花等。

備註:歡迎本地及去過的朋友留言回饋最新情況,給準備去遊玩的朋友提供參考,謝謝!

可容納500餘人。

公館正中嵌鐫著“塔雲仙館”四個大字,熠熠閃光。

公館右上手是一座大殿,青堂瓦舍,雕樑畫棟,粉牆彩繪,有12尊生機盎然的泥塑神像。

從大殿向東南繞一道彎,過一個小山埡,便可看到數十面排列整齊的石碑。

塊塊碑文詳細地記述著修葺廟宇的年代和募資者姓名。

從碑林前行10余米便是一塊開闊地,這裡有靈宮殿、龍王殿、文官殿、玉皇殿、娘娘殿、祖師殿和八仙堂。在龍王殿后山,八仙堂左側有一座古樸典雅的玉石塔。

塔底圍2米,高5米,分為五層建制。

塔壁有玉溪氏題寫的“半世從未染紅塵,自是蓬萊第一人,身古熏名雲玉石,念動塔里貯陽春”楹聯。

塔門坊有石刻對聯一副,上聯“果滿善圓千秋鞏固”,下聯“功高德厚萬古流芳”。

順石塔再向崖巔攀登,約1.0米的險厄處有一座面積不足2平方米的小廟。

故命此廟為“舍屍殿”。

從“舍屍殿”轉身向右攀,又有一個山巔,山巔上有一座3間兩樓的殿堂,名曰“一殿門”,又叫“化錢爐”,殿門匾楷書“天外雲峰”4個大字。

登塔雲觀奇景,絕妙處在金頂。

金頂就是觀音殿。這座不足6平方米的小廟,建築十分險厄。

它居於塔雲山頂,三面懸於萬丈深淵,是用4根石柱插入石縫,用石條鋪墊立基,廟頂用黃銅鑄尖。

黃銅頂經陽光照耀,閃爍出萬道金光,故有金頂之說。

這座觀音廟有4根翹角飛簷,每根翹簷各掛21斤重的銅鈴一顆。銅鈴隨風舞動,發出有節奏的音韻,青龍活靈活現形欲騰飛起舞,其工藝精湛堪稱一絕。

廟門額橫匾石刻“塔雲山”3字;石雕楹聯是“樹長菩提蔭庇人天百歲;花開覆缽香蕩世界三千”。

規模

塔雲山,俊秀、高聳、險峻,遠眺如破土而出竹筍,清新秀麗,近看又像聳入天際的高塔,雄偉壯觀。

古建築群在海拔2000余米處,由一館、一堂、一廟、一塔、九殿組成。

據碑文載,廟宇建于明萬曆年間(1582),清乾隆、道光、光緒、民國期間曾五次修葺初具規模,壯觀古樸。

塔雲山地形陡峭,奇石嶙峋,有峰嶺、峽谷、絕壁等各式地貌。

森林茂密,風光旖旎,大樹參天、空氣清新,山上道教建築依山勢而築,雕樑畫棟,建築風格十分獨特,歷經400多年,依然保留尚好。

特別是高聳於萬丈懸崖上的金頂,更是遠近有名。

金頂不足3平方米,建於塔雲山頂,三面為千仞絕壁。

登臨金頂朝拜,腳踏流雲,聽松濤、賞圓月,素有“金頂刺青天、松海雲霧間”之說。

旅遊景點

塔雲山景區旅遊資源品種繁多,結構佈局合理,依據國家標準《風景名勝區規劃規範》,塔雲山有一級景點11處,二級景點8處,典型三級景源13處,分為土地嶺遊覽區、過風埡遊覽區、塔雲山金頂遊覽區、西北村遊覽區。

塔雲仙館

塔雲山的第一景就是塔雲仙館。

仙館五間正廳,兩層樓閣,是專為上山進香者和遊客設置的食宿之所,可容納500餘人。

公館正門用蘭色琉璃瓦鑲邊,正中嵌鐫“塔雲仙館”四個蘭光閃爍的大字。

公館右上手是一座大殿,大殿青堂瓦舍,雕樑畫棟,粉牆彩繪,有12尊生機盎然的泥塑神像。

從大殿向東南前進,繞一道彎,過一個小山埡,便可看到數十面排列整齊的石碑。

塊塊碑文都詳細的記述著修葺廟宇的年代和募資者姓名。在龍王殿后山,八仙堂左側有一座古樸典雅的玉石塔。

塔底圍2米,高5米,分為五層建制。塔壁有玉溪氏題寫的“半世從未染紅塵,自是蓬萊第一人。

身古熏名雲玉石,念動塔里貯陽春”的楹聯。塔門坊有石刻對聯一副,上聯寫“果滿善圓千秋鞏固”;下聯寫“功高德厚萬世流芳”。

順石塔再向崖巔攀登,約10米的險厄處有一座面積不足2平方米的小廟。

該廟三面環於萬丈懸崖,廟門前只有容人一跪之地,稍不當心就有跌落深淵,粉身碎骨之險。

故命此廟為“舍屍廟”。

從“舍屍殿”轉身向右攀,又有一個山巔,山巔上有一座三間兩樓的殿堂,名曰“一殿門”,又叫“化錢爐”,殿門匾楷書“天外雲峰”四個大字。

傳說,世有觀音,能超眾生,而凡有所求者,必先在“化錢爐”祈禱、淨身、潔心,然後才能到觀音廟許願還願。

因此,殿門香火甚盛。其門聯石刻首“元都百二河山凝瑞色;聖地三千客闕起祥光。”

觀音殿

登塔雲觀奇景,絕妙處在金頂。金頂就是觀音殿。這座不足六平方米的小廟,建築十分險厄。

它居於塔雲山頂,三面懸於萬丈深淵,是用四根石柱插入石縫,用石條鋪墊立基,廟頂用黃銅鑄尖。

黃銅頂經陽光照耀,閃爍出萬道金光,故有金頂之說。

這座觀音廟有四根翹角飛簷,每根翹簷各掛21斤重的銅鈴一顆。

銅鈴隨風舞動,發射出有節奏的音韻,在萬丈懸崖之上,聽到這叮叮噹當的鈴聲,更增添了空中樓閣的雅靜。

廟門首是一條石雕青龍,青龍活靈活現欲騰飛起舞,其工藝精湛堪稱一絕。

廟門額橫匾石刻“塔雲山”三字;

石雕楹聯是“樹長菩提蔭庇人天百歲;花開覆缽香蕩世界三千。”

遊人登上金頂,有暢遊天宮般的享受。

其他

塔雲山左有弛風山,其山勢陡峭,古松參天。

站立弛風山頭可以收覽塔雲山全景,是遊人憩息的好去處;

右為東風山,其山巍娥壯觀,林木幽森,靠近山坡處有一寬敞牧馬坡,順牧馬坡而上,遠眺,塔雲山、舍屍崖、金頂均收眼底。

歷史文化

塔雲山古建築群已有400年歷史,不知有多少志士名人到此一遊,從牆壁題詩中可以想見遊客對此地景觀怦然心動。今選數首:

(1)“金頂旋轉在九霄,腳踩飛雲魂飄渺。果是人間一仙界,天宮勝景獨這好。”

(2)“青松參天數千年,懸崖絕壁百丈澗。誰不稱讚華山高,華山僅只這一半。”

(3)“青雲悠悠蓋塔雲,萬古流芳皆是春。穿雲碧峰飄飄然,煜照仙界香紛紛。”

【這怕是當地人的打油詩吧。應該是的。作為打油詩雅俗共賞。】

塔雲山廟宇雖遭“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然而,處於群眾的齊心保護,古建築雄姿尚存,有一僧一道上山護持,景觀盎然,很值得一遊。

塔雲山樹木

風景秀麗的塔雲山景區位於陝西省鎮安縣境內,處於北亞熱帶和暖溫帶的過渡地帶,這裡氣溫適宜,空氣濕潤,雨量充沛,是各種樹木生長發育的良好地區;

經我們初步調查,該區有木本植物283種,其中喬木樹種78種,灌木樹種193種,木質藤本植物12種,是秦嶺山脈木本植物分佈比較集中的地區之一。

塔雲山景區樹木的優勢種類有6種,其中落葉闊葉樹種有銳齒櫟和栓皮櫟兩種;

常綠闊葉樹種有刺葉櫟和匙葉櫟兩種;針葉樹種有油松和華山松兩種。

這6種樹木分別佔據著不同的坡向和坡位,形成塔雲山景區主要森林植物群落。

塔雲山景區珍貴樹種有血皮槭、玉蘭、領春木、白皮松和堅樺等種類;

觀賞樹種主要有紫荊(饃饃葉)、四照花、黃櫨、胡枝子、盤葉忍冬等種類;

糧油樹種有板栗、核桃、野胡桃等;

生物能源樹種有黃連木、漆樹等;

野菜樹種有香椿、青莢葉(葉上花)、短枝六道木(神仙豆腐)等;

野果樹種主要有懸鉤子、野櫻桃、三葉木通(八月炸)、四照花等。

備註:歡迎本地及去過的朋友留言回饋最新情況,給準備去遊玩的朋友提供參考,謝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