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李紅宣:用實幹鑄就新營村脫貧發展

李紅宣, 中國郵政集團公司昭通市分公司主任科員、扶貧工作隊隊長。 自2016年1月起, 他被選派到永善縣碼口鎮新營村任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長,

開展駐村工作。 到新營村後, 李紅宣帶領駐村隊員走村入戶、訪貧問苦、尋找專案、協調資金, 用實幹助力新營村脫貧發展。

進村入戶訪民情 棘手問題得解決

新營村位於永善縣碼口鎮南部, 距鎮政府所在地20公里, 下轄7個自然村25個村民小組, 全村總人口701戶3245人, 屬於碼口鎮貧困村, 新營村山高地險, 地勢偏遠, 交通設施極其落後, 產業結構單一等是致貧致困的主要原因。

李紅宣到崗後, 立馬就投入到工作中。 立即組織駐村隊員走村入戶, 瞭解村民的基本情況和脫貧想法。 大量的走訪、座談、資料收集。 從鎮政府到新營村僅有一條小路, 僅能一輛車通行, 路邊是萬丈深淵, 這條路是村民與外界聯繫的唯一道路, 每逢下雨,

道路泥濘, 蜿蜒崎嶇, 山體經常大面積塌方。 在走訪到新營村碉上組時, 看到村民人背馬馱運輸建房材料。 通過瞭解, 得知新營村通往碉上組公路有一段50米左右公路因山體垮塌, 已經多日車輛無法通行, 建房所需的材料需二次轉運, 大大增加了村民建房負擔。 他立即到該路段進行實地考察, 對施工所需費用進行預算。 積極與市分公司彙報, 協調1.5萬元資金, 發動村民, 請來挖機等對公路進行清理, 兩天后一條生命之路打通了, 新營村的村民發出歡呼的聲。

長期以來, 新營村委會及周邊10余戶村民用水難成為“老大難”問題, 到七、八月份, 村民都需到3公里外的水源地取水, 給生產生活增加了負擔。 為解決用水問題, 他組織駐村隊員跋山涉水,

多次尋找水源地, 不辭辛勞實地考察, 多次記錄和請教專家。 並積極向市分公司請示彙報, 爭取資金, 終於確定了水源位置, 拉通了新營村村委會水管, 解決了村委會周邊村民的用水難問題, 得到村民的稱讚。

思群眾所想 郵政便民服務顯威力

立足實際抓項目 培育產業促發展

要讓村民脫貧致富, 就需要使村民有源源不斷的收入來源, 這是他總結出來的經驗。 在入戶走訪中, 許多村民提出通過種植核桃、中藥材, 養殖牛、豬、羊等來脫貧的意願。 他帶領駐村隊員經過實地考察和市場調研, 對新營村產業發展定位為種植業和養殖業, 種植業以玉米、洋芋為短期見效快的致富產業, 核桃為提質增效產業,

花椒種植為長期發展產業;養殖業定位為養牛、養羊組建農村合作社聯合實施, 爭取各級支持, 村民主動參與。 按照產業發展規劃, 他積極協調農技部門人員, 2016年、2017年連續在新營村開展種植養殖科技培訓, 發動村民相信科學, 應用科學技術提升種植養殖產業發展, 村民科學種植養殖意識不斷得到增強。 截至2017年8月底, 新營村已有核桃1300多畝, 已掛果有800餘畝, 已結果的花椒400多畝, 全村養豬1200餘頭, 養牛90餘頭, 其他專案正在他的宣導下有序開展。

當前, 新營村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關心下, 在市郵政公司和駐村工作隊大力支持下, 碼口鎮到新營村通村油路已完工, 方便了群眾出行。 新營村一組、碉上一組, 長環二組, 埡口一、二、三組取水點和水池得到修復,

解決了群眾“用水難”問題。 新營村紙廠、岔河一二組、長環一組等4個村民組全部實現通電。 村委會也實現移動寬頻辦公。 看到不斷完善的基礎設施和當地群眾生活的不斷變化, 老李臉上露出笑容。

來源|昭通日報

編輯|永善縣新聞中心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