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多依河邊的土著民族

鳳凰穀出來, 我們直接去多依河, 我們一到景區門口就看到很多布依族的當地居民在門口買小吃, 有花米飯、河魚 、烤土豆、烤香腸等, 當然對顯眼的就是花米飯了, 看起來特別的漂亮, 有好幾種顏色, 分別是用不用的藥材泡制而成的, 據說花米飯的製作過程非常複雜。

首先要把上好的糯米淘淨曬乾, 同時到山裡採摘各種有利於身體的植物熬成紅、黃、藍、橙、黑等顏色, 之後將洗淨的糯米分別浸泡於各類植物染料中, 待各種鮮豔的色彩已深深浸透米質, 米的顏色已徹底改變, 再將它拿到水邊淘洗乾淨,

然後放到甄子裡蒸熟。 此時, 滿甄子紅、黃、藍、橙、黑等鮮豔的色彩在濃濃蒸氣中熠熠閃爍, 純粹的香味滿屋飄溢。 簡直是色鮮味美俱全了。

多依河位於羅平縣城東南40公里的叢山峻嶺之中, 是國家4A級名勝風景區, 一目十灘和世界水車博覽園是其亮點。 門票70元/人, 區間車往返是30元/人, 單程是15元/人, 夏天的時候這裡還可以劃竹排, 漂流。 我們是坐區間車遊覽的, 中間的點都會停下來讓我們去玩, 多依河山水秀美, 短短八公里的河道, 瀑群密佈姿態萬千, 溪流潺潺環境清幽, 古樹參天浮光掠影, 風情濃郁美不勝收。 不過2、3月的時候才是最好的, 因為這個時間水太大了, 也比較渾濁。

進來首先看到的是幾個水風車

水車又稱孔明車,是我國最古老的農業灌溉工具,是先人們在征服世界的過程中創造出來的高超勞動技藝,是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相傳為漢靈帝時畢嵐造出雛形,經三國時孔明改造完善後在蜀國推廣使用,隋唐時廣泛用於農業灌溉,至今已有1700餘年歷史。

雖然現在多依河不是最佳的遊覽時機,但是勝在清淨,正好是旅遊淡季,遊玩的客人不多,我們在這裡靜靜的談笑聲都和這裡的一草一木融合起來,真的有回歸大自然的感覺,沒有城市的喧囂,沒有別人的打擾

就連路上的小花朵也開得格外燦爛

今天運氣很好,正巧趕上CCTV某節目的錄製,拍攝內容是布依族的織布手藝,大開眼界啊

布依族,中國西南部一個較大的少數民族。2010年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有287萬餘人。現位居全國56個民族人口排名第12位。

布依族由古代百越人演變而來。唐代史稱“西南蠻”,宋元以後漢族史籍中稱“蕃”、“仲家蠻”,明、清稱“仲蠻”,解放前,布依人被稱為“仲家”、“水戶”、“夷族”、“土邊”、“本地”、“繞家”等

布依族的服飾很有特色。服飾多為青、藍、白幾種顏色。男子的服裝式樣各地基本相同,多包頭帕,頭帕有條紋和純青兩種;衣服為對襟短衣,一般是內白外青或藍,褲子為長褲;老年人多穿大袖短衣或青、藍長衫,腳上穿布統襪。現代布依族婦女的服飾各地不一,婦女著大襟短衣,部分著百褶長裙。在布依族聚居的扁擔山一帶,少女喜穿滾邊短衣,系綢緞腰帶,頭戴織錦頭帕,以粗髮辮盤紮頭巾,額上為織錦圖案和數圈髮辮,下穿褲子,著繡花鞋。青年女性穿蠟染百褶裙,斜襟短衣,繡花盤肩,用各種花線沿衣肩繡成兩排小正方形的半圓形圖案,領圈兩邊拋花織錦,顏色醒目;衣袖中間為織錦,上下兩段是蠟染;衣服下擺為一寸左右的織錦鑲邊,胸前戴繡花或織錦長圍腰,系淺色綢緞腰帶;頭戴織錦頭巾,耳邊垂著一束各色線做成的耍須。已婚者的頭飾戴“更考”,以竹筍殼和布匹製成,形如撮箕,前圓後矩。每逢盛大節日或宴會時,婦女仍均喜佩帶各式各樣的耳環、戒指、項圈、發簪和手鐲等銀飾

古老的織布手藝,雖然速度很慢,但是卻是布依族的文化藝術的瑰寶

繼續往前走,路過一座吊橋

隨便走走隨便拍拍,山林的清新空氣帶給我好心情

一目十灘,這時水量不大,怎麼數也沒有數到十個灘

多依河的各種水景觀

鑒於我的拍攝技術實在不太行,還是借用一下同行一位大師用單反拍的多依河瀑布吧

一些零碎的相片,記錄我們一路遊玩留下的記憶

出了多依河景區,我們往羅平出發,路過魯布革三峽風景區的時候,不遠處的大壩正在放水, 出現了美麗的彩虹

今天的晚餐,是在縣城一家小餐館解決的~味道還是不錯滴,兩道素材都炒得那麼有味道

酒店,酒店非常的漂亮,是歐式風格的建築,是我們這一程中最有特色的酒店。

進來首先看到的是幾個水風車

水車又稱孔明車,是我國最古老的農業灌溉工具,是先人們在征服世界的過程中創造出來的高超勞動技藝,是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相傳為漢靈帝時畢嵐造出雛形,經三國時孔明改造完善後在蜀國推廣使用,隋唐時廣泛用於農業灌溉,至今已有1700餘年歷史。

雖然現在多依河不是最佳的遊覽時機,但是勝在清淨,正好是旅遊淡季,遊玩的客人不多,我們在這裡靜靜的談笑聲都和這裡的一草一木融合起來,真的有回歸大自然的感覺,沒有城市的喧囂,沒有別人的打擾

就連路上的小花朵也開得格外燦爛

今天運氣很好,正巧趕上CCTV某節目的錄製,拍攝內容是布依族的織布手藝,大開眼界啊

布依族,中國西南部一個較大的少數民族。2010年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有287萬餘人。現位居全國56個民族人口排名第12位。

布依族由古代百越人演變而來。唐代史稱“西南蠻”,宋元以後漢族史籍中稱“蕃”、“仲家蠻”,明、清稱“仲蠻”,解放前,布依人被稱為“仲家”、“水戶”、“夷族”、“土邊”、“本地”、“繞家”等

布依族的服飾很有特色。服飾多為青、藍、白幾種顏色。男子的服裝式樣各地基本相同,多包頭帕,頭帕有條紋和純青兩種;衣服為對襟短衣,一般是內白外青或藍,褲子為長褲;老年人多穿大袖短衣或青、藍長衫,腳上穿布統襪。現代布依族婦女的服飾各地不一,婦女著大襟短衣,部分著百褶長裙。在布依族聚居的扁擔山一帶,少女喜穿滾邊短衣,系綢緞腰帶,頭戴織錦頭帕,以粗髮辮盤紮頭巾,額上為織錦圖案和數圈髮辮,下穿褲子,著繡花鞋。青年女性穿蠟染百褶裙,斜襟短衣,繡花盤肩,用各種花線沿衣肩繡成兩排小正方形的半圓形圖案,領圈兩邊拋花織錦,顏色醒目;衣袖中間為織錦,上下兩段是蠟染;衣服下擺為一寸左右的織錦鑲邊,胸前戴繡花或織錦長圍腰,系淺色綢緞腰帶;頭戴織錦頭巾,耳邊垂著一束各色線做成的耍須。已婚者的頭飾戴“更考”,以竹筍殼和布匹製成,形如撮箕,前圓後矩。每逢盛大節日或宴會時,婦女仍均喜佩帶各式各樣的耳環、戒指、項圈、發簪和手鐲等銀飾

古老的織布手藝,雖然速度很慢,但是卻是布依族的文化藝術的瑰寶

繼續往前走,路過一座吊橋

隨便走走隨便拍拍,山林的清新空氣帶給我好心情

一目十灘,這時水量不大,怎麼數也沒有數到十個灘

多依河的各種水景觀

鑒於我的拍攝技術實在不太行,還是借用一下同行一位大師用單反拍的多依河瀑布吧

一些零碎的相片,記錄我們一路遊玩留下的記憶

出了多依河景區,我們往羅平出發,路過魯布革三峽風景區的時候,不遠處的大壩正在放水, 出現了美麗的彩虹

今天的晚餐,是在縣城一家小餐館解決的~味道還是不錯滴,兩道素材都炒得那麼有味道

酒店,酒店非常的漂亮,是歐式風格的建築,是我們這一程中最有特色的酒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