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暨南大學國家重點研發計畫“蛋白質修飾組的高維度鑒定及其功能網路”專案啟動

10月27日, 由暨南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院長何慶瑜教授擔任首席科學家的國家重點研發計畫項目“蛋白質修飾組的高維度鑒定及其功能網路”專案啟動會在暨南大學第二理工樓922會議室召開。 會議詳細解讀了項目相關政策、明確專案組織實施方案、各個課題組的任務與經費分配方案及專案經費管理培訓。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復旦大學楊芃原,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重慶醫科大學副校長謝鵬,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國家蛋白質科學中心徐平, 中山大學彭宣憲,

南方科技大學田瑞軍等10余名專家參會;同時, 該專案的課題承擔單位復旦大學、清華大學和北京蛋白質組研究中心的課題負責人、科研骨幹近30人與會。 暨南大學副校長洪岸參加會議並致辭、科學技術研究處副處長蔡琳主持會議。

洪岸表示, 暨南大學向來重視生命科學學科的發展, 將嚴格遵守執行國家重點研發計畫專案相關管理規定, 專案及課題的承擔單位將全力支援保障專案的順利實施。 該項目入選是暨南大學首次作為首席科學家單位牽頭組織的國家重點研發計畫項目、也是暨南大學建設高水準大學的又一重要成果。

何慶瑜介紹了專案基本情況、實施方案、後續管理及監督流程等內容,

強調首席科學家統籌下的專案課題組長負責制, 課題組人員定期及不定期地進行項目的進展通報、學術和技術交流, 必要時通過聯合培養研究生等途徑進行人員交流, 以加強資訊和技術交流, 促進課題的完成進度, 保證課題順利完成。

該課題組將通過團隊優勢互補、聯合攻關, 建立全新的蛋白質翻譯後修飾大規模鑒定策略及規模化酶-底物信號通路高維度互作分析技術, 在多維度蛋白質翻譯後修飾研究領域實現理論和技術方法上的創新和突破, 達致普適性的科學價值;並通過酵母細胞驗證, 鑒定參與腫瘤免疫調控的腫瘤新抗原和新型蛋白質翻譯後修飾, 為腫瘤診治和新藥研發提供基礎。

責編|李偉苗

編輯|陳華龍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