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周巷:做好綠色生態文章 加快產業轉型升級

五年耕耘, 碩果累累;砥礪奮進, 成就輝煌。 近年來, 周巷鎮積極探索黨建工作服務生態發展的新路子, 圍繞生態綠色發展建強組織, 構建了以生態資源為依託、組織覆蓋為基礎、黨員幹部為核心、綠色發展為目標的“綠色黨建”新機制。

記者出鏡:我現在所處的位置是周巷集鎮的交通路口, 左邊這一條是通往集鎮的, 我身後這條是通往雙峰山景區的旅遊公路, 在我右手邊的這條路是以前周巷的碎石運輸公路, 即將建設成為一條高等級的旅遊公路。

記者瞭解到, 周巷鎮自碎石廠關停以後, 積極探索發輾轉型, 優化產業結構, 推進土地流轉, 為苗木提檔升級提供有利條件, 按照全鎮苗木、茶葉、油茶鐵三角綠色產業佈局, 逐步完善基礎設施,

發揮花木聯合社作用, 搭建網路銷售平臺, 生態游、鄉村游發展初具雛形。

在周巷鎮綠之源苗木合作社, 負責人張登輝正在為我們介紹梔子花的新品種。 綠之源苗木合作社是該鎮產業轉型升級的成功典型, 合作社投資200萬元, 建成大棚1萬餘平方米,

採取“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 有效帶動當地貧困戶脫貧。

農戶 江桂華:這裡活兒蠻多, 打藥、施肥、施水總要來做, 農活做完了就來這裡, 一個月能有一兩千塊錢, 我們是這個村裡的。

周巷鎮黨委書記 殷國武: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 要推進綠色發展, 著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 要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 改革生態環境監管體制, 建設美麗中國。 進入新時代、開啟新征程。 周巷鎮將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 按照“全縣保第一、全市爭一流、全省有名氣”的要求, 堅持“黨建引領、綠色發展”, 以精准扶貧精准脫貧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域, 突出“五個著力”:一是著力苗木產業提檔升級;二是著力項目招商;三是著力“美麗周巷”建設;四是著力精准扶貧決戰脫貧攻堅;五是著力黨建及黨風廉政建設。

周巷鎮黃廟村村民湯子雲, 以前是一家碎石廠老闆, 也是一名老黨員, 每年收入60余萬元。 2014年, 周巷鎮啟動碎石關停工作, 湯子雲積極響號召、主動配合, 關停自家碎石廠。 2015年, 黃廟村換屆選舉, 大家一致推薦湯子雲為村黨支部書記。

周巷鎮黃廟村黨支部書記 湯子雲:現在我作為村支書,全身心投入黃廟村級發展。利用周巷政府推進十裡苗木長廊建設的契機,大力發展苗木綠色產業,決戰脫貧攻堅,帶領廣大村民共同致富奔小康。

回村後,他墊資1200多萬元,擴寬進村道路,修建戶戶通道路,運輸車輛進出便捷,買家都願來這裡買苗,村民種植苗木積極性高漲。在湯子雲的帶領下,黃廟村苗木種植面積達2000余畝,苗農戶均收入3萬至5萬元。

結合我縣基層黨組織建設與脫貧攻堅、“綠滿孝昌”等工作,周巷鎮不斷擦亮“黨建引領、綠色發展”工作品牌,強化基層黨建工作,發揮黨員引領示範作用,壓實駐村幹部、第一書記職責,幫助建強支部,發展村級產業,助力群眾增收致富。

周巷鎮新張村書記 張豐林:近年來,新張村按照“黨建引領、苗木強村、文明新村”的工作思路,堅持建強基層黨組織,帶領村民發展苗木產業,通過大力發展苗木,引進老闆回鄉創業,打造“扶貧車間”,大部分老百姓的腰包鼓了,村容村貌面貌一新,走上一條“黨建+產業”的強村富民之路,新張村今年獲評全國文明村。

不僅村書記發揮領頭雁作用,在周巷鎮還有大批普通黨員回鄉帶頭創業。今年26歲的沈騰畢業於華中農業大學,畢業後回到家鄉,帶領群眾搞起了綠色種植。

周巷鎮榮華村回鄉創業黨員 沈騰:作為一名新時代的年輕人,我對“三農”一直有種情愫。現在國家對農業的投入很大,惠農政策很多,農村舞臺很大,農業大有作為。前幾年,在政府的引導下,利用周巷在苗木方面的先天優勢,我從種植草皮起步,到成立周巷花木聯合社,帶領村民發展苗木產業,精准連結貧困戶,一步一個腳印,小有成績,進一步堅定了我投身“三農”的決心,讓我對周巷苗木產業提檔升級充滿信心。

與此同時,該鎮還積極立足該鎮實際,大力發展農場經濟,利用荒山荒地種植油茶、茶葉,養殖雞、土黑豬等等,鼓勵農民自願入股,讓參股員工共同管理,邊打工、邊賺錢、邊分紅。

走進鴻明畜牧有限公司的雞棚裡,幾千隻雞在雞棚裡“高歌”。

養殖場負責人 曾雅華:雞有5000只,日產蛋量14700枚左右,前景還是比較好的。飼料都是達標的,雞是美國進口品種。裡面有7個人,都是潘沖村貧困戶裡請來的,一年基本有3萬5到4萬,分紅正常的有4千到5千不等。

該鎮還不斷落實優化村級組織設置,選優配強村黨支部書記,發揮先鋒引領示範作用,提高服務水準,做到合人合事合心,提高基層黨組織凝聚力和戰鬥力;落實“雙整”工作,打造周巷鎮黨建工作“一帶一路”,從孟宗文化、紅色土地和建設節約型機關入手,打造雙強型兩新組織黨組織、實幹型事業單位黨組織、先鋒型機關黨組織;落實作風建設,壓實“兩個責任”,以精准扶貧、黨建工作統攬經濟社會大局,全力推進周巷轉型發展。

周巷鎮黨委書記 殷國武:我們堅定沿著十九大報告指引的路子走下去,緊緊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和“村強、民富、景美、人和”的總目標,抓住有利機遇和優勢資源,找到村莊建設、產業發展等方面的“金鑰匙”、好路子。奮力推進周巷轉型發展、換道超越,奮力譜寫新時代“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新篇章,把周巷鎮建設得更加美麗、更加富裕,全力打造“苗木之鄉、魅力周巷”。

記者手記:綠色是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和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體現。讓藍天常在、青山常在、綠水常在成為“新常態”,既是莊嚴承諾,更是美好期盼。周巷鎮正努力朝著“有土皆綠、是水則清、四季花香、處處鳥鳴”的美麗願景奮力邁進。

大家一致推薦湯子雲為村黨支部書記。

周巷鎮黃廟村黨支部書記 湯子雲:現在我作為村支書,全身心投入黃廟村級發展。利用周巷政府推進十裡苗木長廊建設的契機,大力發展苗木綠色產業,決戰脫貧攻堅,帶領廣大村民共同致富奔小康。

回村後,他墊資1200多萬元,擴寬進村道路,修建戶戶通道路,運輸車輛進出便捷,買家都願來這裡買苗,村民種植苗木積極性高漲。在湯子雲的帶領下,黃廟村苗木種植面積達2000余畝,苗農戶均收入3萬至5萬元。

結合我縣基層黨組織建設與脫貧攻堅、“綠滿孝昌”等工作,周巷鎮不斷擦亮“黨建引領、綠色發展”工作品牌,強化基層黨建工作,發揮黨員引領示範作用,壓實駐村幹部、第一書記職責,幫助建強支部,發展村級產業,助力群眾增收致富。

周巷鎮新張村書記 張豐林:近年來,新張村按照“黨建引領、苗木強村、文明新村”的工作思路,堅持建強基層黨組織,帶領村民發展苗木產業,通過大力發展苗木,引進老闆回鄉創業,打造“扶貧車間”,大部分老百姓的腰包鼓了,村容村貌面貌一新,走上一條“黨建+產業”的強村富民之路,新張村今年獲評全國文明村。

不僅村書記發揮領頭雁作用,在周巷鎮還有大批普通黨員回鄉帶頭創業。今年26歲的沈騰畢業於華中農業大學,畢業後回到家鄉,帶領群眾搞起了綠色種植。

周巷鎮榮華村回鄉創業黨員 沈騰:作為一名新時代的年輕人,我對“三農”一直有種情愫。現在國家對農業的投入很大,惠農政策很多,農村舞臺很大,農業大有作為。前幾年,在政府的引導下,利用周巷在苗木方面的先天優勢,我從種植草皮起步,到成立周巷花木聯合社,帶領村民發展苗木產業,精准連結貧困戶,一步一個腳印,小有成績,進一步堅定了我投身“三農”的決心,讓我對周巷苗木產業提檔升級充滿信心。

與此同時,該鎮還積極立足該鎮實際,大力發展農場經濟,利用荒山荒地種植油茶、茶葉,養殖雞、土黑豬等等,鼓勵農民自願入股,讓參股員工共同管理,邊打工、邊賺錢、邊分紅。

走進鴻明畜牧有限公司的雞棚裡,幾千隻雞在雞棚裡“高歌”。

養殖場負責人 曾雅華:雞有5000只,日產蛋量14700枚左右,前景還是比較好的。飼料都是達標的,雞是美國進口品種。裡面有7個人,都是潘沖村貧困戶裡請來的,一年基本有3萬5到4萬,分紅正常的有4千到5千不等。

該鎮還不斷落實優化村級組織設置,選優配強村黨支部書記,發揮先鋒引領示範作用,提高服務水準,做到合人合事合心,提高基層黨組織凝聚力和戰鬥力;落實“雙整”工作,打造周巷鎮黨建工作“一帶一路”,從孟宗文化、紅色土地和建設節約型機關入手,打造雙強型兩新組織黨組織、實幹型事業單位黨組織、先鋒型機關黨組織;落實作風建設,壓實“兩個責任”,以精准扶貧、黨建工作統攬經濟社會大局,全力推進周巷轉型發展。

周巷鎮黨委書記 殷國武:我們堅定沿著十九大報告指引的路子走下去,緊緊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和“村強、民富、景美、人和”的總目標,抓住有利機遇和優勢資源,找到村莊建設、產業發展等方面的“金鑰匙”、好路子。奮力推進周巷轉型發展、換道超越,奮力譜寫新時代“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新篇章,把周巷鎮建設得更加美麗、更加富裕,全力打造“苗木之鄉、魅力周巷”。

記者手記:綠色是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和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體現。讓藍天常在、青山常在、綠水常在成為“新常態”,既是莊嚴承諾,更是美好期盼。周巷鎮正努力朝著“有土皆綠、是水則清、四季花香、處處鳥鳴”的美麗願景奮力邁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