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既然機器人能通過醫師資格證考試,那麼醫生們會被取代嗎?

近日, 有件事讓小編細思極恐, 有一台機器人, 竟然通過了我國的臨床執業醫師綜合筆試, 不僅如此, 還是全國53萬名考生中的中高級水準。

機器人順利通過臨床執業醫師綜合筆試

據科大訊飛(002230)11月6日晚間公告, 11月6日“2017年臨床執業醫師綜合筆試”合格線公佈, 訊飛“智醫助理”機器人取得了456分的成績, 超過臨床執業醫師合格線(360分), 屬於全國53萬名考生中的中高級水準。

經過國家衛生計生委的審核同意, 在2017年8月26日、27日“2017年臨床執業醫師綜合筆試”期間, 國家醫學考試中心在為機器人專設的測試場地, 運用臨床類別執業醫師醫學綜合筆試試卷, 同步測試了訊飛“智醫助理”機器人的答題能力。

北京市國信公證處和國家醫學考試中心監考員共同見證了機器人測試過程。

本次測試在國家醫學考試中心指定的考場進行, 現場嚴格遵循了機器人參加測試的幾大原則:考場內斷網、無信號, 操作員在監考員和公證員的監督下完成考試, 全程錄影確保無作弊行為, 保證訊飛“智醫助理”機器人全程公開、透明地參加測試。

上述機器人雖然通過了筆試考試, 但並沒有通過實踐技能考試, 所以現在並沒有完全具備從業資格。

但我們可以看到的是, 機器人在一定程度上具備了運用醫學知識解決醫學相關問題的能力。

醫生會被取代嗎?

據小編查閱百度百科發現, 執業醫師資格考試的性質是行業准入考試, 是評價申請醫師資格者是否具備從事醫師工作資格所必須的專業知識與技能的考試。

醫師資格考試分實踐技能考試和醫學綜合筆試兩部分。 執業醫師資格證書是國內行醫必不可少的“通行證”, 醫師資格考試是評價申請醫師資格者是否具備從事醫師工作所必須通過的考試。

醫師資格考試分為兩級四類, 即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兩級;每級分為臨床、中醫、口腔、公共衛生四類, 臨床執業醫師就是其中之一。

並且, 執業醫師資格考試的通過率一般在20%-30%左右。

看到機器人通過醫師資格證考試時, 醫生們是不是在瑟瑟發抖呢?

據北京晚報消息, 日本智庫野村綜合研究所與英國牛津大學合作, 調查電腦應用對日本國內601種職業的潛在影響。 在日本, 這些職業的從業人數總計4280萬。 被取代可能性較低的職業包括醫生、教師、學術研究人員, 以及導遊、美容師等需要人際溝通的職業。

前不久的BBC也發佈了一篇大火的文章《調查365個職業被AI的取代率》, 其中提到牙醫與心理醫生都是未來不容易被AI取代的職業。

而事實上, 機器人早已經進入了醫療領域。

據華爾街見聞消息,2017年8月8日,經臨床初步應用後,IBM的“沃森醫生”(沃森腫瘤智慧聯合會診系統)在同濟大學癌症中心、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全面臨床啟動。該技術已經可以在十多秒出診斷方案,而其診斷方案也可覆蓋了乳腺癌、肺癌、直腸癌、結腸癌、胃癌、宮頸癌、卵巢癌、前列腺癌8個癌症,預計將於17年底擴展至12-14種。

東方網11月8日消息稱,在甲狀腺癌治療中,一些患者會接受放射性碘治療。在過去,參與治療的醫護人員不得不長期工作在輻射危害環境中。7日,勞動報記者從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獲悉,該院在上海率先將鈦米機器人引入到核醫學科,通過人機對話和智慧服務,來部分代替傳統醫護工作。

至於機器人是不是真的會代替人類醫生,天津市第三中心該醫院資訊中心主任胡曉旻認為,最好的技術都是人類發明的並為人類服務的,機器人是一個強大的助手。但作出最終決定的,還應該是人類醫生。

據華爾街見聞消息,2017年8月8日,經臨床初步應用後,IBM的“沃森醫生”(沃森腫瘤智慧聯合會診系統)在同濟大學癌症中心、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全面臨床啟動。該技術已經可以在十多秒出診斷方案,而其診斷方案也可覆蓋了乳腺癌、肺癌、直腸癌、結腸癌、胃癌、宮頸癌、卵巢癌、前列腺癌8個癌症,預計將於17年底擴展至12-14種。

東方網11月8日消息稱,在甲狀腺癌治療中,一些患者會接受放射性碘治療。在過去,參與治療的醫護人員不得不長期工作在輻射危害環境中。7日,勞動報記者從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獲悉,該院在上海率先將鈦米機器人引入到核醫學科,通過人機對話和智慧服務,來部分代替傳統醫護工作。

至於機器人是不是真的會代替人類醫生,天津市第三中心該醫院資訊中心主任胡曉旻認為,最好的技術都是人類發明的並為人類服務的,機器人是一個強大的助手。但作出最終決定的,還應該是人類醫生。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