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拿化藥的毒副作用來謠傳中藥的毒副作用!這愚蠢伎倆可以休矣!

編者按:“樹欲靜而風不止”, 利用從中藥中解構出來的某種單體化合物的毒副作用, 來謠傳部分中藥毒性的謠言再起。 反中醫的西醫們利用機械還原論詆毀中醫的拙劣伎倆一而再、再而三地上演, 以前是謠傳同仁堂健體五補丸和雲南白藥的毒性, 這次卻是利用能夠解構出馬兜鈴酸的中藥材的毒性來說事。 其實, 他們不管怎樣變換劇本, 所用的伎倆沒有本質的區別。 為了回應近期部分媒體和反中醫者對中藥肝毒性的炒作, 茲將以前三篇反駁謠傳中藥毒性的文章彙集發佈, 以供大家參考。

一、同仁堂“中藥毒”不應由西醫來評判

國內媒體又在熱炒同仁堂中藥品種含有朱砂導致汞含量超標的事件, 如果這不是境外某些西藥利益集團操控中國媒體對同仁堂的故意打壓, 就是國內醫藥學界再次用西醫西藥標準去衡量中藥毒副作用的愚蠢行徑。

對於中醫而言, 萬物皆為藥, 即使是汞(朱砂)和砷(砒霜)這類被西醫看著劇毒的自然物, 在中醫看來也是治病救人的良藥, 而且從古自今在臨床上安全地使用著。

中醫臨床用藥安全性保障措施要遠比西醫來得豐富和靈活。 首先, 針對常見的單用有劇毒的藥物, 大多會通過炮製降低其毒性, 比如生半夏用薑或者礬制、生馬錢子用沙炒等;其次, 對於一些劇毒中藥用量會根據以往的臨床經驗加以嚴格限制;最後, 就是通過藥物配伍消除不必要的毒副作用。 中醫治病講究辯證論治, 有是證用是藥。 經過辯證後所開出的中藥處方, 藥物之間多能相互協同而促進作用, 並相互制約消除不必要的毒副作用。 因此, 中藥對人體的毒副作用在辯證處方過程中就已被消除。

只要辯證處方用藥準確, 根據個人經驗用藥安全劑量, 中藥在臨床上是非常安全的。 西醫藥與現代科技已經給國人帶來了嚴重的智障, 這種智障遮蔽了現代國人理解自己幾千年傳統的智慧。 我們絕不能像看待西藥那樣孤立地機械地去看待中藥材的毒副作用, 西醫用藥不存在辯證處方的過程, 都是機械地有是病用是藥。 由於不能像中藥那樣通過炮製和配伍來消除毒性, 西藥在臨床使用中無法消除固有的毒副作用。

正是不能像中醫用藥那樣消除毒副作用, 所以西藥在上市前的研發過程中, 就必須通過動物實驗和多期臨床試驗來發現其毒副作用和不良反應。

這是西醫西藥理論固有的還原特徵所決定的。 近年來, 中成藥在臨床中所遇到的毒副作用和不良反應, 比如龍膽瀉肝丸腎毒性事件, 都是中藥西用, 不經臨床辨證而隨意使用所導致的惡果。

中醫自有評價中藥毒副作用和保證臨床用藥安全的理論標準, 我們絕不能拿與中醫藥具有本質不同的西醫藥理論體系去衡量中藥的毒性。 不管是同仁堂汞含量超標事件, 還是民間中醫倪海清遭當局打壓, 都是以西律中的結果。 中醫學界需要走向自強, 擺脫科學主義崇拜和西醫“殖民”狀態, 走向獨立自主發展道路。

二、熱炒“同仁堂品質門”可以休矣

“無毒不成藥”、“是藥三分毒”, 中國的老百姓對中藥所持有的這些樸素認識, 充分表明他們知道自己在服用什麼, 服用後會導致什麼後果。 對於中醫理論而言, 中藥治病靠的就是偏性, 而這種偏性在正常肌體表現出來的就是毒副作用, 在患病肌體表現出來的則是良好療效。 朱砂正是因為含有硫化汞才有鎮心安神、清熱解毒的作用, 雄黃正是因為含有三硫化二砷才有解毒殺蟲、燥濕化痰的作用。如果某些含有朱砂或者雄黃的中成藥中汞、砷含量不超標反倒是假藥。

中藥治病靠的就是偏性,只要在安全的劑量內,通過辨證論治和合理配伍,即使像朱砂、雄黃和砒霜這類有大毒的中藥同樣不會對人體有什麼毒害。就拿這次國內媒體熱炒的同仁堂中成藥因含朱砂而導致汞含量超標事件來看,我們看到的只是香港衛生部門按著西藥用藥標準從“健體五補丸”中檢測到汞含量超標進而要求召回該藥品,並不是根據臨床上像西藥不良反應那樣出現大量的中毒案例來做出的。不管是“健體五補丸”,還是“牛黃千金散”和“小兒至寶丸”,過去沒有發生因汞含量超標導致的中毒事件,現在沒有發生,我相信在將來只要合理用藥更不會發生。恰是科學主義這劑科學的心靈毒藥,讓那些被遮蔽了心智的無良媒體評論員“見風就是雨”,本著所謂的“科學態度”不知所以地胡亂評論,諸如有的呼籲加強中成藥的生產環節控制,有的呼籲加強中成藥原料來源的控制。這些看似關注公眾健康的呼籲,與本次中西醫理論的差異化衝突沒有絲毫的關係。

對於香港的西醫行政管理部門用西藥的評判標準來處理“健體五補丸”因含朱砂而導致汞含量超標這件事,國內的中醫權威們本應該按著中醫藥理論出來向公眾加以解釋,避免或消除那些無良媒體評論員因胡亂評論對公眾誤導。然而,這些所謂的中醫藥專家們因信奉科學主義而與這些評論員的理論水準不相上下,居然也從化藥的角度去大談中藥的毒副作用,他們甚至信誓坦坦地要去加強中藥毒副作用的研究。就拿補氣的主藥黃芪來說,該中藥有補中益氣、升陽利水的作用。對肝陽較旺的體質,喝黃芪會出現陽氣升發太過而頭暈的現象;對於陰虛口渴的體質,喝黃芪會有加重口幹的現象。那麼我們是不是也要像西藥那樣把引起頭暈、口幹作為毒副作用寫進黃芪的中藥理論描述中?

對待中藥毒性,國內的老百姓比中醫專家們更淡定。直到現在,熱炒本次事件的也只是那些無知的媒體評論員。對於他們的無知評論,大多數民眾給予的都是嘲諷和謾駡。摘錄一下幾個有代表性的回復:

甲、“如青黴素過敏,致人死亡的多了,為什麼還用?大環內脂類、化療藥、抗結核藥哪一個毒副作用不大?怎麼還照樣用!我覺得炒作中藥的毒副作用是別有用心!”

乙、“我只知道西藥吃過量了,絕對比吃朱砂死得更快。是不是西藥全算是劇毒?!”

丙、“本人年少時有疾,郎中開的方是朱砂與其它配方搓製成乒乓球大小的丸,一天兩枚,共服用了上百枚,早已毒發身亡多年。現在在另一個位面跟大家交流。”

丁、“經英語專家鑒定,唐詩裡面有大量誇張成份,容易誤導學生,應當取消背誦唐詩。”

從上述不乏智慧與幽默的回復來看,國內的民眾心中衡量中藥的毒性自有一桿秤,這桿秤稱出了中醫藥理論的安全性與有效性。

(吃西藥“反應停”的孕婦生下的海豹胎兒)

三、警惕反中醫者謠傳雲南白藥等中成藥的毒性

現在國內部分媒體又像上次借著同仁堂“健體五補丸”中的朱砂(含有硫化汞)炒作中成藥的毒性一樣,拿雲南白藥中的草烏(斷腸草)來謠傳中成藥的毒性。近幾年來,那些愚昧的反中醫者和無知的媒體記者共同製造了一起又一起的“中藥毒性事件”,他們利用公眾缺少對中醫藥知識的瞭解,放大某種中藥材裡含有的微量有毒成分的毒性,進而謠傳中藥的毒副作用,以此來對不知情的公眾進行恐嚇,達到其反中醫的目的。

從指責中醫不科學繼而呼籲取締中醫藥,到放大中藥材內某些化藥成分的毒性進而恐嚇公眾,反中醫者不斷翻新反中醫的伎倆。反中醫者本以為用化藥的毒性來謠傳中成藥的毒性就能讓民眾遠離中醫藥,事實上這種依靠蒙蔽加恐嚇來取效的反中醫行為一經揭穿,就難以再起到剿殺中醫藥的作用。

我們知道化藥都是經過高度提純的,由於針對疾病只是單一機械地用藥,不能像中醫那樣辨證處方,必然會出現嚴重的毒副作用,西藥的藥害已經成為人類健康的主要殺手就是明證。對於中藥而言,那些劇毒的中藥材雖然毒性很大,但經過特殊方法炮製,並且在臨床應用過程中通過嚴格組方和劑量限制,使用起來療效顯著,也十分安全。某些中藥材裡雖然含有的化藥成分具有較大的毒副作用,但因其含量較少,在臨床應用過程中並不具有與其內含的化藥成分對應的毒副作用,患者服用過程中完全不必擔心。

反中醫者通過強調某些化藥成分的毒副作用進而謠傳那些含有該種化藥成分的中成藥具有相應的毒副作用,完全是別有用心地恐嚇公眾的行為。他們那種反中醫的拙劣伎倆突顯的不是什麼中藥的毒性,而是西醫機械用藥的弊端與危害。

拿化藥的毒副作用來謠傳中藥的毒副作用的愚蠢伎倆可以休矣。

更多關於醫學科學知識,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北京血液病研究院

雄黃正是因為含有三硫化二砷才有解毒殺蟲、燥濕化痰的作用。如果某些含有朱砂或者雄黃的中成藥中汞、砷含量不超標反倒是假藥。

中藥治病靠的就是偏性,只要在安全的劑量內,通過辨證論治和合理配伍,即使像朱砂、雄黃和砒霜這類有大毒的中藥同樣不會對人體有什麼毒害。就拿這次國內媒體熱炒的同仁堂中成藥因含朱砂而導致汞含量超標事件來看,我們看到的只是香港衛生部門按著西藥用藥標準從“健體五補丸”中檢測到汞含量超標進而要求召回該藥品,並不是根據臨床上像西藥不良反應那樣出現大量的中毒案例來做出的。不管是“健體五補丸”,還是“牛黃千金散”和“小兒至寶丸”,過去沒有發生因汞含量超標導致的中毒事件,現在沒有發生,我相信在將來只要合理用藥更不會發生。恰是科學主義這劑科學的心靈毒藥,讓那些被遮蔽了心智的無良媒體評論員“見風就是雨”,本著所謂的“科學態度”不知所以地胡亂評論,諸如有的呼籲加強中成藥的生產環節控制,有的呼籲加強中成藥原料來源的控制。這些看似關注公眾健康的呼籲,與本次中西醫理論的差異化衝突沒有絲毫的關係。

對於香港的西醫行政管理部門用西藥的評判標準來處理“健體五補丸”因含朱砂而導致汞含量超標這件事,國內的中醫權威們本應該按著中醫藥理論出來向公眾加以解釋,避免或消除那些無良媒體評論員因胡亂評論對公眾誤導。然而,這些所謂的中醫藥專家們因信奉科學主義而與這些評論員的理論水準不相上下,居然也從化藥的角度去大談中藥的毒副作用,他們甚至信誓坦坦地要去加強中藥毒副作用的研究。就拿補氣的主藥黃芪來說,該中藥有補中益氣、升陽利水的作用。對肝陽較旺的體質,喝黃芪會出現陽氣升發太過而頭暈的現象;對於陰虛口渴的體質,喝黃芪會有加重口幹的現象。那麼我們是不是也要像西藥那樣把引起頭暈、口幹作為毒副作用寫進黃芪的中藥理論描述中?

對待中藥毒性,國內的老百姓比中醫專家們更淡定。直到現在,熱炒本次事件的也只是那些無知的媒體評論員。對於他們的無知評論,大多數民眾給予的都是嘲諷和謾駡。摘錄一下幾個有代表性的回復:

甲、“如青黴素過敏,致人死亡的多了,為什麼還用?大環內脂類、化療藥、抗結核藥哪一個毒副作用不大?怎麼還照樣用!我覺得炒作中藥的毒副作用是別有用心!”

乙、“我只知道西藥吃過量了,絕對比吃朱砂死得更快。是不是西藥全算是劇毒?!”

丙、“本人年少時有疾,郎中開的方是朱砂與其它配方搓製成乒乓球大小的丸,一天兩枚,共服用了上百枚,早已毒發身亡多年。現在在另一個位面跟大家交流。”

丁、“經英語專家鑒定,唐詩裡面有大量誇張成份,容易誤導學生,應當取消背誦唐詩。”

從上述不乏智慧與幽默的回復來看,國內的民眾心中衡量中藥的毒性自有一桿秤,這桿秤稱出了中醫藥理論的安全性與有效性。

(吃西藥“反應停”的孕婦生下的海豹胎兒)

三、警惕反中醫者謠傳雲南白藥等中成藥的毒性

現在國內部分媒體又像上次借著同仁堂“健體五補丸”中的朱砂(含有硫化汞)炒作中成藥的毒性一樣,拿雲南白藥中的草烏(斷腸草)來謠傳中成藥的毒性。近幾年來,那些愚昧的反中醫者和無知的媒體記者共同製造了一起又一起的“中藥毒性事件”,他們利用公眾缺少對中醫藥知識的瞭解,放大某種中藥材裡含有的微量有毒成分的毒性,進而謠傳中藥的毒副作用,以此來對不知情的公眾進行恐嚇,達到其反中醫的目的。

從指責中醫不科學繼而呼籲取締中醫藥,到放大中藥材內某些化藥成分的毒性進而恐嚇公眾,反中醫者不斷翻新反中醫的伎倆。反中醫者本以為用化藥的毒性來謠傳中成藥的毒性就能讓民眾遠離中醫藥,事實上這種依靠蒙蔽加恐嚇來取效的反中醫行為一經揭穿,就難以再起到剿殺中醫藥的作用。

我們知道化藥都是經過高度提純的,由於針對疾病只是單一機械地用藥,不能像中醫那樣辨證處方,必然會出現嚴重的毒副作用,西藥的藥害已經成為人類健康的主要殺手就是明證。對於中藥而言,那些劇毒的中藥材雖然毒性很大,但經過特殊方法炮製,並且在臨床應用過程中通過嚴格組方和劑量限制,使用起來療效顯著,也十分安全。某些中藥材裡雖然含有的化藥成分具有較大的毒副作用,但因其含量較少,在臨床應用過程中並不具有與其內含的化藥成分對應的毒副作用,患者服用過程中完全不必擔心。

反中醫者通過強調某些化藥成分的毒副作用進而謠傳那些含有該種化藥成分的中成藥具有相應的毒副作用,完全是別有用心地恐嚇公眾的行為。他們那種反中醫的拙劣伎倆突顯的不是什麼中藥的毒性,而是西醫機械用藥的弊端與危害。

拿化藥的毒副作用來謠傳中藥的毒副作用的愚蠢伎倆可以休矣。

更多關於醫學科學知識,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北京血液病研究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