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雨湖:法院+高校 導訴服務有了新模式

湖南法院網訊, “你好, 我想諮詢下離婚官司要怎麼打?”“請問, 我被車撞了, 我要求賠償, 交通事故起訴需要哪些材料?”

“您好, 請坐, 喝杯茶, 慢慢說, 我來給您詳細解答。 ”一位掛著導訴牌的女大學生熱情地接待了來法院諮詢立案的群眾。 這是湘潭市雨湖區人民法院訴訟服務中心招募的大學生導訴員為訴訟當事人解答法律問題的場景。

自實行立案登記制以來, 法院案件數量明顯增多, 為保證群眾訴訟活動順利進行, 同時為高校法學專業的大學生提供法律實踐鍛煉的機會, 自2015年11月開始, 雨湖區人民法院與湘潭大學法學院、湖南科技大學法學院聯合成立了湖南省首家“法院+高校”合作共建的訴訟服務中心,

兩年多來, 該訴訟服務中心採取院校共同管理、法官和學生高效配合的工作模式, 共聘請三批導訴志願者79名, 接待前來諮詢的來訪群眾1600餘人次, 引導群眾訴訟700餘次。

專業解惑答疑 提高立案效率和品質

大學生導訴員的主要作用是解答群眾疑問、提供訴訟服務, 同時可在立案階段對案件進行初步分流, 對已經立案的案件, 可以為當事人約見案件承辦法官提供便利, 方便其向法官反映訴求;對明顯不符合立案條件的, 根據法律規定, 告知當事人其他解決途徑, 節約來訪群眾的時間;對於符合法院受理條件的,

告知當事人可依法起訴, 並提供訴訟手冊, 指導其準備必需的立案材料。

來訪當事人中, 採納志願者意見的達到97%以上, 當事人滿意率達100%。 志願者的工作, 在為當事提供訴訟便利的同時, 減輕了法院立案壓力, 提高了立案效率, 立案品質也大幅提升, 獲得了群眾的一致好評。

提供實踐平臺 提高學生業務水準

導訴志願者李啟威談了他的親身經歷, 剛開始時面對當事人很緊張, 法律事務也不熟悉, 到後期, 他逐漸對導訴工作駕輕就熟。 這個平臺不僅鍛煉了在校大學生的法律實踐能力, 給予他們一個直接接觸法律事務的機會, 也提供了更加具有針對性的專業學習知識。

他說, 有一次, 有個老奶奶帶著孫兒來法院, 要求執行其老伴勝訴的機動車交通事故案件的生效判決。

由於老奶奶的口音太重, 他讓老奶奶不著急慢慢地說, 還用紙和筆詳細做好記錄, 半個小時後, 終於理清了老奶奶的訴求, 於是幫助老奶奶完善申請執行手續, 迅速將此案轉到了執行局進入執行程式。

李啟威在雨湖區人民法院的志願者導訴工作持續了一年, 該院提供的這個學以致用的平臺, 讓他收穫良多。

“雨湖模式”成長成熟 實現司法公平公正

院校共建、合作導訴是雨湖區人民法院為實現"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的目標而進行的工作創新, 對於在校大學生來說, 導訴工作為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供了平臺, 使在校生在融入社會的基礎上理解法律、運用法律,

從而夯實專業基礎。 同時, 導訴志願者為當事人提供法律諮詢、指導法律文書撰寫、幫助查詢案件, 明確來訪人在立案準備階段需提交的材料, 減少立案所需的時間, 為當事人帶來極大的便利。 通過導訴過濾掉部分不符合立案條件的案件, 也減輕了法院的工作負擔, 提升法官的工作效率。

歷經兩年多的探索, 導訴服務“雨湖模式"在法院, 院校、學生的共同努力下從成型、成長到成熟, 為法律人才培養開拓了新模式, 使法院訴訟服務工作開創了新局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