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以罰代管”有所改善?快遞企業重金求變,打造品質“雙11”!

和前兩年相比, 罰款現象好多了……

“不怕工作量大, 就怕有罰款!”一年一度的雙11即將到來, 快遞小哥近日與記者交流時, 說出的這句話不禁讓人心酸。

“以罰代管”這個自誕生之日起就爭議不斷的制度, 曾讓加盟制企業總部加強了對基層的管控, 也讓基層快遞員壓力山大。

隨著行業的發展和企業的上市, 加盟制企業也開始謀求從“以罰代管”到“以管代罰”的轉變。

01“以罰代管”有所好轉

近日, 為提升“雙11”期間的服務品質, 申通快遞宣佈改變管理思路, 從“以罰代管”走向“以管代罰”、獎罰分明, 設立500萬元獎勵基金, 派送表現優異的網點最高可領取15萬。

在罰款方面, 申通也給與了相對寬鬆的政策:全網中轉、派送時效放寬考核時間, 放寬後仍存在延誤的網點, 將會被追加處罰。 旺季期間, 有效申訴、收寄服務處罰標準分別在原有處罰標準基礎上降低50%、80%。

據瞭解, 今年以來多家快遞企業減輕了罰款力度, 例如中通將延誤罰款從100元/票降低至每票50元/票;圓通將虛假簽收從每票最高700每票降低到每票最高100元, 緩解了基層網點和快遞員的壓力。

一位百世快遞員透露, 罰款名目雖然比以前多了一些, 但金額有了明顯降低。

02弊端日益顯現

眾所周知, 今年春節過後, 某快遞企業的北京網點因不堪壓力關門大吉, “以罰代管”也從行業的潛規則變成了大眾普遍關心的話題。

對於“以罰代管”出現的原因, 國郵智庫專家楊世忠認為, 由於總部對加盟網點的約束力較弱, 加上快遞網路型生產等特徵, 以罰代管成為當初粗放式管理時的最佳之選。

的確, “以罰代管”有著其歷史局限性。 在加盟制企業建立快遞網路初期, 由於規模的迅速擴張和加盟人員的參差不齊, 再加上無先進的管理方式和管理人才, 這種簡單粗暴的方式成為最為有效的管理方式。

當然, “以罰代管”也並非快遞行業獨有, 在很多加盟制行業中都多多少少存在類似問題。 例如, “張亮麻辣燙”在全國擁有店面超過3500家,

90%都是加盟商, 如果發現加盟商的重要食材不是由總部提供, 每個單品將被罰款500元。

楊世忠表示, “以罰代管”不僅不能解決根本問題, 還容易引發基層偽造虛假資料, 這樣惡性循環不利於真正找到管理和服務的漏洞所在。

快遞物流諮詢網首席顧問徐勇認為, 一刀切的“以罰代管”缺乏針對性, 容易造成不公平。 最重要的是不能有效提升服務水準, 相反如果罰款過重會造成末端的較大壓力, 加深總部與基層的矛盾。

03轉向“以管代罰”

“以罰代管不僅不符合行業健康發展的要求, 也與企業上市後要求建立的現代企業制度背道而馳。 ”業內專家表示, 以罰代管的管理方式到已經到了必須要轉變的時候。

如何真正實現轉變?楊世忠認為, “以制度管理為主, 以獎罰制度為輔”是目前更適合快遞企業的管理方式。

在具體管理方式上, 楊世忠建議快遞總部要整體調控全網路暢通運行, 有效利用指揮調度系統, 基本預估和實現對消費者快遞時效的承諾。 同時運用經驗、規律和大資料, 關注流量和流向問題, 並提前預備採取相應的措施。

不過, 從長遠來看, 無論是快遞行業還是快遞企業, “以罰代管”到“以管代罰”則是大勢所趨。

上述業內專家則認為, 轉向“以管代罰”要多管齊下, 國家職能部門要予以關注, 遏制損害行業健康發展的行為;企業要逐步摒棄家族制的管理方式, 建立先進的現代管理制度;要提高行業的入門和從業人員的職業素養;還要進一步擴大直營比例。

本週末就是“雙11”購物狂歡節了,面對即將洶湧而至的快遞包裹,各家快遞確實應該少一些壓在快遞員身上的“罰款”大山,把更多資源和精力放在服務提升上,這是實現今年“品質雙11”目標的必然要求。

本週末就是“雙11”購物狂歡節了,面對即將洶湧而至的快遞包裹,各家快遞確實應該少一些壓在快遞員身上的“罰款”大山,把更多資源和精力放在服務提升上,這是實現今年“品質雙11”目標的必然要求。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