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情感>正文

要辯就和自己的心辯

我和簫笛先生的討論以我的厭煩而告終。 他還在證明他的邏輯正確, 而我寧願世界上沒有邏輯這回事, 而讓我清淨下來, 任那些煩人的思緒像一茬茬沒人澆水, 無人料理的韭菜苗全部乾枯而死。 我來文學網站不是來研究邏輯問題的, 而是帶著感情來文學的園地滋潤一下自己發僵發木的腦袋, 讓自己的心在多情的語言的清流中洗淨一些, 在幽默和嬉戲中獲得一點人生的趣味, 得到一些美妙的快樂。

哲學需要邏輯, 可也不僅僅是邏輯。 邏輯弄不好就是個臭泥坑, 那是憑自己的經驗掙扎不出來的。

需要很多的辛苦的寂寞的思索, 需要將自己的腦子浸在嚴謹觀念的冰水中, 長期浸泡, 才能使腦門子發紅發腫, 變得謙虛起來, 或者才能像阿基米德這樣的科學瘋子, 赤裸裸地從浴缸裡跑出來, 說自己想通了, 知道了。

簫笛的強牛脾氣是越老越發作的厲害,

我可不能成為罪魁禍首。 人們也許會說尤其拉也倔得像條牛, 這下可好, 把簫笛這老強牛脾氣給弄得一發而不可收拾了, 這就證明, 哲學不能給人以明智, 反而是一種禍害。 你看把簫笛這老強牛整得, 這不是聊哲學和邏輯, 而是把人引入歧途, 這完完全全是糟蹋人嘛!當然, 這也糟蹋了哲學給人們智慧印象的清譽。 寫一首詩多好, 指不定啥時能印成了書。

說真的, 我老覺得自己很無知的, 可和簫笛一番折騰, 發現自己知道的不老少。 有一兩天, 我在深夜裡和這老強牛辯得不可開交, 我就有回到那些寂寞時光的種種幻覺, 回想起那些激動我身心的哲學研究和分析, 如同電光火石的閃射一樣, 感慨良多, 傷感得不行……那是我最壯麗的青春,

就這樣化為了心海裡的觀念和邏輯的風與波。

張愛玲說, 成名要趁早。 而我的說法是, 學重要的知識要趁早, 老來學就晚了, 精力不濟了, 得些膚淺。 只能像古人說的, 早聞道, 夕可已矣, 來聊以自慰了。 照如今時髦的說法, 學了沒用等於白學, 何況, 學問是大海, 人不可窮其無窮。

我只好走開。 就像和師永平這條小強牛鬥了一番一樣, 瀟瀟灑灑地走開。 我不是說我不是他們的對手, 也不是說他們不是我的對手, 而是, 我覺得是個高手, 幾招一過就知道了對方的底細, 用不著窮追猛打, 用不著顯示自己又多能。 何況這世界上的寂寞高手多著呢!他們為什麼不沖出來?爭強好勝的人, 永遠也無法抵達做學問的虛靜境界。

孔子路過兩個在爭吵的小兒, 它們在爭論一種遠和近的美妙理論, 是關於太陽的。 一個說, 太陽中午離得近, 因為中午的溫度高, 火焰離得近當然就熱, 早上離得遠, 當然就冷啊。 另一個說, 太陽早上離得近, 因為太陽看上去比中午的太陽大,

近看某物就顯得大, 遠看某物就顯得小。 孔子這個哲理大師此刻立在那裡, 半晌不言, 只好走了。 就是這個故事可以說明經驗的中國人理智的界限。

還有一個故事, 說王陽明思考竹子, 思考了七天七夜, 也沒有思考清竹子為什麼是中空的結構, 最後不了了之。 所以, 光有思辨的腦子是不行的, 還要有試驗, 要科學的觀念, 知道事物的因果關係, 探索內在的依據, 我們才能解釋包括悖論似的樣謬問題。 我不想和什麼人辯論了, 到此為此, 要辯就和沉默的書辯, 和自己的心辯, 這才是真正的思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