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人工智慧企業英飛拓探討 滴滴出行人臉識別技術再加碼

滴滴出行的出現, 彌補了傳統出行打車難的問題, 但在初期的運營期間暴露出安全性漏洞, 乘客人身安全無法得到有力保障。 為了進一步提升平臺的安全保障力度, 滴滴出行平臺在過去“人像認證”和“三證驗真”兩大安全舉措的基礎上, 適應新形勢、充分發揮自身的科技優勢, 適時擴大了人臉識別專案的技術的應用場景和範圍, 並對一些特殊出行場景提出更有針對性的保障措施。

其中, 對於人臉識別專案, 平臺在過去刷臉完成認證後才能接單的基礎上, 增加了日常隨機抽檢驗證、高投訴率司機驗證、變更資訊認證、順風車夜間或長途訂單驗證等多場景應用,

進一步規避了司機間私自借用他人帳號出車的問題, 嚴格確保駕駛員與註冊人一致。

此外, 對於長距離出行的跨城順風車, 由於風險更高, 平臺在國家統一要求之上進一步作出規定, 車主駕齡至少要在三年以上才有資格帶他人一起合乘出行。 同時, 車主的信任值和安全駕駛得分也較市內順風車有更為嚴格的規定, 信任值過低或有危險駕駛記錄的人員都無法在平臺接到跨城訂單。

得益於互聯網和大資料前沿技術的深度應用, 人工智慧企業已能通過對司機安全畫像, 對風險訂單硬性排除, 對司機精准培訓管控, 安全教育全量觸達等方式,

而滴滴安全管理效率遠高於傳統出行企業。 據統計, 2016年全年, 滴滴出行運營里程接近傳統計程車行業的五分之一, 但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僅為傳統計程車行業的十分之一。 滴滴每百萬單交通事故死亡率和每億公里交通事故死亡率分別為0.021、0.28, 與傳統計程車行業的0.037和0.47相比, 大幅降低了40%。

滴滴一直致力於以科技手段完善平臺的安全保障。 從2016年至今, 滴滴持續推動出行行業安全生態建設, 專門設立安全管理委員會, 陸續上線五大安全措施, 推出“百川”司機培訓教育體系和駕駛行為感控系統“滴滴護航”, 積極與國家多個有關部門攜手合作, 推進各大安全措施的覆蓋工作。

作為落地中國最大人臉識別專案-上海寶山區雪亮工程的智慧安防企業,

英飛拓表示, 滴滴出行此舉在保障出行安全的同時, 也極大的推動了人臉識別專案在更多行業的推廣和完善, 有助於推動整個智慧安防行業的安全生態建設。 隨著越來越多安全科技功能的推出和完善, 中國更多的行業也將邁入一個更健康、更有序的發展時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