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一戰英國軍工廠生產力研究早發現,提高生產力必須降低工時

【Technews科技新報】《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規定, 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 平均每週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 最新研究發現,

長工時並無益生產力, 周工時 48 小時是極限, 多做工只是在浪費時間。

OECD 調查資料顯示, 工時愈長, 每小時勞動生產力愈低, 但這套數據這無法說服經濟學家, 更無法說服雇主。 現在斯坦福大學教授 John Pencavel 出具最新報告從另外一個角度呼籲, 降低工時對生產力有益。

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報導指出, 其實過去經濟學家就在懷疑, 長工時導致精神耗盡, 反而會降低生產力, 其實減少工時同時也可維持生產力, 但大部分雇主選擇無視這項關聯。

Pencavel 使用英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軍工工人健康委員會的資料庫做回歸分析, 由於當時英國急需大量武器和彈藥, 必須想辦法讓生產力最大化, 而健康委員會必須向政府提供關於彈藥工廠工人的健康和效率的建議,

因此委託軍火工廠研究工作時間與工作表現之間的關係。

當時報告結論早就發現, 減少工時是最有效的辦法, Pencavel 的工作只是再次驗證當時調查, 看計算方式是否有誤。 英國健康委員會收集的資料大多來自女性, 因為當時彈藥工廠的勞工大多是女性, 工時與產出都有詳細紀錄, 因為大多數工人都是按件計酬。

Pencavel 發現, 工作時數與產出並非線性關係, 周工時 49 小時以下, 產出基本上與工作時數有關, 但是當工時超過 50 小時, 產出成長率就會開始下滑, 也就是每小時生產力會開始降低。 將周工時從 55 小時降低到 50 小時, 對整體生產力只有非常些微的影響, 周工時 70 小時的產出與 56 小時並沒有什麼差別, 等於多工作的 14 小時是在浪費時間。

Percavel 研究的另外一個重要論點是, 減少工作時數並非就能大幅提升每小時生產力, 每小時生產力會持續上升到周工時 48 小時, 50 小時之後才開始下滑。 此外, 健康委員會的報告還指出, 沒有休息日會損害小時產出, 而 Percavel 的回歸分析也證實這一點。

當然一次世界大戰的研究是針對工廠, 並非大多數人受雇的現代服務業, 但是道理無異, 因工作時間超過一個限度, 人類會感到疲勞, 影響到工作表現。 報導認為, 現代服務業的工作更是如此, 因為現在的工作是自我導向, 需要知識份子參與的工作, 因此一小時的專注時間產能可能比一整天工作還要高。 要求利潤最大化的現代雇主, 看到這份報告可能更不希望員工加班才是。

如需獲取更多資訊, 請關注微信公眾帳號:Technews科技新報

在科技產業研究機構做公關多年, 本身對科技新聞很有感, 擅長操作科技新聞議題, 關心產業趨勢, 科技業品牌、行銷、策略佈局等, 工作之餘喜歡以書寫參與與刻劃時代。

Latest posts by 黃 嬿

未經許可, 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複製、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網站的內容, 違者必究。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